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休养
罗振宇在《奇葩说》中说: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话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会说话的人,容易弄巧成拙,引人误会,会说话的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如同春风化雨般让人心旷神怡。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一书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有一个叫杨巴的生意人做得一手好茶汤,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一次,一位大官来到店里,但是当杨巴将茶汤送上去的时候,这位官员很生气地把茶碗直接扔到了地上,碗被摔得粉碎,周围的人都吓得不敢吭声。
这时跪在地上的杨巴,看到地上的茶汤上浮着芝麻碎,明白了原因:这位大官一定是将芝麻碎看成了脏东西。
如果当众戳穿这位官员连芝麻碎都不认识,这样会让对方很没面子;但如果不解释,又难以让对方息怒,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机智的杨巴连声求饶,不好意思,小民不知道大人不喜欢吃芝麻碎粒,我再去给你换一碗,希望大人您原谅。
巧妙的一句话,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他当时愤愤不平地坚持自己的茶汤没问题,是官员不识货,估计少不了挨板子。
会说话的人,能够恰到好处地化解危机,不会说话的人,却容易惹祸上身。古训说的好,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一个人说话过于锋芒毕露,必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祸端。
而有些人,明明是心怀好意,却因为心直口快,直肠子不拐弯,而容易得罪人,了解他的人会帮忙解释说他是“率真”,说他“刀子嘴,豆腐心”,但不了解的人,却会因此心生芥蒂。
会说话是一种情商
好好说话也是情商高的表现,一个会说话的人,无论情绪怎样、压力多大,都会懂得心平气和地说话。而情商低的人,容易被情绪控制,从而口不择言,话一说出口,便暴露了弱点。
在对话过程中,如果意气用事,便很容易偏离目标,引发争吵。《关键对话》一书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沟通不善而导致的。”
比如工作中,交代给同事的事没做好,而你又刚好心情急躁,于是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结果既耽误事情的进展,又影响你和同事的关系。
比如家庭中,两口子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本来互相体谅、忍让就过去了,结果却摔盘子动刀子,鸡犬不宁,夫妻关系亮起红灯。
不会好好说话,导致的危害,可能是影响一辈子的。
如果你不太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不太会说话,请千万记住,愤怒的时候、激动的时候,尽量少说话,别下任何定论,别做任何决定,时刻牢记这8项说话原则:
着急的事,慢慢地说;
尴尬的事,幽默地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
没发生的事,别胡说;
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别人的事,不要说;
伤人的事,不能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会说话是一种修养
说话暴露了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蔡康永在《说话之道》里写到: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次竞选“香港小姐”的比赛中,主考官向某小姐提了个特别的问题:“你愿意嫁给肖邦,还是希特勒?”这位小姐笑着回答:“我愿意嫁给希特勒。”
一时全场愕然,小姐接着说:“假如我嫁给希特勒,也许就不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了。”满堂为之喝彩,参加比赛的女生中,长得漂亮并不算什么特别的本事,但能够有这样的幽默、机智的口才,却十分难得,该小姐也因此一举夺冠。
一个会说话的人,不会只考虑自己,只图嘴上痛快,不顾及他人感受,他们既不会让别人尴尬,也能守住自己的底线,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
会说话,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