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岁月生活如诗天南海北

山里的石头会唱歌(李林浪)

2025-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满爱教育

来源:南宁学习平台

我的家乡坐落在桂西南的群山中,无数的山岭孕育着葱郁的草木,滋养着无数的生灵,但也阻隔着家乡人民的发展。这里的人民不甘屈服于大自然,他们用双手和肩膀挑起重担,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和人定胜天的勇气不断奋斗,用勤奋和汗水浇灌出了现在的美好生活。“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短短十个字就是家乡人民的奋斗史,就是山里的石头唱出的赞歌。

“出门三道岭,看天来吃粮。大雨水齐腰,滴水贵如油”,这是家乡一个叫做立屯的小村庄曾经流传的歌谣。四面环山,形如漏斗,这样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立屯人生活的窘境,制约着当地的发展。

1973年,立屯党支部书记赵德清立誓:“今后不管谁当家,都要一如既往带领大家开山凿洞,隧道不通、挖山不止!”

就这样,200多名乡亲在山下举行立屯隧道开工仪式,用日常耕耘务农的手,举起镐子、锤子,用接近原始人工的方式开始打凿穿山隧道,要为子孙后代挖出一条通往更好生活的道路。铁锤一下一下锤击,钢钎一点一点凿,手电筒用坏就点起煤油灯,板车装满了就用肩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党员的冲锋陷阵下,立屯村民全力支持着隧道挖掘工作。“挖掘隧道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也没有凿岩机、鼓风机,他们只有铁锤、钢钎、煤油灯和用双手改变命运的一腔热血!”

1997年3月,历时24年,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这群朴实的乡亲,演绎出了真正的“愚公移山”,一凿一锤,一步一步地书写着天等人民不服输不认命的神话。

打通了道路,立屯的血脉也畅通起来,逐渐焕发蓬勃的生命力。通车通水通电,续上了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当地党员干部同村民一起继续奋斗,投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产业,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村民的收入和幸福感,在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让大山里的石头唱出新时代的幸福和希望之歌。

“廿年凿石穿山不信我村无出路,百户同心协力敢夸立屯有前途”——立屯隧道口的对联字迹苍劲有力,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壮举,政府建设了纪念馆,陈列着当年挖掘隧道的工具等旧物,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立屯修隧道的故事,仅仅是家乡人民无数奋斗故事中的一例,崇山峻岭环绕着这个小县城,似乎是命运扼住了咽喉,但这里的人民坚定的信心,比石头更坚硬,他们从小就知道,只要腰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于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信心铸成挑战命运的凿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一次又一次地攻向命运的大山。如今,这片土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乡人民以“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坚定信念和勤劳的双手,将生活一点点雕琢出美好的样子。

大山依然还在那里,却再也堵不住家乡人民的出路。但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还会有一座又一座大山阻碍我们发展的脚步,我们要传承立屯先辈的精神,挺直腰杆,亮出臂膀,勇敢且坚定地走向一座座崇山险岭,以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为曲,用努力奋斗、实事求是填词,谱写出属于八桂人民新时代的赞歌,让越来越多人知道这片青山绿水,这群朴实坚毅的人,还有,这片山里的石头会唱歌!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责任编辑:赵虹 梁丽玲 蓝欣 覃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