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展的核心精神在哪?“C位”四宝
看过“何以中国”展的朋友对这个画面应该都不陌生,这里是展厅的绝对“C位”,这里的展品当然是展览的重中之重。一般人都会说这里有此次特展的“C位”三宝,也就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浙江省博的玉琮和故宫的馆藏玉龙。
何尊,是此次特展毫无争议的主角。这件1963年宝鸡县贾村镇出土的西周初年铸造的青铜尊,口圆体方,以一种“天圆地方”的造型,折射出华夏文明影响下早期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最主要的是它的铭文中有“宅兹中国”四个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两个字的文字记录。它代表的是黄河流域的文明,是西周初期诸王的雄心壮志。
1986年出土于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玉琮,重达6.5千克,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它也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文明,它内圆外方的开头和表面雕刻的兽面或神人兽面的纹饰,体现了先民对宇宙空间的认知。
1971年从内蒙古赤峰出土的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背景。
这三宝大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在它们正上方的那幅巨大的蓝色天象图却很少有人注意。我把它定位为“C位”第四宝。它位置最高,亮度最大,展示了先民们对宇宙太空探索的不懈追求和辉煌成就,揭开了浩瀚宇宙的秘密,它光芒所及是中华文化的百花齐放,是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
“C位”四宝如星星之火,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它们的引领和启发下,历代先贤燃起火把,汇聚细流,不断传承中国智慧,不断融合交流成果,不断超越前人成就,最终让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文明。而中国何以如此的答案,就部分地浓缩在“何以中国”汇聚在30家博物馆的130余件镇馆之宝,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与精神上。
站在三宝中间抬头仰望,正反映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意境。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不断发展,我们每个人也既要有远大理想、有崇高的追求,同时也要踏实务实、从小事做起,戒骄戒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