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你还在通过买买买来释放压力吗?

2018-03-07  本文已影响35人  苑燕儿
《断舍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断舍离》,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12万字,你也可以只花五分钟了解书中精髓:放弃通过买买买缓解焦虑、释放压力,轻松过上轻松高效生活。

前段时间一个职业考试考砸了,心情很郁闷,朋友说出去买买买、吃吃吧,你的心情会瞬间明朗。于是,一整天的时间我都在逛吃、逛吃,花钱的那一瞬间确实爽呆了,可是晚上回到家以后,发现自己花了很多钱不说,买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肚子也因为大吃大喝而闹起了情绪,我又开始焦虑了。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经常用买买买来缓解内心日益不安的焦虑,可是回到家里看到卫生间堆满的打折卫生纸、书柜上永远不会拆封的书,冰箱里被塞满的事物,这凌乱不堪的房间让你刚才花钱的快感一下消失,你更烦躁焦虑了。

这是不是你的生活常态

通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也许你能摆脱通过消费缓解焦虑的行为,这就是《断舍离》的三大原则,它提倡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重新审视你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于当下的你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来重新认识梳理你自己,从深层次更加了解信任自己,获得内心最强大的力量。

作者山下英子,断舍离创始人。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然后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

《断舍离》一经出版即在整个日本社会引起了轰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全民参与断舍离断,迅速成为当年日本年度词汇。在中国,断舍离成为2014年年度十大流行语,2015年更是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断舍离系列累计销量突破80万册,持续横扫日本、台湾地区各大畅销书榜第1名。心灵作家张德芬尽情推荐,对于台湾偶像剧女王林依晨影响深远,宫崎骏父子更是强势推出动画《来自虞美人之坡》诠释断舍离的精神。

今天我们将分享这本书的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从扔东西开始,告别过去的自己
第二个重点是:三大整理原则,理顺现在的自己
第三个重点是: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连接未来的自己

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重点:从扔东西开始,告别过去的自己

我们从小被教育“一粥一食来之不易,要珍惜”,衡量一个物品被不被舍弃永远是这个东西坏没坏,所以家里留了一些没有坏的但是永远不会用的物品,本来就很小的生存空间更可怜了。

而断舍离告诉我们:整理自己的思绪从扔掉东西开始,放弃那些对于我们来说感觉到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一个物品被不被舍弃的主语应该是你自己,时间轴应该是当下。


房间里放的如果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想一想都很幸福

每一个人都有执念,那些潜意识的东西在发生着巨大的作用,阻碍着我们前进,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想法在困扰着我们,通过扔东西、收拾物品我们可以觉察自己。

我在整理自己书屋的时候,发现了几年前买的英语教材,那是我需要考英语学位的教材,因为某些原因我错过了那场考试,也失去了学位的申请,我终于明白这些年来我一直孜孜不倦的去考证,去提高自己的学历,不仅仅是我觉得需要,更多的是因为对学历有种执念。

通过收拾整理物品,我更了解了自己,学历对于现在的我作用已然不大,我却还在为了一纸证书拼命的学习,原来是和自己过不去,于是我果断的扔掉英语教材,转而把技能提高的书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通过扔掉一些东西可以反观觉察自己,过去究竟在你身上留下了什么影子,也可以通过被你留下来的物品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我发现被我整理过的衣橱留下来的衣服都是比较休闲的衣服,没有一件正式装,我开始反思是不是在潜意识里我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员工,对自己没有任何的职业要求,就想一辈子安分的打一份小工。

断舍离提倡从扔掉东西反观自己,并不是说浪费,你有多种途径可以处理掉那些对你来所没有用的东西,送人或者是做公益事业,让一直处于闲置的物品发挥价值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从扔东西开始,通过扔这一个动作来梳理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个简洁的生存空间,更是消除自己内心的杂念,心通了路就好走了。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重点:三大整理原则,理顺现在的自己

明亮宽敞的居住环境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一个人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就能反观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不管他在外面究竟有多光鲜。


干净整洁的房间总是让我们心情是舒畅

一个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是怎么生活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这一辈子的走向。

前几年相亲市场上有一句玩笑话:看你介绍人给你安排的相亲对象就能看出你在对方眼里是什么货色,其实是有些道理的,甚至有时候我们能通过一双脏皮鞋看出这个人最近心情不大舒畅,我们不提倡以貌取人,但是外观是最能反应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但是我们总是以为心情的变化才能导致行动的变化,其实不然,行动可以带来心灵的的变化,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能跟上行动。

所以从整理开始,行动起来,理顺一下自己吧。下面是关于整理的一些小技巧。

1:整理物品的时候,先用三分法把物品整理成三大类,比如整理厨房,可以按照:餐具、烹饪器具、食材三大类整理,这样避免很细致的分类让我们感到麻烦而迟迟拖延整理房间,这样简单的分好后,我们再挑远一个任意的时间随意整理一类,时间随我们定,即使不细分这样也很好。

2:从总量上控制进入我们房间的物品,在购买物品的时候问自己:当下的我需不需要这件东西,如果不需要就果断放弃。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说,如果想追求幸福,就要放弃对幸福的执念,老是想自己幸不幸福的人一定不幸福,老是认为不买打折的东西就会吃亏的人最后都自觉的买下了物品;花时间收纳不需要的东西,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3:房间里我们会有很多橱柜,在这些看不见的收纳空间里放满七成,很多橱柜被我们塞得满满的,每一次拿东西不方便整理更不方便,所以我们就放弃整理了;在看得见的碗柜、书架上我们放东西的原则是放满五成,较少的东西可以很美观更让我们随拿随取,也可以让我们很轻松的整理收纳;

4:最后的一点是在别人看得见的空间,比如客厅,在这里作者给的原则是放一成,比如客厅墙上只放一幅画,其实就是最低限度的放东西。这有点像精品店里零零散散的只放很少的东西,但是杂货店里总是见缝插针的塞满各种东西,前面就给我们很高级精致的感觉,但是后面我们分不清什么是主次,感觉很乱。

越是少的越是可贵的。

在客厅放很少的东西,极大的增大了利用空间,而且每一个东西一放就给人装饰品的感觉,很舒服。

七五一收纳原则,总量上限制,扔掉不需要的东西,目的都是给我们最大的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通过一个干净整洁有秩序的空间可以给我们内心暗示,让我们有意识的通过看得见的世界延伸到看不见的世界,疏通内心空间,发挥自我的能量。

最后我们进入第三个重点: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连接未来的自己
艾掌门人有一篇文章《你想成为谁,就扮演谁》讲了她三年前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子,精细到做什么、开什么车、头发是多长、衣服是什么材质,从预想的那天开始她就按照想象中的样子生活,三年后她成为了她预想中真实的摸样。

不要否认自我暗示的强大作用,更不要否认潜意识强大的力量。

无独有偶,《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也是这种观点: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可以引导你成为你梦想中的样子。

我们使用的物品,都真实的反映自我的评价。

如果你经常购买打折的物品,潜意识里你是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高端的昂贵的物品,你可以嘴上说:都一样可以使用没必要花这么多的钱,其实钱不是主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态度。

也许我们现在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拿着最微薄的工资,那也没有关系。你可以用买十件打折衣服的钱用来购置一件得体大方的适合自己的衣服,穿上它,想象你的偶像或者你想成为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工作的,按照你想像的去做,你要相信那件衣服有神奇的魔力,可以带领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愿你心中的自己都是最美的

使用精挑细选的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样能挖掘出全新的自己,尤其是自己经常使用的东西,每一个物品都是有能量的,让我们充分发挥物品带给我们的潜意识的作用。

好了,这就是今天分享的《断舍离》的三个重点,从扔东西开始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利用归纳原则整理自己的房间理顺自己,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引导我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每一种观点都有适用和不适用的人,《断舍离》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去尝试,先别着急着否定,试一试再决定,如果你说你不喜欢整理,乱糟糟的房间对你也没有影响那也是很厉害的一种生活态度,我们的目的都是过自己喜爱的生活,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