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3周年公开信

2018-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8b9754f35957

感谢微媒的小伙伴们,在本是会议低峰期的炎热6月,也能保证我们服务的活动用户数的逆势增长,贡献了单月达成超出计划目标140%+的好成绩,也为我们微媒的三周年庆献上了一份大礼。

阿里的三年醇文化说,三年的酒,醇厚浓郁,三年的人,温润如玉;

在风起云涌的创业路上,三年的产品,已是匠心打造,

但对要成长百年的企业,三年的生日,也只刚过懵懂…

还好我们越来清晰,什么是我们要的,什么是我们不要的,什么人是我们喜欢的,什么样的规则是我们共同遵循的,知道什么是一切选择背后的价值观……

借此之际,也对微媒3年来的成长做份小结,希望我们三年的沉淀,也能像三年醇的酒香一样沁人心脾,让我们面对未来更大的挑战,也能甘之若饴~

一、业务成长:广阔的市场等待开拓  

3年来,我们的单月的有效活动量已经从15年的数十场,到16年的数百场,到17年的数千场,继续往单月数万场的路上在迈进。

我们倾注了最大的心力在产品的持续上:

高品质:我们一直坚持在产品品质上的优化,而没有盲目的追求功能的堆砌,经典的3D签到墙、摇一摇、红包雨、弹幕等等已逐步成为了大量会议的必备环节;

求创新:我们不断思考对用户核心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最新推出的现场提问、答题闯关、嘉宾评分等模块,都在特定环节大幅提升现场互动效果,受到了合作方的热烈反响;

高效率:我们在用户体验的不断摸索、服务效率的不断提升,已经让原本场场需要专业人员上门的活动支持,转变为了90%以上的主办方能自主使用;

低成本:我们致力于让更多主办方以更低成本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持续的抽象模块、降低成本已经让我们有信心推出所有模块免费的基础版本,而同时也有更多高品质的活动愿意付费使用我们的增值服务;

也因此,我们也收到了各方合作伙伴的认可:

在创投领域:我们在梦想小镇和良仓、第七空间、三羊基金等诸多孵化器一起成长,结识了一群专注打造优质创业活动为初创企业服务的小伙伴;我们协助杭州市科委搭建了两创活动平台,50元/人的签到补助解决了杭州大小创业活动的启动之忧;我们成为了全球创业周、IT价值峰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在峰会路演上可以全员参与的“虚拟投资”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

在企业营销服务:我们参与了吉利汽车、顾家家居等诸多实业品牌数十城市的巡展,摇一摇、红包雨给品牌方带来了大量的粉丝数;我们在 人博会、文博会、ChinaJoy等等诸多展会上,帮助大小企业展台、论坛聚人气、带氛围;我们服务了阿里各BU近一半的年会,不仅参与了天猫双十一,更持续多年支持了淘宝武林大会、阿里HR大会、阿里讲师大会,就算面对顶级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的大屏互动也带给员工相当的新鲜感和参与度;

在知识付费社群:我们支持了罗辑思维-罗友会城市的跨年演讲联动,与国内顶级的企业社群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十余个城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单场17w的打赏极大补贴了主办方办活动的成本支出,更见证了知识付费社群的崛起;

在渠道上下游:我们持续寻求着诸多合作合作:我们入驻了钉钉,成为年会推荐合作伙伴,2年来累计了钉钉上最多的5星好评;我们和活动量最大的互动吧产品深入集成,和专注企业直播的云犀直播、目睹直播,专注在线相册的喔图、拍立享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会议普及,传统MICE行业的产业升级……

虽然诸如此类的成绩不胜枚举,但我们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对案例的整理,发出声音影响到更多主办方;虽然对比去年同期我们的新用户注册量已有300%+的增长,但在万亿级的会务市场中,尚存在大量还未与数字会务结缘的企业,因为意识、组织等诸多怨言,还无法体验我们产品带来的革新。

尚未开拓的市场还很大,我们依然很小,仍然需要像亚马逊一样,时刻提醒自己保持 Day one的初心~~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市场童鞋能主动在目标制定中加入人效比的考量,在服务报名用户数去年已达成目标翻倍的情况下,随着团队成员的人数增加,也提出自己对更高目标的要求。在大家的精诚努力之下,今年下半年我们一定会交出更漂亮的答卷~~

二、品牌聚焦:大屏互动,让品牌Dong起来

孙子兵法有云:“胜兵先求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求战而后求胜”。

在微媒诞生的第一天,我们就有对未来清晰的判断:聚焦—线下的品牌营销领域。

我们很早就看到,随着上网人群增量红利的结束,大小企业的全面触网,无论百度还是淘宝,线上流量成本的持续走高,线下的流量渠道一定会被重新重视起来。而会议会场,则是线下流量中最具备事件性和传播性的代表,也是在vr技术成熟之前,最能充分发挥品牌传播中的体验感的场景。于是在15年就开始进入了这一方向的试错。

而随着近年电商巨头天猫小店、京东线下店不断下沉,盒马鲜生引领新零售、小米结合线下店的逆袭,线下渠道一步步又回到了大家的视野,愈发证实了我们几年前的判断。提早的在“线下的品牌互动式营销”方向上的深入和布局,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和试错,进一步构建我们的认知壁垒。

而因为从淘宝出来后第一个创业项目,我们在大而全、平台化上踩过的大坑,让我们时刻能提醒自己聚焦:聚焦企业服务领域,专注在企业的品牌营销的赋能提升,选择最能发挥我们团队所长又具备足够扩展性的点切入。

面对各种诱惑,我们一直在尝试对自己说“不”,我们不主推校园,即使学生的尝鲜能力再强,就像学生群体里qq空间的盛行,离开了校园以后还是拥抱微信;我们不主攻酒吧,即使,深度的渠道依赖,企业家人群的的稀缺;我们不碰硬件,对难以掌控的高风险低人效的方案,会大量分散我们的核心精力;我们不做外包,无法沉淀下的产品,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我们可以随时放弃大屏互动之外环节,才能和行业中的上下游伙伴达成深度的合作……如何以更少的人力,在我们的目标领域尽早的打下坚实的地基,是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地方。

于是,在小伙伴的唇枪舌战之下,在经过无数夜晚以后,“大屏互动,让品牌Dong起来”的slogan,终于浮出了水面。从“大屏互动”切入,主要服务“品牌”营销,主打品牌关联认知:“好”、“省”,不断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迭代来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体验,来提供更低廉的费用。

3年时间,有友商关停项目,有友商转型全案,有友商裁掉杭州的销售团队,而因为我们的独特定位 和 对产品质量的坚守,到了3周年之际,没有拿任何外部投资的我们,还能对外的宣传,我们还活着,我们还活得挺好,我们还能活得更好~~

三、团队文化:创业历程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业务数据的逐步增长,品牌定位的逐步清晰,3年下来我们最大的收获还是“人”。

在我个人之前经历过华为的军事化管理,淘宝从中到大型企业的飞速发展,再到1~n阶段创业型企业的混沌与迷茫,通常3~4年就进入一段瓶颈期。所以之前无论在华为、淘宝都在3、4年左右,选择了一次职业生涯的转变…而在当真正自己去owner一家企业的发展的时候,随时随地做出的选择,都是如何让公司发展更好,团队成长更快;

尤其进入到会议服务的创业领域,有机会接触到大大小小会议的纷纷扰扰、形形色色人的来来往往、各类型的企业起起落落。看得越多,越感觉自己的无知,三年时间一晃即过,但仍然对行业充满了新鲜感,为了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挑战,不断去磨练出自己的新能力,变身“程序界最会做主持的产品经理”,组织起“带着HR看世界”论坛,充当各种企业家的私董会教练。看ahaschool的崛起,跟混沌社群的壮大,伴随阿里市场的拓展 ,而从如此多复杂的场景之中,去抽象共性,落地产品,形成差异点,发挥自己的独有价值,成就感是无与伦比。

很庆幸,我们聚集到了一群不甘于平庸,愿意踏踏实实尽自己所能去做实事,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愿意一起拿现在赌未来的小伙伴。

我们团队具备着独有优势:有来自淘宝的产品技术架构师、有来自阿里中供的市场铁军、海龟创业归来的技术大拿,从微博时代就深度参与新媒体演进、从微信公众平台诞生就进入2B服务多年,但即使这样的优势,我们在这个行业也并没有迅速的规模化。有行业本身的特殊性,也有我们团队自身还有着诸多的优化空间。行业本身的变化越来越快,大批的新品牌涌现,行业也出现细分领域,原有的先发优势在弱化,但同时只要我们自己能控制好欲望,专注在我们瞄准的方向,持续迭代我们的认知、扎实我们的基础,也依然有巨大的机会。

3年时间已不算短,我们有遇上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个性90后,有经历过当市场业务长时间增长缓慢的人心浮动,有面对过研发团队从合肥迁移到杭州的完全换血。大家有激情过也有迷茫过、有坚定过也有争执过,而这三年的聚散离合、不断的探讨磨合,也让我们最最重要的共同认知——企业文化、价值观越来越清晰。

曾经对华为的大队培训、阿里的百淘百大之类的新员工培训,调侃为“洗脑”。而当自己经历过这么几年的创业经历下来,越来越深刻的认知到——企业文化最大的作用,是能让大家在遇上艰难的选择时,更快速的达成一致、更高效的协同;能构建信任,打造能放心把背后交给伙伴的团队;能有更清晰的目标和愿景,激发大家从从心底出发不计得失的去位置奋斗……

市场活动,做的是对外的品牌认知;企业文化,做的是对内的品牌认知。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和我们的品牌认知建设一样,随时随地、不断的重复和优化。借三周年之际再次同步我们团队的价值观:创造价值、独立思考、换位思考、持续成长。

创造价值:我们希望每一位团队的小伙伴都具备利他、乐于付出、踏实落地的味道,更多关注我们的努力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而不仅盯着眼前收获的利益。追着钱跑,离钱往往越来越远;让钱追着你跑,一回头就触手可及。不单单只是停留在口头承诺,能落地实践,从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独立思考:希望每一位童鞋都能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顶梁柱。随波逐流是人性,群体智慧往往是低下的,当团队越大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最坏情况制定出各种规矩来规避风险,但同时被抹杀的很可能是最具创造性的个人思考。我们鼓励每位童鞋在专业领域的持续积累,敢于怀疑任何“专家”的观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不单单是听话照做执行的应声虫,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最终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

换位思考:希望每一位童鞋都能随时提醒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无论对用户、对合作伙伴、对战友包括对家人。如果只有"独立思考",往往也容易进入“独自思考”的极端,而随时提醒我们自己换位,不仅能让客户、合作伙伴有更好的感受,更快速的达成共识,也能让我们自己从更高的维度更全面的看待事务的本质;

持续成长:希望每一位童鞋都能乐于不断挑战自己的边界,不满足现状,不甘于平庸。每个人能对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保持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停留于把一年的经验重复用十年,不断地学习、持续地迭代,复利下来,年薪百万、财务自由都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个小目标。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创业的历程更让这场修行丰富多彩。我们相信平凡人能做非凡事,靠着并没有多少背景光环的同学,我们走到了今天,相信未来每位兄弟姐们都能伴着微媒的成长收获更多体验,一起为我们的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