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人物艺术文化古今谈书法或写字

艺术文化古今谈 | 赵孟頫与管夫人:书画史上颜值最高的一对神仙美

2016-09-08  本文已影响1292人  雪花如糖
图片出自网络

文/雪花如糖

他是宋朝皇室后裔,楷书四大家之一 。后人盛赞他的书法"超越宋人,直抵晋唐。"他还是中国文艺史上少有的全才,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被称“元人冠冕。"

而她则是仪态万方的管二小姐,是继东晋卫夫人之后最有成就的女书画家,才情美貌品性兼具,被称"书林皇后。"

一个俊朗清逸,一个仪雅多姿,二人旨趣相投,彼此吸引,共同书写了一段书画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他俩就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及夫人管道升。

01.元朝皇帝的宠臣:曾经是宋室后裔中的翩翩文艺青年

赵孟頫,出生于1254年,是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的十世孙。父亲赵与訔任南宋财政部副部长,兼任临安浙西军事冶安长官,喜欢诗文和收藏。

宋朝皇帝尚文,在此影响下,赵氏宗族都是文艺爰好者,喜欢书画、音乐,注重精神追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赵孟頫深受宗室的艺术熏陶,在风景优美的印水山房里,勤加练习,像他的偶像王羲之那样,把山房外的小塘当作洗笔的墨池。每天煮苦茗,读诗泼墨,漫步山径,穿越松竹,坐弄流泉。童年就在这样富裕悠闲又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度过。

12岁那年,父亲去世。14岁时受朝廷抚恤,到吏部任职。19岁时赵孟頫参加国子监考试,一举成功,成为真州司户参军,主管户籍赋税。就在他憧憬着美好生活时,蒙古的铁骑踏入江南,南宋灭亡。23岁的赵孟頫只好遁在吴兴过起隐居生活。

赵孟頫的《骏马图》

元世祖忽必烈为笼络汉人,屡次派人邀请赵孟頫入仕,均被拒绝。也许求取功名、大济苍生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过了将近10年的隐居生活,赵孟頫终于答应了行台侍御史程矩夫的推荐,于1286年进京侍元。此时,他32岁。

忽必烈见到才华横溢,举止脱俗,仪表非凡的赵孟頫,花痴地发出一句"神仙中人"的赞叹,赐他兵部侍郎。至元仁宗时,他又被拜为翰林院学士主管、荣禄大夫,官居一品,成为当朝宠臣。

关于赵孟頫的仕元,历来裹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缺乏气节,作为宋朝的宗室成员,不该对元朝投怀送抱;也有人认为他没有理由抱残守缺,沦为亡宋的陪葬品。

02.终于等到你:一对黄金剩男剩女的浪漫邂逅

赵孟頫究竟帅到什么程度?元世祖见到他,惊呼:神仙中人也。意思是世间凡夫俗子没有能比得上他,什么样的相貌风采才能获得皇帝的花痴?赵孟頫的帅一定是由表及里,气质不俗。

再来听听对他才华的评价。元仁宗曾说:“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如唐李太白,宋苏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

皇帝将他和历朝文坛巨星李白、苏轼相提并论,可想而知他的才华是何等超凡。

况且他在青年时就已是"吴兴八俊"中的翘楚,美名远扬。

这样一个既有颜值又有才华出身又好的男人,竟然到了三十多岁还没娶妻生子,实在令人费解,难道是先前事业未成,家国灭亡,无暇顾及儿女情长吗?

也许吧。历史中没有记载他成为黄金剩男的具体原因。反正命运的安排让他遇见了工诗善画、聪颖异常又美丽可人的管道升管二小姐。

管道升

封建社会女子到了十几岁就出阁嫁人。可管二小姐竟然到了二十八岁还待字闺中,也让人称奇。

1288年的某一天,赵孟頫与管道升,这两位黄金剩男剩女在湖州瞻佛寺相遇了。

才女画的《修竹图》吸引了赵孟頫前去观赏。这一遇,便一见钟情,爱的火焰迅速燃烧,才子佳人结成连理。

两人珠联璧合,举案齐眉,三十年里,相互扶持,成为诗、书、画三绝的夫妻。美好的爰情与婚姻是什么样子?赵管二人在几百年前就给出了答案:爱情里灵与肉的双重吸引,婚姻里能成就最好的彼此。

03.一场纳妾风波:历经婚姻危机的考验

也许是男人本性使然,也可能是封建社会士大夫妻妾成群本属正常。婚后十多年,俩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情感危机。

原来赵孟頫喜欢上了一个年轻妩媚的歌姬。想纳她为妾,不好明说,就写了一首诗: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图片出自网络

看到此,管道升心中的苦涩难以言表,她知道自己人老色衰,丈夫在平凡的婚姻生活中已有了一丝倦意。如何捍卫自己的感情呢,一番深思熟虑后,她提笔写下了《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俩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本身就对发妻有深厚的感情,读了《我侬词》,想到俩人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相敬,后悔不已,不由得感叹:“有妻若此,夫复何求。"

经历这场纳妾风波后,二人的感情反而越来越亲密。

当丈夫在朝堂上遭到排挤,又受到宋朝遗民的讥笑和贬斥时,她劝解丈夫,功名利禄皆是浮云。她在《渔父词》里写道:“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

04.一家皆善书:他是元朝书画领袖,她的作品同样风靡朝野,"三子一孙"竟然也是书法家。

赵孟頫自小学习太祖赵匡胤的书法,之后又学习魏晋,他是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精髓的集大成者。

他反复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和王献之的《洛神赋》,终于形成了以“二王”为风范而又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赵体”,不但影响了整个元朝书法,也是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在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

赵孟頫书法《洛神赋》片段

赵孟頫书法,成就最大者当推其行草书,其次是楷书。其书华美而有风骨,富贵而不失清新,颇具潇洒的“山林气”。

他的绘画也成就斐然。题材广泛,画法多样,有工笔设色、墨笔白描、墨笔写意等。明代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一语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管道升深受夫君的影响,不但小楷端庄典雅,行草幽新俊逸,且擅画墨竹兰梅。她的书法在元朝风靡朝野,连皇帝都为之赞叹。

管夫人的书画

她不仅是才女、良妻,还是一位言传身教的慈母,她教育后代传承书香画艺,其子赵雍、赵麟、赵焰以及外孙王蒙,皆是有名的书画家。

根据《书史会要》记载:仁宗命管夫人书《千字文》,后又命令赵孟頫书《六体千字文》为六卷,最后命他们的儿子赵雍也写一卷。特意将三人的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说:“今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

由于仕元,后人多对赵孟頫的人品颇有微词,认为他没有铮铮铁骨,对其书法的评价多有偏颇。如康有为曾说:"勿学赵董流靡之辈。"

但乾隆皇帝偏爱赵孟頫的书画,对其作品爱不释手,酷爱在名画上题观后感的他,见到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禁不住题词多处。

《鹊华秋色图》

1319年,管道升病逝。赵孟頫亲笔撰写《魏国夫人管氏墓志》,称赞“夫人天姿开朗,徳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对亡妻的怀念,再加之身体每况愈下,三年后,68岁的赵孟頫离世,一代书画巨星陨落。两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衡山南麓。

生而同衾死亦同穴,这对中国书画史上颜值最高的伉俪,琴瑟和谐,相濡以沫。不仅在艺术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还为今人描绘出了爱情该有的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