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IDC - 思维酷想法、自我的了解、生活

对不起,你以为的“心理学”不是心理学

2016-12-04  本文已影响2035人  lekli

在我做心理老师的第一年,我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心理健康教育课又没有标准教材,我只能模仿其他心理老师,他们讲什么,我就讲什么。

每年必讲的内容之一,少不了“目标管理”这一主题。而只要一讲“目标管理”这一主题,心理老师们就爱用到“哈佛大学人生目标调查”这一素材来说明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当时我在备课的时候就感觉这一素材实在太鸡汤了。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调查对象如何抽样没说清楚,事后如何追踪没有说清楚,如何界定成功的标准没有说清楚,如何控制其他变量没有说清楚,那么,这一调查结果,无论如何是算不上科学的。

那怎么办?只能是查书,搜索相关论文。得出来的结论是:压根不存在这么一个调查。

是的,早就有和我一样质疑这一调查的人写信到哈佛,然后哈佛也回复了。

回复包括两个内容:

1、好多人来信问过了,我们也查过了,真不存在这个调查。

2、不过,我们发现人家多米尼加大学有个研究挺靠谱的,他们的结论是:对目标负责、向朋友公开承诺和写下自己的目标确实对一个人取得更大的成就有帮助。

写下自己的目标真的有用啊

这……搞了半天,结果走回到原点了,这不是白费功夫吗?

真的白费功夫了吗?

近十年来,有关意志力的研究和结论,可以说已深入人心。不少人通过《意志力》一书知道了意志力是会被消耗的,而我们可以通过补充糖分来恢复意志力。

但是,闲不住的心理学家们通过对之前的意志力的实验进行重复实验(该实验得到了原实验者的认可),却发现,实验结果不可重复了。也就是说,意志力会被消耗这个现象即使存在,也非常接近于零。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补充糖分来恢复意志力,这一结论也被推翻。

新的研究发现,在解决困难任务时,大脑不会摄入更多的血糖。大脑是一个器官,而非一块肌肉,因此不会如肌肉一般摄入额外的能量。无论你是在尝试攻克微积分方程,亦或是观看猫猫视频,在你醒着的每一分钟,你的大脑消耗相同的卡路里量。

那之前的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嘛?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和她的同事开展了一项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该研究中,Dweck总结得出,意志力会被消耗的现象仅能在相信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的实验对象身上观察到。那些不认为意志力是有限的参与者则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也就是说,当我们觉得自己在做某事时消耗了意志力,我们可能就会选择让自己放纵一下来奖励我们自己——不然意志力怎么恢复呢(我们实在太会为自己找机会偷懒找理由了)?

那意志力这货究竟是什么鬼?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和多伦多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Michael Inzlicht认为,意志力并非一种有限的资源,相反,它如一种情绪一般。正如我们不会耗尽快乐和愤怒,意志力根据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以及我们的感受,进而“潮起潮落”。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身体告诉我们“老子缺乏意志力啦”当成一种信号,这个信号其实是要在告诉我们,我们可能对当前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做别的我们可能感兴趣的事情。

提意志力,就得顺带说说“棉花糖实验”。“棉花糖实验”众所周知,而这个实验的另外一个版本,可能就没那么多人知道。

新版本是由罗彻斯特大学教授Celeste Kidd设计的。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实验人员会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现在用这些旧的蜡笔,或者稍等一下,她会去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实验人员拿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实验人员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的,A组的孩子得到了新的贴纸,而B组的实验人员又再一次道歉。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才开始旧版“棉花糖”实验。

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作为家长和长辈,我们务必要对孩子做到信守承诺,那么,在身边人都能够信守承诺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会更能自控。

也就是说,搞了半天,自控力这东西,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它和孩子的父母是否对孩子信守承诺有莫大的关系。

心理学科普作者 @沉默的马大爷  在回答“关于心理学科普有哪些难以推及的地方?”这一问题时曾经提及: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科学不科学其实没那么重要,他们希望满足的是现实需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这一点上,学院派心理学能做的非常有限。

对于他的回答,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学院派人士接受过科班训练之后,更容易自缚手脚,自我设限,因为科学良心已经让你没法说出一些话,做一些事。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也讲过类似的话,他的原话是:

科普也有好科普和坏科普。重点不在于是不是科普,而是是不是靠谱。

什么样的科普不靠谱?

拿“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来说事的,有可能不靠谱。没把研究方法说清楚的,有可能不靠谱。把相关关系当成因果关系的,有可能不靠谱。把个人观察结果当成科学研究成果的,有可能不靠谱。

看到这里,你再去看回我前面写的三段内容,你还觉得靠谱吗?

我在简书心理专题做专题主编审稿四个多月,平均每天审稿约一百篇,四个月下来看了上万篇投稿。这里面多的是不科学的“心理学”。

不少作者被我拒稿后就发简信问我,为什么拒稿啊,我写的明明就是心理的内容,这不是心理学是什么。

对不起,你把你的观察和思考当成心理学,我不能苟同。对不起,你以为的“心理学”不是心理学。

作为一个还算有点良心的心理学科普写作者,我觉得最起码要做到,不想当然,不随便拿了别人的研究结果就来说事,事前的考证要做足,事后如果发现之前说的话写的内容有错误能敢于及时承认错误。那么,自己的良心那一关,才能过得去。

今早,简书心理微信群里讨论了下罗胖这一期讲武志红《巨婴国》一书的节目。我也找来视频看了。看完,我心想,哦,这不就是拿巨婴来贴标签吗,对不起,这不是心理学。


参考文章:

1、Nir Eyal,《Have We Been Thinking About Willpower the Wrong Way for 30 Years?》

2、Celeste Kidd,Holly Palmeri,Richard N. Aslin,《Rational snacking: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