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打响日更持久战
剖析一下目前不断断更的状态和面临的问题。
随说日更不能强求,秉承着随意,但面对一次次的20天30天的失败,还是想批评一下自己。不是没写是因为写了太矫情,非得去配个景,三找两寻就耽误了事,昨晚更是秒秒钟被打回原形。不是去较汁儿,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做一次深层的净化吧。
首先,肯定的是喜欢这个爱好,虽没有大手笔但有的时候溢出来的东西不收起来,就会散漫的流在大脑中,老记得有件没办的事。灵感这东西像刚出锅的菜,享用的是火候,过了也会有,但不如那瞬间的凝聚。用手机写就是为了这口热气。这可能就是与大家的不同,大家总是会源源不断,奔腾不息,然而我就是那么一小会的泉涌而已。不争相颦美,不计得失,能留住缓延滋润自己的灵魂就好,也算自己的成长,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然而本我的惰性,识别出这种执行等级后,潜意识就以随意就好来应付,造就了日更三三两两就与时间交汇相错。
第二,要清楚的认识到日更的执行的必要性或者说是价值。放轻松些只是对自己说,没有这个日常无碍,窗不可能永远透亮,总要过段时间去尘,我们的心窗也是如此,这种文字上的洗涤能让心窗通透,不管是比喻成抹布擦拭也好,水管冲刷也罢,甚至是狂风暴雨洗涤也算,总之能除掉生活中的污尘,让心看到阳光。当然莎翁说过: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认清了自我和日更的意义那就是态度了。
第三,端正态度,其实作为一个在农村生长的孩子特别喜欢一个人,那就是毛爷爷,倒不是暴露了年龄,是因为从小从爷爷辈开始就天天“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种耳濡目染的社会教育环境养成了对毛爷爷的敬重,那是一个幼年孩子眼中的神,至少看到那个年代从祖辈口中讲出的时候是洋溢着幸福感的。可能毛爷爷不光是现实中帮他们脱困进入新社会的领袖,更是是指引着爷爷辈们的精神领袖。那日更和这个八杆子打不到啊,错了,长大后看了毛爷爷的著作发现,其实任何一件事有着相似的雷同。理论是相通的,毛爷爷阐述了一个逼真的哲学思想。纵看一个人的人生、一个厂子的兴衰、一个公司的成败、一个国家繁荣……就是一部新中国诞生史,所有事情没有结束只有源源不断的发展。那回到主题,享用日更不是终结而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美好,这是一个自我建设的持久过程,那具有自己特色的我怎么去坚持下去呢?怎么战胜自己强大的惰性呢?这还要参考毛爷爷的《论持久战》。
早在1935年12月,毛爷爷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就指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何况这个陪伴一生的自己,心理学家会说,那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说的没错,但打胜是为了平衡而不是制衡。毛爷爷当年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进攻和反攻。喜欢华为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任老也是这么干的,相传他是毛爷爷的忠粉。回到自己总是扯远。战争的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看待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对这些问题,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这些面临的问题和眼前如此的相似,“给我点赞你就会阅读量剧增”“你马上就能出书了”……不是去批驳谁,但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和“亡国论”和“速胜论”相同,这不是悲观的否定自己,也不是夸张的虚化自己,需要参照毛爷爷的“以持久战思想武装全方的自己本我自我超我”共同努力。
毛爷爷这部著作堪称巨著了,站在具有中国最有份量的位置参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战争理论著作,精心拟定撰稿提纲,开始撰稿后,集中精力,废寝忘食所成。不止是他一个人的智慧而是全党的结晶。这样的好的精髓就要学为所用啊。
一个承载千千万万人口的国都能崛起,只有一个蝼蚁大小的个体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自己呢?再如果错过了日更情何以堪,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一文都更不了 何谈爱读书!
忏悔 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