读书

醒醒吧,别再盲目追逐 “干货 ”了!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李依夏

身为一个身处知识付费行业的人,每天听到最多的词儿就是“干货”,通俗点解释就是要给用户提供所谓“得到感”:究竟有没有真的学到我们无法把控,重要的是给他们营造一种钱花了好像就能学到的感觉!所以,在认真打磨课程内容之前,我们还要拼命打磨大纲和详情页。因为这两者,是用户在真正付款前,最先看到的东西,他们需要通过一门课程的大纲设置和详情页中罗列出的【课程亮点】与【你将得到】等板块,来直观判断,这门课对他到底有没有用,有没有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有很多用户留言:我不想知道这么多原理和推演过程,能不能直接给我干货?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觉得哭笑不得。亲,醒醒好吗?盲目且片面追求干货是一种“病”,这边建议您治疗一下呢!

就像那句话:“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过得不好,悲凉背后,道理有错咯?这个锅,我想道理是不愿意背的,我们辛辛苦苦打磨出的产品也绝对不背!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知识付费从2016年底开始起风,2017年是快速发展的一年,风风火火到了去年,陆续开始有一些文章指出:一年花几千甚至上万大洋买了各种课程,但自己依然没有变的更好——既没升职加薪,也没有情商沟通力提升,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似乎还是咸鱼和屌丝一枚。于是叫嚣“知识付费”是交智商税······认真想来,这画面和多年前有人振臂高呼“读书无用”是不是有些相似?

每个人都说 “干货 ” ,但大家的理解不见得一样 。 “干货 ”本是农牧业词汇 ,最早用在教育领域 ,有案可查的是 2 0 0 2年徐小平所著的 《图穷对话录 》 :说要给咨询者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十多年后 ,这个词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 。 “罗辑思维 ”不断强调说自己把一本书加工成短视频 ,是拿出了书中的 “干货 ” 。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如此成功 ,导致现在的各种读书会和社群纷纷跟风 ,从致用类图书中抽离出 “干货 ”,迎合了用户想学习的焦虑和学习怕麻烦的懒惰进行叫卖,屡试不爽。

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中,关于干货的分析甚为透彻:

他说“干货 ”的呈现形式多样 :短文 、笔记 、思维导图 、 P P T 、短视频 、在线音频 。 “干货 ”这个词其实很贴切 ——把一本书的知识摘抄出 “干货 ” ,不是把大图片压缩成小图片 (压缩后的图片只是清晰度降低 ,仍能看出原貌 ,但从书中摘抄出的要点无法看出原书全貌 ) ,也不是把湿衣服晒干 (衣服和水原本不是一回事儿 ,但书中的湿货和干货浑然一体 ) ,而像是把鲜鱼晒成咸鱼干 ——脱水的同时破坏了细胞 ,转换了性质 ,改变了味道 。

如果你就是喜欢吃咸鱼干 ,这是口味问题 ,不必讨论 。但如果你觉得 “咸鱼干才是鱼的精华 ” ,就有点无稽之谈了 ,食品科学和营养学早有定论 :鲜鱼加工成咸鱼干后 ,营养会大幅流失 。

“干货式学习 ”存两个方面的误区 :

首先 , 纯干货不是书的精华 ;

其次 ,“得到书的精华就是学习 ”是成人学习的歧途 。

学习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就是对照信息加工出上下文 ,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 。而从一本书中摘出干货或金句 ,其实是一个逆向的过程 ,是去掉上下文把知识 “降解 ”为普通的信息——和你从手机中每天刷微博、朋友圈看到的那些文章无异 。如果这个提炼的过程是你自己做 ,多少有助于记忆 ,但若把别人九蒸九晒过后的 “干货 ”当宝贝收藏 ,痴迷于 “纯干货式学习 ” ,那就是误入歧途了 。何况很多人拿到咸鱼干并不吃 ,只是闻闻味道 ,随手藏进库房 ,和另外几万件都快放臭了的咸鱼干堆在一起 。时间久了他们又会焦虑 ,再去学习怎么把不同的咸鱼干分门别类 ,学习怎么整理笔记 。实在整理不过来了 ,再学习怎么断舍离 … …怎么样,是不是全是自己的影子?

不要再把咸鱼干当宝了 ,成人学习不是晒干 ,而是转换 。干货本身其实没什么错,但如果你片面只追求收藏干货,而不会追本溯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形成自己的经验 、指导自己的应用 ,那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以上,与你分享。此后,再去挑选付费产品时,也大抵有了依据。那些鼓吹纯干货提取的产品请慎重选择,往往不利于你学到精髓,看看大纲和试听课内容,干湿搭配才更利于了解真相,此为道;再加上你自己对知识本身的转化应用,此为术。二者结合,才能真正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