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历史.地理.人文历史的天空

诗人拾名与民国“熊猫外交”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32人  徐度燕山

诗人拾名(1908~1951),本名祝世德,又有笔名实明、惠留芳等,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早年与何其芳、方敬等人因诗文交谊,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沪上、40年代闻名大后方的爱国诗人,其主要著作包括诗集《不时髦的歌》、《垦殖集》,文集《白的悲哀》、《明季哀音录》,专著《新诗的理论基础》、《文学与战争》、《陈子昂年谱》等。拾名1939年通过第五届高等文官考试,经培训合格后于1942年至1947年出任汶川县长。正是这一经历,使他成为民国“熊猫外交”重要的参与者——国民政府所赠英国、美国熊猫正是猎自汶川。拾名所著《熊猫日记》(又名《记熊猫》)、五古长诗《熊猫行》等作品皆是此一事件重要的实录,从中可以还原当年“熊猫外交”在经办环节的重要细节,并以亲历者与诗人的两种视角留下了历史的余温。

一、铁鸟载走兽:“联合小姐”的赴英

“熊猫外交”始自1941年宋美龄为感谢美国公益团体支持中国抗战发起的募捐活动而提出的一项特别回赠。当时,纽约白朗克斯动物园仅有的一只名叫“潘多拉”的中国熊猫不幸死亡,引发民间普遍的哀惜与悲痛。宋美龄闻此生念,便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愿以中国政府的名义赠美大熊猫,以慰友邦人士的伤感同时敦睦两国邦交。稍后,宋霭龄也宣布向美赠送一只大熊猫。1941年12月25日,作为亲善大使的两只赠美大熊猫抵美,旋即引发一轮“熊猫热潮”。这是中国首次以政府名义外赠大熊猫。次年4月,经公众征名两只大熊猫分别被命名为“班棣”(Pan Dee ,雄性)和“班达”(Pan Dah ,雌性)。

1944年年底,英国伦敦动物园购自民间的大熊猫“明”死亡。英国政府随后向中国国民政府提出赠予一对熊猫的请求,愿意以提供中国留学生全额奖学金名额的方式作为交换。拾名所经历之猎熊外赠正是为此,不过,期间横生枝节的是1945年10月,此前赠美之“班棣”在美罹患腹膜炎,不治而亡,为弥补此一遗憾,国民政府决定再赠美一只大熊猫。在《熊猫行》序文里,拾名如此叙述此一缘起:“三十四年秋,四川汶川县奉命猎取熊猫二头,作赠送盟邦英人之物。……至三十五年春,始获其一,而又奉命须猎取第三头以赠美人矣。”

1941年赠送美国大熊猫由国府委托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著名人类学家、美国人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率队捕猎,其中一只猎自川康交界处,一只猎自汶川草坡乡。当时,国民政府急欲争取美国对抗战的支持,故捕猎一事大动干戈。此次赠英大熊猫的捕猎,在拾名看来却是十分低调。在1945年8月8日的日记里,他记道:“奉教育厅厅长郭有守先年来函,谓‘行政院来令,嘱猎取小熊猫一对,送伦敦动物园,并派专家送去。过去曾有找熊猫之举,地方颇欲借此索巨款,故此次省府暂不来令,由弟私函。……便为试探猎人,或设计一办法,可以达任务时,即派专家来守取。万请勿声张为感!’”原来,政府当局害怕经费铺张,故而由四川教育厅厅长出面,绕过省府以私人信函的方式交代接洽。

拾名当即复函领命,但他查遍档案却无法找寻1941年捕猎时的资料。不过,经过几天的调查,他从当地民众那里了解到当时的一些情况。8月16日日记:“据土人云,三十年上季猎得之熊猫一头,各项用费,合计当在二十万以上。按是时汶川米价,每旧斗不及五十元,现时售价四千元左右,约高出当时八十倍,故以物价论,不啻费去今日之一千八百万元。真令人咋舌不已。”到了8月25日,省府派员带来正式的文件,拾名方才知道此次捕猎熊猫的具体要求是一岁之内的大熊猫一对。由于当时省府、教育厅均未对费用钱款有任何预案,故而召集猎人的工作进度极为缓慢。10月14日,拾名收到熊猫主要产地之一的耿达乡乡长明仲修9月11日的信函,始知地方捕猎的实际困难。一是“近年以物价日涨,生活增高,致老练猎夫全已改业,新进猎人甚少,技术尤疏”;二是“猎犬耗费甚大,故近年养之者甚少,且熊猫臭味似豹,普通猎犬不敢相逐,必须猎豹之犬方能使用,而此种猎豹之犬,以耿达言,实已绝迹”。以此信传递月余,拾名知道对自己来说,另一层困难在于汶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往来联系异常滞后。据刊于1947年第33期的重庆《时代周刊》上的《熊猫的产地汶川》一文,当时汶川“除了一条沿岷江的大道南通灌县,北通茂县以外,其余概是连峰高耸,原始森林满布。有些山头还终年积雪,根本无法通行旅。岷江在灌县以下虽然造成了天府的四川,但在本区里不但不能行舟楫,且因水流湍急,无法架桥”,“至于交通工具,在陆上除了用骡马运输以外,纯赖人力,纵是原始车辆的影子也从没有在这里出现过”,可以说此时的汶川交通极为艰难。

在信中,明乡长还建议定出限期给奖的办法,他的意见是基本奖金为三十万元,只要猎得所需熊猫即奖,此外以一月、四十天、五十天、六十天的期限分别给奖二十万元、十五万元、十万元、五万元;六十天以上不另再奖。拾名采纳此一建议,又传达给草坡乡。汶川熊猫产地有草坡、耿达和飞龙三乡,分布在天成山、纳凹山一带。此次捕猎,拾名确定在草坡、耿达二乡进行,主要是考虑到二乡所在之天成山较之飞龙的纳凹山范围要小,交通亦相对要方便一点。

11月13日,教育厅派来四川大学生物学教授马骥群(马德)教授督理捕猎事宜。此时,大雪已经满山,捕猎工作更增困难。在《熊猫行》中,拾名如此描述捕猎现场:“猎夫群应命,日日相追逐,攀援登岩峰,匍匐入榛木,惊心兔弄草,动魄风摇竹,日中林里穿,月下岩间宿。孟秋便入山,严冬未归屋,露顶犯骄阳,血枯头发秃,鹑衣御寒风,恶雪裂肌肉。人力本不敷,猎犬苦未蓄,兜鸡既不得,反失一把谷。”感于追踪围猎的艰辛与久劳不获的焦灼,拾名的压力倍增。到了12月,零星有发现熊猫的进展传来。一下乡的指导员回城讲起一次未遂的捕猎行动:当时,一头极白的大熊猫被人犬合围,逼上一棵树,一切仿佛全在猎人们的计划里。一位猎人迅速爬上另一棵树,定睛看准抛出绳套。大雪满山,树上积雪正与熊猫的毛色相同。众多猎犬只有一只能逐豹雄的,在树下狂吠,而其余则在其后尾随。绳子碰触到了熊腰,熊猫受惊,坠树发狂而逃。

1946年元旦,拾名接到耿达乡明乡长喜报,12月30日已获重约30斤幼熊一头。1月11日,六名猎人护送大熊猫到县,拾名第一次看到身负国之重誉的明星:“熊猫头胸腹背白,项爪部分作黑色,两眼之四周亦绕以一黑圈,如戴眼镜然。”虽然捕猎一对熊猫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但长日的操劳终于有了收获,拾名不由得心生感叹。在这一日的日记里,他写道:“熊猫,熊猫!科学家与世人以汝为稀世之珍,英美人士亟思一睹汝之容颜,中央及省府欲以汝与盟邦联欢,余亦以事关国际信誉为言而日责吾民必欲得汝,致吾草坡耿达人民,日踪汝于冰天雪地,深山老林及巉岩绝壁之间,汝亦可以自豪矣。”

英王室成员参观"联合小姐"

据护送的猎人说,雄性大熊猫较雌性大熊猫更擅健走,故每获多为“小雌”,此次亦然。熊猫的到来及其围绕它的精心照料让小小的县府有了某种“新诞”之喜,人们开始呼它为“熊小姐”,所住房间则自然成了“闺房”。由于它太过调皮,“闺房”竟遭到损坏,不久便被转移到一所小学新修的宿舍。一个难堪而意外的事是,省府数次拒绝拾名所提转运熊猫的要求而一再坚持须两头熊猫一并送来,对于经费却只字不提。这给拾名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一方面,包括奖金、日常开销等垫支费用早超百万,汶川财政疲软根本无能为力,以致到了1946年2月中旬县府食堂便出现伙食危机;一方面,时近年关,第二只熊猫的捕猎进程遥遥无期,而圈养在县的熊猫也照料不易,唯恐节外生枝。

3月,拾名派人到成都领到部分款项,形势稍安。4月,国府与英国军事代表团就运送熊猫事宜磋商洽妥,议定先将捕得的大熊猫经成都、重庆,空运至印度再转伦敦。4月20日,马教授携熊猫启程,队伍浩大,“凡滑杆四乘:一抬人;二抬熊;三抬熊食物;四抬熊猫所食竹类样本”,又因熊猫的“待遇”更厚,一乘由四人抬,相当于两乘。5月5日,马教授与这头被命名为“联合”的熊猫飞渝,第二天经加尔各答飞英。5月29日,捕猎第一头熊猫的尾款到县,拾名一算,此次猎运熊猫,各项费用约一百四十余万元,省府拨款总计一百二十余万元,地方仍需承担约二十万元。即便如此,拾名还是满意的,因为此次费用以物价计算,不及1941年那次捕猎一头熊猫的十分之一。

“盟邦铁鸟临,志士妒深衷:安得如彼物,万里乘长风?铁鸟载走兽,走兽变飞鸿,飞鸿目送去,目送离乡衕”。就在“铁鸟”与“走兽”拼接的超时空般的想象中,拾名的捕猎工作交出了第一份答卷。

二、和戎身先死:赠美“熊小姐”的政治隐喻

 “联合小姐”抵英后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国内媒体亦一片喧腾,有报刊称这是中国有外交以来获得的最高规格的隆遇,堪称超过国家元首出访。而此时的汶川,拾名与基层行政人员、捕猎队伍却仍马不停蹄地为捕获第二头熊猫而披星戴月。为了加快进度,6月2日,拾名带人亲往草坡等地调查督促。天成其美,6月5日,两名猎人背负一头幼熊从耿达赶来参见仍在天成山巡查的拾名。第二头熊猫捕到了,不过背后的代价却极其惨重,由于路遇土匪,两队人马交手发生枪战,致3名猎人死亡,还有两人被土匪绑架。

 关于这一事件,拾名在这一天的日记里引谭区长公函称:“……飞龙乡乡长明玉廷……及人民被匪蹂躏,不堪其苦,寄居耿达,……飞龙壮丁明以俊约集……十五人,分编两组,前往飞龙深林,一面捉捕熊猫,一面借探匪情。本月二日(即6月2日,笔者注),明以俊来所探称:民等……前往捉捕熊猫,于五月二十五日,在觉牟山后捕得一头,次日送解,行至觉牟山牛厂时,即与匪遇,……匪约三十余人,携有机枪二挺……与民等接触,互相鸣火攻击,约二小时,该匪即用机枪扫射,将我张思明击毙,王吉成、张鹏程二人腹部负伤。民等……以四人防护熊猫在前,余在后方抵御,即向耿达乡方面撤退。我明维国、明维本在后,弹尽被擒……家财搜刮罄尽……,负伤之王张二人,亦于是夜因伤重毙命。民等出本月二日,同熊猫安抵耿达……”

 由于出了人命,拾名在安排好送熊事宜后便赴耿达抚恤家属,但款项迟迟没有拨下,他不得不尴尬地呆了将近一个月,直到县府紧急筹集了两百万元派人送来,才将各种后事办妥。这次捕获的熊猫仍是一头“小雌”,念及其中风波,拾名在日记中感叹道:“嗟乎,此盖往昔所称之‘尤物’,无怪其为‘祸水’也”,其中虽暗含红颜祸水的狭隘眼光,却也饱含了痛惜人力的爱民热情。这或者是此后其消极对待捕猎第三头熊猫赠美的一个情感因素。

 7月4日,拾名返回汶川县城,始知6月11日省府发下公文,令汶川县猎取第三头熊猫,以便赠送纽约动物园“敦睦邦交及加强国际学术研究”。拾名在日记中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余思第二头方在县中,送英送美,自当由省府决之,然余固愿其先送美人,俾吾汶人略有休息机会也。再者,熊猫饲养,颇为不易,当第一头猎获时,马德先生在此,渠专以此事为务,有时亦感辣手……”早在半年前与马教授等人商议时,拾名便担心各国以外交名义索取熊猫,则在产地形成生产荒废、人力及各种资源耗费过多的苛政。在《熊猫行》里,他这样写道:“盟邦虽云多,奇兽皆珍视,各怀好奇心,兹例从兹始。奖金何其薄,劳役遍乡里,众分一杯羹,何足润唇齿!生致何其难,熊猛似虎凶,如徒手缚狮,如升木求鲤。违我耕种期,秋收安足恃?费我烧碱时,何以佐甘旨?年年赠邻邦,岁岁劳庶士,相将驱入山,扰扰何时止?”

 整个7月、8月,县府与省府就运熊、经费等问题往还数次仍无进展,而熊猫却已出现不进食等征兆,情况似乎不甚乐观。9月4日,第二头猎熊的经费一百三十万元到县,此次汶川地方更需负担缺口七十万元,前后两次已近百万元。9月20日,县府终于收到省府的行政令,立即运送熊猫到成都再经上海转美。9月23日,护送队伍启程。10月19日,上海传来熊猫死去的噩耗。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熊猫小姐”被安置在上海虹口屠宰场,其身体有伤,又不思饮食,加之屠宰场血腥之地,细菌滋生,环境嘈杂,种种因素累积,皆被疑与其死相关。

原拟送美的"熊猫小姐"

 赴美“熊猫小姐”在沪死亡的新闻迅即引爆舆论,《沪光》杂志称,“熊猫香消玉殒的消息,是阮玲玉自杀后社会新闻版上最大标题”,一时间,悼文挽词、消息评论充塞大小报刊。这些诗文中有的惋惜,如“小百姓”的《熊猫小姐祭文》:“熊猫小姐,百媚千娇,不堪长征,玉陨香消!遣嫁未成,有碍邦交,呜呼哀哉!令人心焦!……”(刊于《秋风》杂志);有的嘲讽,如署名“三毛”的《熊猫之死》:“……在这古怪的年代,民命反轻如蝼蚁,而一头熊猫则因其‘稀’而被过分珍视……,如其说这是近代的笑话,毋宁说也太滑突,化上成万的款项供奉之、维护之,而仍然迄于‘死’!反过来看,目前各地在高物价狂涨下的民生疾苦和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们,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理的讽刺吧!”(刊于《海燕杂志》);也有的将之与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外交环境相联系,把“熊小姐”赴美比作是王昭君出塞和亲,只是红颜薄命,“出师未捷身先死”,如老谷《吊熊猫病死虹口屠舍句》“承恩反怨毛延寿,底事和番遣阿娇。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此熊猫。”(刊于《茶话》杂志),又陈南村《熊猫小姐挽歌》:“……白宫别筑黄金屋,选美穷探蜀山高。灌县汶川获佳丽,遵空珍护上飞艘。朝发蓉垣夕歇浦,明来万里凌云涛。昭君出塞琵琶怨,小姐临嫁肺肝熬。兽医无能创自舐,加餐却劝痛频搔。红颜自古多命薄,玉体惨向水橱抛。聊得秋青呻吟苦,杀身无益羞恨交。吁嗟乎!杀身无益羞恨交,香魂西返恋蓬蒿,为求悦彼美人意,不惮捣我小姐巢……”(刊于《南光报》)。

 从广播里得知熊猫的死讯后,拾名百感交集,捕猎之不易、猎人之牺牲、官场之腐败、外交之孱弱、对内之威权、地方之混乱等感触一齐袭来,默哀半晌后,拾名写下一首五言诗悼念:“江岸一童子,投石入江流,流波永不息,余痕到美洲。熊猫汶川别,一去不回头,怀乡沪滨死,消却去国愁。举世同哀悼,他年更索求。物贵人何贱,功费劳未收。岷江流日夜,长江日夜流,遥望天成山,殷殷我心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