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秋叶写作训练营第5天
这是我入营的第五天作业:选择文章《如何2年获得3年的工作经验?靠复盘》,分析框架和运用。
文章用PDCA作为大框架,串联了项目管理、互联网运营、复盘提问等模块。再从每个模块里,摘取知识点进行关联和输出。比如(P)包含目标管理、WBS甘特图、思维导图;(D)包含计划布局、案例说明、用户促活、激励等(C)(A)包含总结提问等等……
读完之后,迫不及待的想给自己来一次复盘!
じゃ、書いてみましょう! (那...试着写吧...)
事情的缘由是今年11月份,我在老东家作为2018年秋季团建负责人,组织了一场170人的重阳节登高活动。这是我第一次组织百人以上的户外活动,所以特别珍惜这次的经验,事后想通过复盘总结反思。
也曾和凯凯老师一样,在试图复盘时,很难讲出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时隔2个月,终于有机会来一次酣畅淋漓的复盘了……
PLAN如何为这次项目做好规划?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确认目标)
这件事情其实三赢:公司、管理层、员工
1、对公司来说:花钱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激活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增加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粘度,降低离职率。
2、对管理层来说:拉近董事长和总经理与员工的距离,提升影响力;
3、对员工来说:享受公司福利;
我的目标是什么?(明确目标)
在开始之前,总经理给我的目标是“让员工轻松的玩耍”。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偏向于2和3,没有量化。
为了达成目标,我需要做那些事?当时制作了甘特图。(见图)
BM秋叶写作训练营第5天我有哪些资源,我需要哪些帮助?
我的资源:本社:10位伙伴;筹备组:4位成员。
我需要的帮助:管理层的建议。
Do 如何顺利地推动这件事
1、这件事有哪些关键节点?
1)确定目的地;
2)邀请员工参与;
3)确定预算;
4)项目策划;
5)当天落地执行。
2、我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1)确认目的地:
困难:在武汉市内,很难找出没去过的团建活动地址。
解决: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也能留下不同的回忆。
2)邀请员工参与:如何邀约才能让大家愿意参加?
困难:当时公司对销售人员做了薪酬体系改革,人心涣散。如何邀约这一波同事呢?
解决:把邀请的任务下发至每个部门的管理层和主管层。让他们的上级对他们发出邀请。
3)项目策划:
困难:
①筹备组成员,除我之外,其余4位均是刚毕业、刚入职的员工。团队成员之间不熟悉,默契欠佳。
解决:建微信群,工作之外产生更多链接;在会议时,多让新人发表建议,让他们感到价值感、激发潜能。
②如何让活动内容便有趣?
解决:设置游戏,分组成团,设置团队奖金。
4)当天落地执行:
困难:活动时间和午餐时间的把控。
解决:未解决。
Check总结项目的结果
3.1有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或之前没有想到的?
参与的同事、管理层称赞午饭好吃,有奖金很开心。
3.2 出现了那些延期、或动作没能达成效果?
1、参与人数:只邀约要100人参加,出勤率只有60%;
2、游戏设置:最先到达山顶的1~6组获奖,导致大家争夺名次,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没有达到总经理说的“让员工轻松游玩”的目标。
3、团队协调:活动结束之后,午餐之前,部分员工找不到大巴parking的位置。管理层的司机不见踪影。
Act对总结的结果进行处理
4.1针对上诉不足问题,如何补足?
1、目标未量化。
目标邀请人数未量化,比如目标参与人数140人等。
2、活动通知文案不吸引人。
3、沟通不充分。
带新人、新团队,要多坦露自己的想法,主动交流。
比如在制定规则时,为了达到“轻松、舒适”的效果,我的新想法是1、3、5、7、9、11这样分配奖金名额,而非争夺前6名。但由于这个想法出现的比较晚,担心改方案影响整个活动进度,所以迟迟未沟通,导致同事们争抢名次,爬山很辛苦。
4.2是否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点?如何优化?
活动结束后未组织“复盘会”,没有交流和收集想法,下次一定要开;
4.3本次活动收获了哪些经验?如何积累下来?
1、目标量化是项目开始的前提。
2、把80%的时间拿来沟通,对上、对下、对“用户”,敢于分享和交流。
3、留给新人多些耐心,想想作为负责人,我能为她提供什么帮助,促使他们发挥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