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的是少布置作业这么简单?校长堡说“不”

2018-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ceeb552f778d

只要我们平时提到学生,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的学生压力大,但也有许多人说少给孩子布置点作业,家长少给孩子报培训机构,孩子的压力或许就会少点,但真的就是这样吗?

对“素质教育”最大的质疑之一,是说“素质教育”提倡“减负”,会“降低教学质量”,会阻断“贫寒子弟上升”的空间。质疑者说:“学习本身就是吃苦,说什么‘快乐’就是专家对学生的忽悠!”

这里涉及到两个谬误:第一,把素质教育与升学成绩对立起来,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吹拉弹唱,就是不要分数,不要考试;第二,片面理解教育的快乐,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吃苦。

在这里我们谈谈对“减负”的看法。其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是简单减少作业,而是减少无效作业或低效作业,并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所以,学生学习负担“重”与“不重”的关键是,这个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如果是主动学习,学生哪怕熬通宵都不会觉得累;如果是被动学习,学生哪怕只做一道题,他都会觉得苦不堪言。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哪里是仅仅“少布置作业”这么简单?

“素质教育”主张“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以下简称“减负”)。其实,“减负”的口号早已喊了许多年,至今却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是,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简单地将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便很可能“立竿见影”地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如此一来,教师和家长怎敢轻言“减负”?

应该首先明确的是,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讲,学生要搞好学习,一点儿负担都没有是学不好的;问题是这种负担要适度,而且不是“无效劳动”。“素质教育”所说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显然决不是减少应有的学习任务,而是在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增加其发展的目标,增大学习的有效含量,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减负”必然同时意味着在某些方面科学地“加重”。

第一,“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负担”。

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很“重”,但其他发展的任务却很“轻”----学生的“畸形”发展也就不足为怪了!“素质教育”通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以减轻,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并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相应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第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教师备课的“负担”。

有些教师和家长误以为“减负”就是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作业,这显然是把“学习负担”简单地与作业划上了等号。研究学生学习心理,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

相反,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紧扣学生的学习实际,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且充满创造性,那么,即使作业稍多的一点,学生也不会觉得是“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不只是考虑自己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只是考虑应该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更应该考虑怎样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不只是考虑作业的“知识过手”功能,更要考虑作业的“能力过关”功能……

第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学生思维训练的“负担”。

我认为,“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不仅仅是增加作业中的思维强度,更主要的有两点:

1、教师应善于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思维方式;

2、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在训练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与个性色彩,充分体验并享受智力创造的成功乐趣。这祥的“负担”再“重”,学生也会感到一种心灵的愉悦与轻松。

第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意味着“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

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然使学生学得主动和轻松,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方面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加大对学生其他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

而校长堡教学平台励志让教学更简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多的教学资源,校长堡拥有标准化的教学体系以及专业的老师招生团队和老师培训团队。

由此看来,“素质教育”所主张的“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成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才是我们“减负”的真正目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