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案例答辩1——家校配合,让孩子融入班级

2021-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付军丽

案例:

今年,我教六年级,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落下了后遗症,双腿走路不正常。父母总觉得亏欠孩子,处处呵护,生怕他“再受伤害”,以至于孩子形成了霸道、自私、忌妒等心理,就连小他6岁的弟弟事事都得让着他。在学校,他常常与同学发生矛盾,事后还通过故意撞掉同学课桌上的学习用具、撞击对方身体等行为来发泄心中的怨气。我曾经多次对他进行耐心教育,却收效甚微。面对这个孩子,您会怎么做呢?

解答:

如果我是他的班主任,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做好家长思想的改变,家校联手教育

我会告诉家长,我理解他们,然后通过事例表述我对这个学生真诚的爱。我会告诉家长,因为孩子有残疾,老师会如何给予特殊照顾的,让家长知道教师的真情实意,让家长打消孩子“再受伤害”的顾虑。

然后,我会告诉家长怎样做才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指出溺爱孩子的弊端。我会让家长教育孩子要做到身残志坚,引导家长意识到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比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二、巧用鼓励和赞赏,给孩子送去爱

从外在表现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内心较自卑、很脆弱的孩子。因自身的残疾和家庭对他的无限度宽容忍让,让他的性格发展扭曲。我会找机会和他多交流,发现他的闪光点,然后在班里隆重表扬,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肯定、喜欢和欣赏,让他知道我是爱他的。我会多表扬他,尽可能地帮他扎同学们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以活动为载体,让他融入集体生活

以活动为载体,帮助他克服自私、嫉妒心理。比如:让他积极参与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集体合照时,把他拉在我的身边合影;课外活动时,我主动和他分在一组一起游戏;让同学一起为他过生日,为他唱生日歌,每位同学都为他送一句祝福的话;等等,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品尝人生的喜悦。

总之,家校配合,让他逐步融入班级,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力量。

备注:

命题人:长垣县刘智慧

答辩人:新乡冯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