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定律”铸“刹那之功”-预祝哥哥孙觉非先生2018年5月影展
2018年4月14日 学智随想-“十年定律”铸“刹那”之功-预祝孙觉非先生2018年影展成功
“一万小时定律”这个说法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45290799dd374c50.jpeg)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1963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英裔加拿大人,身兼记者、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加拿大总督功勋奖”获得者。 一万小时定律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2008年出版的畅销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畅销书最大的作用是推广,而看畅销书的也是普通大众,科学家可不完全认可这个说法。这个定律要追溯到1973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时总结出来的。他们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不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而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的水平。研究者称为这个研究的结果为“十年定律”。十年从时间上倒着算可得到,一年有2周时间休息,50周工作,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四小时,10(年)=4(小时)*5(天)*50(周)*10(年)=10000(小时),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这么算出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eb12390140a7ecc5.jpg)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科学说法与流行说法都在强调“时间”作为必要条件,不同的是面向领域不同。流行书会推而广之到任何领域,科学家则明确表示那是一个狭小而专注度高的领域(国际象棋)。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领域,并且是否能够践行“一万小时”,则成了不同人达到自己成功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按照“一万小时定律”学智认为我的亲哥哥孙觉非先生绝对够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3d5d3bd793441ac1.jpg)
孙觉非先生出生于1973年11月,为我家户主(父母为军籍,所以户口本户主写得一直都是我哥)。从小家里父母工作很忙,学智很多东西都是跟哥哥学习的,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相声贯口、小曲小调、京剧等,反正都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没有什么关系。
我哥小时候比较喜欢历史及传统文化,但具体是什么渊源,我不清楚来源,总之从我记事以来他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不断的把这些灌输给我,使我对这些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哥脾气不怎么太好,也不算太坏,至少小时候我认为,我哥比我爸脾气好,但他这个人特别“犟”,爱钻个“牛角尖”啥的,现在说应该是继承了我爸的研究精神。除去他上大学、我上大学的时间,到后来他自己有房子搬出去了,我跟哥哥大概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近十五年,可以说我算是很了解他的。
从1998年他开设中国戏曲论坛开始,算正式进入了戏曲领域,1999年建立咚咚锵-中华戏曲网,至今已有20年了,曾获得文化部第二届“优秀文化网站”称号,是历史唯一的个人网站,当年同时获奖的还有6个,我只记得千龙新闻网、联众游戏。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b5ab00eb111546fa.jpg)
我哥一边为讨生活而工作,一边做着自己有兴趣的戏曲传播事业,这期间的风风雨雨,艰难坎坷,一幕幕我都记忆犹新。而他的特质之一就是“坚持”,这种坚持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到底要做什么成样,而就是单纯坚持。一个几乎无任何融资,一个几乎以一人之力所建成的中国戏曲界最具影响力的网站就是在这种“融资上市”的浮夸、“泡沫”的互联网时代一直生存至今。二十年,人生有几个二十年,又有几个能矢志不渝坚持的二十年。至少新一代戏曲演员绝大部分都是跟着这个网站一起成长起来的,亦有很多海外“票社”(票友聚会场所)是拿着咚咚锵网站内容的打印稿(很多海外老人,也不怎么会用互联网)互相传递至今,他真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也不屑于统计这个数据,但我知道咚咚锵网站这二十年影响到的总人数不会小于2000万。
自2008年以来,孙觉非先生开始研究戏曲舞台摄影,这一钻研至今又持续了十年。而这十年也是我跟哥哥分开的十年,所以我也只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他这十年。每年见面的时间凡遇节日,我们才能凑到一起去聊,而他的话题也一直在舞台摄影这个维度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af3b528a4ff48d9f.jpg)
无论在网络上各种“百科”,都没有准确定义什么叫“京剧舞台摄影”。从摄影这门学科的角度上,以拍摄内容维度可以算“Stage photography”(舞台摄影),这是个范围及其狭窄的领域,以拍摄技术维度可以算是“Candid photography”(即时拍摄),京剧舞台摄影是纯粹的一个中国内容、题材的摄影细分的最狭窄领域之一,而我哥就是这个领域的翘楚,未来或可成为这个领域内“大师级”摄影师。
既然没有准确的定义,那就大致描述一下什么叫京剧舞台摄影,我来第一个下英文的定义“Stage-Candid photography of Jingju”。京剧舞台摄影就是专门拍摄以京剧现场表演为题材的即时拍摄,能够充分展现表演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这门古老艺术内涵的现代摄影技术。
要求拍摄者具有充分的戏曲艺术的知识,京剧表演形式的知识,程式化的知识,戏曲音乐部分的知识,对不同演员不同表演技巧的充分理解,高超的摄影技术,及后续数字处理能力。简单点说,就是京剧演出现场,摄影师瞬间抓拍出最能代表演员表演、整出戏的最精彩之处的摄影。最终表现形式是照片,而这张照片全完是在演出过程中所拍摄。可能有人认为那就连拍或者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在把关键帧抽出来不就行了,那我倒是觉得您可以试试,就连选相片那个过程恐怕您都得因为挑选照片而呕吐。而任何成名摄影师,都不会认同那种手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9961a94fd35da3b9.jpg)
而作为这个狭窄门类的摄影师,基本上就是舞台上的表演者的另外一个“灵魂”,演员表演要有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听“锣鼓经”,每一个流派处理每个细节动作时都不太相同,以及所表达的精气神也不同,演员在演人物。而摄影师,对每一个流派的特点要有掌握,也要听锣鼓经,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是摄影技巧,但这里面有几毫秒的预判,还要眼睛看着演员,虽然锣鼓到了,但演员“亮相”还没有达到圆满,这时候又需要把预判变成延迟几毫秒,这几毫秒的预判与延迟,就是京剧舞台摄影全部知识的体现,而我哥这十年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但不可说,因为呼吸间这“节骨眼”就过去了。佛教认为一个响指等于六十个“刹那”,而京剧舞台摄影这“刹那”之功就是我哥那十年的修行。
从京剧形成的清中期,到照相机传入中国,戏曲摄影曾经很流行于中国大地,民国时期大部分京剧摄影都是摆拍,因为相机快门跟不上,而相机的技术上来了,京剧又开始走下坡路,所以京剧舞台摄影这个门类,一直也合不上拍。我哥为了研究这个摄影门类使之成为中国戏曲推广的重要手段与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撰写出几十篇关于京剧舞台摄影的研究文章,均收录于《中国京剧》(北大核心)等杂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f272d6b3f36357b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41dcb99bb4812b5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2a7d65fef764e67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00a7ece062c03e15.jpg)
引用2015年8月11日的人民日报文章《抓住机遇振兴戏曲艺术》一文中的内容: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戏曲艺术面临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中央深改办将“研究制定扶持地方戏曲发展政策”列入2015年的重点改革任务,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这是我国继1951年发布《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以来,时隔60多年之后再一次就戏曲工作做出的总体部署和政策规定。
孙觉非先生通过十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以自己的实践不断丰富这个门类的研究内容,并且现在也收了一些“徒弟”专门进行技术与理论的研究,并且也获得了一些社会力量的支持,当然在我看起来还需要时间,才能真正到“京剧舞台摄影”这个门类的发扬光大的历史机遇,不过不会太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6c7efbf5097aec8c.jpg)
哥哥今年影展将于2018年5月5日在北京戏曲博物馆(北京湖广会馆)开幕,影展标题为“梨园视界——孙觉非戏曲舞台摄影展”,展期为5月5号~21号,观众免费参观。
孙觉非现为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视觉中国、东方IC签约摄影师。但在学智眼中哥哥还是那个“钻牛角尖”、“凿死母子”的单纯而可敬的哥哥。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df66dcc7299d496d.jpg)
哥哥既符合流行说法“十年一万小时定律”,又符合科学说法的狭窄门类的范围,且自己不断的努力与研究,我觉得其中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有体会,但是那绝不是一般的艰辛,而是举步维艰。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赚钱,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没人支持心情不愉快,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经验可循而忙乱无措。但要想干成什么事,没有这个修行过程是完全不可行的。
谨以此文章,祝哥哥2018年影展成功,事业大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62306/d1d00bcb8380c02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