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

【陶大学子风采】让公益更有力量——访2017年度“陶大青年榜样”

2018-04-26  本文已影响2人  猫耳邮筒

作者:张淑娴 

3月13日晚11时许,刚刚结束完第六期国家级占绍林技能大师拉坯技能高级研修班结业晚会,她就连夜赶往昌北机场,打算飞最早一班的航班去往贵阳。这一次去往贵州,是为了完成一个未完成的“心愿”。

“凌晨两点多的昌北机场冷冷清清的,在候车室冰冷的椅子上熬了一夜,就有点感冒了。”她带着厚重的鼻音说道。和记者见面时,她感冒依旧没有痊愈。她是我校2015级美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周麟玲,一直致力于公益,获得了2017年度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2017年度“陶大青年榜样”等荣誉。

从小,周麟玲的心中就种下了“公益”的种子。她遇见大大小小的募捐总会省下自己的饭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会对陌生人给予帮助,而被称赞为“最善良的女孩子”;2008年,周麟玲班上的同学突然诊断得上了脑瘤,还在上初二的她利用午休和课间读报的时间,去全校初中和高中部一个个班去宣讲,号召大家为患病的同学募捐,同时还在网上发起了倡议书,号召更多的人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筹集到善款后,才发现自己微弱的力量尽然能够辐射产生出这么巨大的正能量。每个人五块、十块,或许只是一顿午餐钱却如此有温度,都让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

一步步走来,周麟玲拥有的知识与能力让她做的公益越来越被社会知晓与认可。她在读研期间,开始做关于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自己六个月大开始就被寄养在亲戚家,从小就学会了独立,或许是因为这样,我更能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也坚定了我做留守儿童公益活动的信念。”

2017年7月8日,周麟玲和我校其他7名研究生组成支教小组“景八支”,经过30多个小时的车程,带着筹集来的8000元爱心善款,来到贵州大坪学校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除了教英语、地理、生物、历史等课程外,他们还结合自身特长准备了体育、音乐、书法、绘画、手工、舞蹈、陶艺、墙绘、益智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课程。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这些课程,感到无比兴奋。比如地理课上,周麟玲一行人带领孩子们齐唱由《小苹果》改编版的歌曲《大中国》;陶艺课上除了给孩子们讲述“什么是陶瓷”“陶瓷小故事”等文化知识,还带领大家实地辨认泥巴种类,并充分利用窑上村当地资源,挖掘陶土并加工,让孩子们进行揉泥创作……支教持续了半个月,当他们离开时,车已经驶出好远好远,孩子们依旧在挥手,嘴里喊着‘再见!再见!……”回忆起这些,周麟玲的眼中总泛着泪光。

今年1月31日,“景八支”成员周嘉玲收到连续三条短信,编辑着相同的内容:“嘉玲老师您好,我是袁家才(文中为化名),请问什么时候能来接我。”原来,这是2017年在贵州支教时认识的一位少年,他希望走出大山。于是,在第六期国家级占绍林技能大师拉坯技能高级研修班结业晚会结束后,周麟玲与占绍林、周嘉玲就立刻来到贵州黔西南贞丰县,联系到袁家才的家人并征得同意,在当地派出所等见证后,将他带到了景德镇,在占绍林陶艺工作室学习陶艺。

“在贵州的那段日子里,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大学,对大山外的世界充满渴望,把孩子接到景德镇学习陶艺是一直都想做的事。我希望他能够在景德镇学好手艺,将来回到家乡,将家乡建设得更好。”周麟玲说。

在学校期间,周麟玲也经常去往学校开展公益活动。2017年4月28日,周麟玲带领研究生书法协会16名志愿者前往景德镇乐平市红岩镇吴家村小学,组织策划了公益书法支教活动;六一儿童节,又带领研究生书法协会携手爱心社共同组织开展了“金色六一 飞舞梦想”主题活动。此外,2017年8月,周麟玲还在家乡参与“永州青年社会扶贫教育圆梦计划”……周麟玲做公益的脚步从未停下。

对待公益,周麟玲一直心怀感恩。“我很感恩公益让我不断改变,以前我内向、自卑、不善与人交流,但是在做公益以后,我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仿佛寻找到了一盏指引我前行的灯。”周麟玲笑着和记者分享着。

“希望自己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化为社会价值,让公益更有力量!”周麟玲将公益做在了“行动上”,每一件认定要做的事情,她从来都不犹豫。无论是在公益路上,还有人生路上,周麟玲正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