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互联网时代,就是默认让渡隐私权

2018-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whoogaoqiao

今天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后,隐私权又被拿出来说事。有一部分人开始口诛笔伐支付宝在获取客户隐私权的知情权上的设计,有故意欺瞒嫌疑。

对此指责只能呵呵,支付宝就算在安装协议的第一行大字标榜,此APP会获取你的隐私数据,如果那么重视隐私权可以选择不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需要与之匹配的新的隐私观——让渡自己的部分隐私权,以换取生活的便利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那些在微信朋友圈晒支付宝年度账单的人,一定是不在意这部分隐私的人。在支付宝上有些什么隐私权呢?就是把钱花到哪里了?最不想告诉的人,是离自己最近的人,告诉陌生人关于自己的秘密一般无所谓。所以,只要不要让你最亲的人,打开你的支付宝查看,而你自己没有炫耀的嗜好,这个隐私就是数据而已,除非黑客黑了支付宝的数据把你的隐私曝光。

我们不能因为隐私而拒绝网购和网络支付,带给自己的实惠。我们现在很少去排队交费,信用卡还卡、买电、买气、手机充值、转账等支付交易笔数约为60亿笔,为社会节省了资源,也为自己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资源。

更甚的是,隐私已经到了你不得不让渡的阶段。

深圳卫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上,其中有个主题指出,互联网革命,是一场裹挟一切的变革。他举了一个例子,2017年,一个路边摊的烤白薯都通过移动支付。你不上船,BAT,尤其阿里和腾讯,也要拉你一把上船,它要通过并购、投资、地推、补贴,生把你往上拉。

1月2日消息,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支付宝全民账单显示,2017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的移动支付占比为82%;贵州、山西以92%并列第一。移动支付占比超过90%的省份超过11个,而前一年仅有1个。

阿里和腾讯在把你的脚下变成甲板,你必须呆着船上。所以,那些以隐私和安全为借口不肯认清现实的企业,现在都不好过。比如银行,许多跟银行做BtoB生意的企业深有感触,银行最喜欢问,我客户的数据安全吗?结果是很多客户隐私还是从内部泄露的。现在银行业务已经被阿里和腾讯抢去了许多份额。

在经济学领域,科斯提出过一个定律,资源谁用的好将会流转到谁的手中。大部分网购的经历,对个人而言可能意义不大,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会变成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有效依据。

通过支付宝十年的账单数据,从总支付金额来看,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苏多年来稳居前五名,远超中西部省份,意味着东部比西部更早普及到了信息化时代的脉搏,这使得更清晰的看出中国经济地区发展的格局;再比如,截至2014年前三季度,余额宝用户数已达1.49亿元,资金规模达5349亿元,这说明中国人的闲钱越来越多,但当前的理财渠道较少,市场投资潜力巨大。

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的现状,进而制定更科学的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增进民众福祉。

经济的繁荣是交换的繁荣,而交换成本的降低,是信用高。过分的隐私,会使信用感下降,这叫做让人感觉到强烈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隐私保护的倡导需要一定的范围,买个大米、买件衣服,信息就贩卖了,这需要被打击,但是合理的隐私让渡,交给可信任的公司用来做大数据分析,没有必要过度妖魔化这种事件。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是通过赢得人们的信任换取的财富,客户的数据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在设法保护这些数据不让其他的公司拿去使用,应该不会傻到通过贩卖客户隐私去赚取利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