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意志力,把90%的人甩身后
大部分人被拖延症困扰;减肥总会反弹;嚷嚷要剁手,下次照样乱买;该读书学习的时候,总忍不住要玩手机、追剧和玩游戏。
无论是读书、写作、锻炼还是存钱,90%以上的人都难以坚持到看到效果的那一天。这一切都和意志力有关。
如何提高意志力?
读好书,学会科学的方法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除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外,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的《意志力》也是类似题材的经典之作。
两本书的共同点是:科学靠谱,可操作性强,颠覆常识。一门学科的发展,一般并非依靠理论,而是依靠有人找到了巧妙的方法验证理论。这两本书的观点都经过实验的证明,可信度高。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分享书中的一些观点:
1.新年任务清单没用
刚刚过去的新年,想必有无数人给自己罗列了新年清单,下决心在新的一年要多看书、多写作、多锻炼、多存钱、多交朋友、多旅游、多陪家人......。
我也干过这事,给自己罗列过20多项新年任务清单。这么多任务,实现起来挺不容易的,去年这么辛苦,咱先享受享受,等春节后再开始吧。咱中国人的新年不是春节过后才算吗?
到了2月份,春节过完了,任务清单也早被自己忘得一干二净了。到了第二年1月1日,同样的故事再次发生。从此,我不再做新年任务清单。
研究者实验表明:1.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使用就会消耗;2.你从同一账号提取意志力用于各种不同任务。
新年任务清单之所以失败,不是自己意志力不够,而是清单上的任务太多了,没有任何人有那么多意志力同时做到。因为,人只有一条意志力供给线。想减肥的人,就别同时控制少消费;想要开始写作的人,就别同时开始锻炼。
而且,很多人新年清单中的任务是相互冲突的,比如,多工作挣钱和多陪家人的目标可能会相互冲突。这也是任务清单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密密麻麻的任务清单让人望而生畏,我选择性地遗忘了它。一次只做一件事才适用于大多数人。
2.模糊胜于精确
为了实现目标,计划应该做得多具体?以天为单位好,还是以月为单位好?
常识告诉我们,以日为单位的计划会更好,因为更具体。
但据书一项实验表明:普遍来说,月计划组表现优于日计划组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习惯还是在学习态度上。月计划组的学习成绩提高得更多。但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却是日计划者更好,大概他们有更强的意志力。
日计划能让人确切知道自己每时每刻该干什么,但是它的制定太费时间,要花费很多精力,容易消耗意志力。它的另一个缺点是,缺乏灵活性。生活中有很多干扰因素,要严格按计划来很难。一旦完不成,士气会受打击,甚至放弃。
相对而言,月计划可以边执行边调整,哪天被影响了,你可以第二天补上,计划不会受影响。
3.蔡式效应
如果你用手机听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中途没电而关掉了,那么这首歌就很有可能不时地在你在脑中自动播放。如果你把歌听完了,那么大脑就会视为“已完成”,不再去想它。
这就是蔡氏效应,任务未完成的话,脑中里就会有个声音不断提醒你去完成。一旦完成任务,脑中里的那个声音就会消失。
蔡氏效应会消耗人的意志力,每一天、每一周开始,我们都有很多要做的事,任务清单上大量的To do list 会让你的思维一会儿跳到这个任务,一会跳得那个任务上。先做这个好呢,还是先做那个好?纠结消耗能量,让人难以集中精力。
也许,你没有时间马上完成这些待办事项,但你可以制定简单计划,让脑子中提醒的声音消停。
我是用月历来记录每个月要完成的重要事项,写下来放在办公桌旁就心安了,也很难忘记。有的朋友习惯用手机APP来做备忘提醒,都是好方法。
蔡氏效应并非只有坏处。我写完文章后,先检查一遍,不要发布。放上1,2周,文章中的内容会在脑子里反刍、咀嚼和推敲,想到什么就简单记下来。回过去改文,能让思维更完善。
如果,写完马上发出去,脑子就不再考虑它,就想下一篇去了。
不管是写作还是做重要决策,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搁置一下,蔡氏效应都能够帮助你激发灵感,完善思维。
4.量化自我
对大学教授而言,能否获得终身教职关键取决于发表了多少高质量的原创论文。研究表明,大学教授们大致分为两类。有些教授一直收集信息直到准备好一切,然后突击写出稿子。有些教授则以比较稳定的节奏前进,努力每天写一两页。
几年后,跟踪调查后发现,这些年轻教授们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每天写一两页的人发展得最好,一般都获得了终身教授。所谓的“爆发型写手”发展得远远不如前者好,其中有很多人已经不再做教授。
研究清楚地显示:对志向远大的年轻作家和教授来说,最好的建议是每天都写,量化自我。
我在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信息量大,又费脑的书时,采取每天只读20页的办法,避免了枯燥、乏味而耗尽意志力,用了20天读完了它。
用这个方法,我读了很多高难度的厚书。
5.延迟享乐,不说“绝不”
实验者让被试者想象拒绝自己最喜欢的甜点,拒绝方法有两种。一些被试者想象自己下决心一点都不吃,让另一些被试者想象有人告诉自己,现在一点都不要吃,但稍后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就是拒绝享乐和延迟享乐的区别。
结果,当实验室给两者单独机会接触巧克力时,想象拒绝享乐者比想象延迟享乐者实际吃了多得多的巧克力。
可见,拒绝甜点是需要意志力的。与说“决不”相比,说“稍后”对心理的压力较小。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打算节食、存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等等,最好不要发誓今后绝不再吃甜点、绝不再在网上购物、绝不要玩游戏或追剧,很大可能,你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屈服于诱惑,然后你会说,“去它的”,然后开始放纵自己。
最佳策略是告诉自己,等学习完成1小时后,就允许自己玩半小时,或周末留一天给自己来放纵。
延迟享乐更符合人性,成功概率更大。
通过学习和实践书中的一些技巧,你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下一次面对诱惑时,抗拒起来就不再那么费力了。
生活中,90%的人都缺乏意志力,想要提升意志力,你有必要读读这本书,它会颠覆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