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处的关系,能赋予你健康的人格吗?

2019-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方所说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超越原生家庭》

 

01分化/融合

 

来,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回到原生家庭之后多久,你就会产生与过去相似的感觉?5分钟?一个小时?还是1天?

这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实际上,你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来检验一下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已经独立于你的原生家庭。在心理学里,“融合”和“分化”被用来形容我们在一段关系之中的心理状态。

在《超越原生家庭》一书中,作者提到,倘若回到原生家庭3天之后,你的行为和感受才变得和13岁左右相似,那么你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时候你更有可能实现“分化”。

所谓“分化”,即在保持人格独立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一个情感成熟的人,既能够在感情上跟别人接近,但同时又不被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左右,事实上可以同时做到这两点的人相当少。大多数人要么在心理上疏离其他人,要么在和外界碰撞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无法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追求。

实现分化,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次,要敢于做自己,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听取意见,但是不轻易被外界裹挟。最为重要的是,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最亲密的人,如配偶、父母和子女等,不以爱之名干涉对方的人生选择。

“融合”恰好与“分化”相反。融合带来的是纠缠关系、共生关系。我们小时候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越深刻,长大后越倾向于按照小时候的世界观来看待成人世界,这就是自己与原生家庭的“融合”。

关系当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执着地追求一致性,无视关系双方的边界感,强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和自己保持同一步调。

处在共生关系中的人常常无法对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负责。处于“融合式爱情”的夫妻错误地追求在关系中“合二为一”,要么压抑自己的需求迎合对方,要么牺牲对方成全自己。

一个家庭的“融合”程度越高,父母就越想约束和控制孩子,孩子的个性就越会被抑制住,也因此逆反心理会更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样双方的矛盾和斗争也会加剧。

02顺从型/对抗型人格

处于融合关系当中的人一般有几种应对方式,要么服从,要么对抗。

相信你也有非常深的体验,虽然自己已经成年,拥有了新的圈子,也开始在工作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一回到家里,大多数时候你又弹回小时候的状态,有些时候是刻意地伪装,因为这样让你感觉更舒服,而更多时候则是被动的,你无法控制自己回到小时候在家庭当中的生活方式,但凡体验过这种感受的人都无法忽视当中的屈辱和不得意,甚至会产生让人想逃离家庭的冲动。

如果你觉得这种情形非常熟悉,那么在原生家庭当中,你很可能属于顺从型人格,你很可能会重复过去在原生家庭当中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习惯性察言观色并且顺着家人的意思,甚至以放弃自己的立场为代价。

那么你可能会问了,与原生家庭的惯例背道而驰的对抗型人格是不是就是健康而独立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书中的这个例子。

安妮特离婚了,还带着3个孩子。孩子的年龄分别是9岁、12岁和14岁。她常常抱怨父母从来没有支持过她做的事情,也不喜欢她的所作所为。于是,她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一定要经常表扬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他们。但令她十分吃惊的是,最大的孩子有一天对她说:“妈妈,我觉得你有点儿问题,你总是夸我们有多好,但我们不相信,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听你说过我们不好的地方。”

现在你明白了吗,刻意地反其道而行之实际上也是在向原生家庭“致敬”。如果没法诚恳地正视并接受自己在家庭当中被给予的不恰当的教育,而是一味地反着干,很可能得到的是同样糟糕的结果,因为被你所压抑的那部分不好的教育方式会因此变本加厉,这样的教育很难真正滋养到孩子。

对抗行为在其他方面形成的反作用亦是如此,正如书中作者所说,“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对抗型人格看似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但实质上对抗行为仍然是由纠缠关系引起的,它并不是我们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我们保护自己、证明自己独立的一种行为。长期选择用对抗的方式书写自己的人生等于将选择权交到了其他人手上,你甘心吗?

03结语

我们在任何一段关系当中都有可能陷入“融合”的泥沼,近期常被推上热搜的PUA流派正是一种强烈的要求融合的情感勒索的手段,但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一旦你明白什么样的关系是真正健康有益的,你自然不甘心在关系当中被阉割,任何一种以剥夺个人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关系都应该及早破除,要么离开,要么改变。

个性和情感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完全有自我掌控的能力,若你决心从一段融合关系当中分化出来,那么请不要妄想着改变别人,而是先自我改变,改变的第一步,请一定要树立清晰的边界感,学会为自己的情绪和理想做主,同时理解其他人也必须为他们的人生负起责任。

如果你也曾退缩,也在犹豫,请告诉自己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想塑造一段什么样的关系...并且勇敢坚定地告诉你身边的人,你将誓死捍卫你“做自己”的权力,这一次你再不会继续让步。

那么,现在的你是否正处于泥沼当中,又是否具备挣脱的力量和勇气了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