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随笔《内向优势》
书名:《内向优势》
作者:神农佑树
推荐语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内向或者外向来定义周围的人。他们判断的标准往往很简单:外向的人喜欢表达;内向的人经常会保持沉默,而且会害羞。这种判断标准虽然不能说不对,但是多少有点肤浅,真正的内向或者外向并不是这么简单。
在《内向优势》这本书里,作者认为,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区别在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内向者更喜欢刺激较少的环境,并倾向于安静和专注,听得多说得少,在开口之前会思考。他们更加注重内在的体验和感受,他们的能量源于内部的思想和精神,源于个人的感知。为了维持思想和精神能量的饱满,他们不太喜欢接受更多的外界刺激,也不喜欢被外界的因素干扰。对于他们来说,过多地参与外界活动是一种能量的流失和消耗。
外向者在社交场合中非常有活力,他们通常坚定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很强的行动力。
他们往往善于主动观察,感知能力很强,因此更在意别人的想法。他们也比较积极主动,执行力强。平时喜欢跟人交往,善于表现自己,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他们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经常以微笑示人,不拘小节。
当然,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我们不能只是通过外在的一些形象和言谈举止来给每个人定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既具有内向的特质,也具有外向的特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绝对内向性格或者绝对外向性格的人基本上很少见,多数人都是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综合体,只不过会侧重于表现出某一种性格。
在多数人看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想要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就要拿出竞争的态度和决心,表现出一些主动出击的欲望,而这种主动出击通常都需要外向的性格来支撑。
因为外向的人普遍比较自信,他们对于所做之事往往更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交事业和活动空间,更习惯于让自己融合在群体中,因此在很多时候他们更加符合社会人的定位,更加能够扮演好社会人的角色。
与之相反的是,内向型性格的人,则看起来好像有很多明显的缺点,比如社交能力偏弱,适应能力不强,不喜欢说话,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在公众场合很害羞,性情古怪,做事过于谨慎而且容易陷入纠结并错失很多好机会。
那么,内向的人通常都面临着哪些困境呢?
第一种困境是不懂得拒绝别人,承受无谓的压力。
本来每天的工作当天正好可以完成,这时候领导给你多派了一项任务,你不懂得说“不”,虽然有压力,但是只能加班2小时完成了。
对内向的人来说,如果自己没有设置底线,也没有向别人寻求帮助,就会导致工作与生活失去平衡,而且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
第二种困境是容易被人误解,贴上“不合群”的标签。
内向的人性格孤僻内敛,不喜欢主动表达,也不会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由于长时间独处,他们看起来比较压抑。尽管他们并没有逃离人群的想法,但是却很容易被别人误会为“不合群”。在别人看来,内向者表现为不合作、难以沟通、特立独行等。这些特质会促使内向者在被人误解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很容易沦为社会边缘人。
第三种困境是习惯性地被他人遗忘和忽视。
大部分内向者在工作场所,不敢站出来表现或者不愿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导致直接沦为职场隐形人。
内向者如何才能爆发出潜在能量,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梦想
虽然这个社会更加偏向于外向者,但是内向者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怎么做呢?
一是勇敢地展示自己,让所有人认识自己。
在职场上,人们需要主动展示和推荐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而这恰恰是内向者的一个缺陷。
要想在优胜劣汰的职场中生存下来,内向者不能一直当一块“埋在土里等着别人挖掘的金子”。
首先,内向者要大声告诉别人我是谁,大胆地介绍自己,介绍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比如,我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行业,在哪家公司上班,我的长处是什么,等等。
其次,要注重对个人能力和优势的展示。如果你有一些出色的能力,就要主动把能力表现出来。如果你产生了什么好的创意或者想法,就要及时拿出来分享。
最后,内向者要积极参与到团队工作中,展示自己的工作态度,比如,团队感、荣誉感和责任心。
二是提升演讲能力,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
内向者演讲时,与外向者不同,可以不用说抽象且模棱两可的话,而是尽力的真诚、具体和客观。因为内向者虽然看上去不善于沟通,却很容易给人真实可靠的印象。
事实上,许多内向者都是非常出色的演说家,他们的演讲拥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乔布斯、罗斯福、甘地等。这也证明了内向者并非不会演讲,只不过有时候他们会缺乏勇气和信心。
三是发挥执行优势,成为出色的执行者。
对于内向者来说,想要提升执行力,需要把握三个要素:首先,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做、和谁一起做、有哪些困难等等;其次,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无论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绝对不要敷衍了事;最后,要保持高效的行动,一旦接受了任务就要全力以赴,保持专注和百分之百的投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