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争日,🍒 夏争时
昨天买菜时,就已从卖菜大叔那里得到了关于立夏节气仪式感的意有所指。
“明天立夏,买一把荞头回去,做米粉肉荞包子,还有,芋头也要买一点哈……”。
他是对一位阿姨说的,我没回过头,不知道阿姨有没有买,不过临走时我发现店里确实购进了很多荞头。
24节气对种庄稼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小的时候就有幸看到长辈们谨遵各时节来对农作物进行精准耕种。
早几天或晚几天种出来的庄稼差别是真的大,一到农忙时节,其他事情都可以暂时缓一缓。
那时小小的我,常跟随在父母身旁,尽力减轻他们的负担,所以对农忙时节的印象很深刻。春夏两季,农时不等人,全村老小倾巢而出奋力促农耕,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农耕景象。
人们谈论的话题不再是昨晚的电视剧情节,而是你家种的几号种子?已经种了多少亩?那座山下的田有没有水?……大家的田地有多有少,人力有强有弱,动作快有慢,种子有早有迟……,但共同点都是每块地都是望天田,老天给力就有收成。
那时候学校还特地放了农忙假,让学生们回去帮忙抢种,抢收。可把小伙伴们乐坏了,学习不知道怎么发力,力气往哪使,但干活就不一样了,只摇身一变,一个个都成了泥腿子,种好了自家的还相约去帮老师家种。
24节气,对农作物的生育、成长、成熟、凋零规律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我深以为然。
即便到了城里,每到一个节气,我还是会背一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署、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处有凑字数之嫌。不!是正经地在科普)。
今天有点乏力,闷热的暑气笼罩着还穿毛衣的我——原来昨天的“米粉肉荞包子〞便已是对我“夏天来了”的警告。
“春困夏乏秋盹冬眠〞不无道理,但我觉得“此乏”还是因自己起得太早,前去与小伙伴们准备几十份早餐的缘故罢。
赶着节气的脚步,我们已经跨进了立夏的门槛,春争日夏争时,作物进入了成长的繁茂期,生活在城里的我们,也顺应节气,进入自我成长的繁茂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