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大学生心理我的大学

这个道理,大学生都明白,却很难接受

2016-06-23  本文已影响235人  摆灵

上大学时候,每逢室友聚齐,大家都会在晚上来一次“卧谈会”。

卧谈会的主题,总是从最近的趣闻开始,但总是笑着笑着,大家就会谈到一个共同的主题——自己的高中,然后,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自己在高中的辉煌故事,但是,激情四射之后,却又回到另一个共同的主题——当下,回到现实,大家就开始诉说着迷茫。

无奈中,大家变得意志消沉,愁绪深重。然后,在大家的缄默中,各自呼呼大睡……

大家都有着辉煌的过去,是那个年纪的佼佼者,但是,回到当下,我们却不能胜任社会,对未来产生了害怕与无助。更关键的是,我们放不下过去,我们舍不得曾经的那份存在感,所以我们显得十分念旧。

而放不下,又使得我们不能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就更不会努力去改变。

所以,到毕业时,我们都像无头的苍蝇,没有职业方向,拿着简历胡乱投放,其结果自然是职场上的跌跌撞撞。

然,放不下与念旧,并不是仅仅是我们寝室。卧谈会,在每一个寝室都存在,卧谈会的主题,在整个学校,乃至全国的大学,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今,时隔多年之后,在我看来,那时候的我们,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但是却接受不了。

刚从高中过来的我们,除了戴上了一个大学生的光环,其实并没有学会什么能力,而这个光环也在大学生群体逐年下降的表现中,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到工作时,大家都得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

是的,虽然说我们是经过层层筛选才进入大学,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多年的努力,并未给我们带来能力的增长,相反,其实,长期为了学习而脱离社会,使我们的心智停留在了3年前,或者6年前。

而我们所谓的大学生光环,在毕业了就以能力为核心的社会,其实并没有多大价值,所以,等到我们毕业的时候,如果仅仅依旧只是个“大学生”,我们将很难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也一定是从最基层,最小的事情开始。

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而明白了就理应去改变,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却在明白后选择了活在记忆中,或者沉沦。

为什么这个道理很难让人接受不了?

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从主到次分别是以下几点:

首先,大学是我们经过十几年拼搏才换来的,如果否定了我们的能力,则否定了我们十几年的努力。

十几年的努力,最后只换来一个虚名,换做任何人,也很难以接受。

其次,十几年拼搏如果只换来一个虚名,而这种选择却是我们被迫做出的。

如果我们没有老师们的误导,没有社会环境的误导,而是真正了解当今社会现状,了解大学的状况,我想,我们断不会花费那么多的经历,那么大的决心,那么强的毅力,去谋求高考的成绩,我们将至少会花一部分的时间去实践,去了解社会,为未来打基础,再或者,就算我们去玩,也获得了开心快乐。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现状的不堪,而这种不堪却不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内心难免有一种不甘与埋怨。

再次,经过高考地狱般的竞争,我们已经变得十分在乎荣誉,在乎存在感,而现实却是如此地卑微与无足轻重,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失落。

接受现状的凄凉,则必须承受价值感的极大落差,这无异于一个成功的人士突遇人生变故,变得一贫如洗。这种挫折,的确伤人至深。

另外,则是中国社会独有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的影响。

虽然这个社会,“则仕”并不是非常热门,但是,读好了书就应该享受相应的光荣的心理却是不变的,所以,在学习上获得胜利的我们,其实非常渴望,他带来一定的虚荣,但现实却几乎相反,大学生的名声已经变成了“眼高手低、不切实际”了。这种落差也甚是让人痛苦。

是的,以上就是为什么大学生明白现实,却不愿意接受的原因。每一个都可谓伤人至深,而我们又是初出茅庐的臭小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然不高。

由此,也难怪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变得沉沦,变得堕落。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他能成为现实就一定是复杂社会规律的结果,不可能因为某些人而改变,也不能短时间内发生改变。

勇敢

面对现实,要么沉沦,要么正视。

想必鲁迅老先生当年也面对过这样的现实,所以才写出那经典的话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现实虽然残忍,但直面它却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所以,放下吧,好汉不提当年勇,再大的辉煌,也都是过去,再多的故事,终究是曾经。

好好利用当下,我们已经失去了一段时间的成长,当务之急是要把失去的补回来,把未来需要的也做好准备才是。

面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过了不到三分之一,未来才是真正应该在乎的,而未来的自己需要阳光与快乐。

正视这惨淡的现实,面对他,改变自己,这将是我们人生另一段值得称道的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