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里的影像诗》:世间最美好的存在
《书店里的影像诗》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台湾40个独立书店的故事。侯季然导演用相机,悄悄地拍下在温暖清浅的巷子里、菜市场旁、田间、森林里、地下室里安静绽放的书店。每一帧都像宋词一样婉转,每一集只有三分钟,三分钟正好是品味一首诗的时间,诗里的旋律千回百转,适合咿咿呀呀地朗读,不紧不慢地回忆。
有时候是店主出现在镜头前,把书店的特色娓娓道来;有时候干脆没有言语,只是镜头慢慢地晃,配上一首简单的民谣,那些书、阳光、缓慢阅读的人,就这样慢慢映射到我们心里。每一集都余味悠长。
看完之后心里好像度过了一个暖暖的春天,天地间竟能有如此温暖简单的书店存在,它们存在的理由又是如此清澈透明,我为这四十个独立书店感动、流泪,甚至萌生了开一间书店的想法。也许在很久以后,当我厌倦了工作和交际,也会来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子,养一只猫,开一家书店。
晃晃二手书店
店主领养了一只猫,叫晃晃。这只猫的耳朵受损了,平衡感不好,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走起路来脑袋一晃一晃的,所以叫晃晃。特别灵动的名字,仿佛有风吹过、树影斑驳的下午,一只小猫蹦蹦跳跳的和主人玩耍。
二手书店空间很大,空着也是空着,老板娘就想着不如拿二手书交换住宿,不一定要用钱,也以这种方式欢迎大家来台东走一走。除了住宿,这个书店墙上的三个大背包也是特色之一,这是一个音乐人从各界募来的,晃晃书店欢迎大家来这里借背包,是免费的哦,只要登记一下去哪旅行就可以了。一个书店,一只猫,还有各地来的朋友,老板娘脸上流露的是对这种生活的满足。
晃晃耳朵听不到,却也和每一只任性的小猫一样,天性爱玩。八个月后的某一天,晃晃出车祸离开了。此后只能通过相册上的照片怀念它,老板娘还请旅人把他们眼中的晃晃寄给她,为晃晃办了一个月的摄影展。
有人说,动物比我们更懂得如何去爱与被爱,所以它们完成使命就回到它们的星球去了,而人还要继续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慢学会爱与被爱。晃晃离开了,晃晃书店的温暖和精神却永存,我相信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都会被晃晃感动,会比以前更加当下珍惜拥有的一切。
拯救一棵老树的书店
“看见这棵芒果树的时候,觉得它特别辛苦。”从粗大的直径可以看出芒果树比旁边的老建筑还要年长。历任承租的人为了方便停车,在地下满铺了水泥。树上绕满了电缆,树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伤口。
开书店对于这个男人来说已经够浪漫了,甚至浪漫得有点不切实际。如果在开书店的同时还可以救一棵老树,那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在这个书店里,你可以拿一本二手书交换店里任意一本书,店主也会和客人谈粮食问题,谈土地伦理,谈气候变化。
“你不知道这棵树还可以再生长多久,可是你至少可以确定,从现在开始,会有人会好好照顾它,我觉得那是一件很幸福,浪漫得很幸福的事。”
特别有趣,很多邻居会来和店主分享这棵芒果树小时候的故事、少年时候的故事、中年时候的故事,很简单又很真实。但不解的是,自从店主来了以后,芒果树明明被照顾得很好,可是芒果却变少了。
店主看到这样的变化感到特别开心,因为他知道这棵芒果树,现在被他保护得很好,它在一个没有威胁的环境下生长,可以很从容的慢慢变老,不必因为害怕被砍掉,而着急地结果……
南崁1567小书店
因为想要重拾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于是老板娘就开了这家书店。她会跟客人像邻居一样往来,话家常,她以前的同学跟她说:“你跟你书店客人的互动模式,怎么像你妈啊。”对,就是像妈妈那样,老板娘惊喜的觉得就是想要这种亲切的感觉。
住在书店附近的一位常客——艺术家亦馨,刚开始是开玩笑地说,不如我们也学《清明上河图》一样,来个《南崁上河图》好了。于是亦馨有空的时候,就会来画几个小时。书店里有很多便条,客人来的时候会在上面留言:今天我在哪看见了一只狗,今天我在哪做什么呀。亦馨就把这些都填入画里,等于这个作品就是全社区的人一起完成的。
这样一个小型的空间,是特别温馨的,满足了人内心深处渴望与人真诚互动的需求,这也是老板娘开店的初衷。老板娘说即使可能创业成本无法回收,可是精神是满满的、富足的。
晴耕雨读小书店
老板娘本来是在都市过着高压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七八年,她开始对工作的运作感到疲惫和迷茫。那就开书店吧,试着开书店看看,于是就辞掉工作,做了一直特别想做但没有勇气做的事情。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书分类,亲手做木工,天晴的时候浇花,下雨的时候慢慢读书,很安心很舒服。
“现在的人包袱很多,会舍不得那些物质的东西,可是当你放下这些东西之后,你才知道,你还可以去拥有其他东西。”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三分钟一集的片子能让人思考和落泪,那它绝对不简单。
我对书店的记忆停留在高中,上学的时候经常去一家书店买教辅资料,老板娘总是在电脑前忙碌,旁边是一只白色的巨型犬。书店什么都卖,商业气息很重,我每次匆匆挑选又匆匆离开。
我一直觉得我的青春有遗憾,原来是我所在的小镇,从未给人提供一个安静温暖的空间,让人慢悠悠地读书、思考,也从未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因为一本书和别人谈论一个下午。后来上了都上学也是,大学城里多是热闹的娱乐场所,几乎很少遇到独立书店。不过幸好《书店里的影像诗》填满了我心里所有的缺憾。
台湾人民的孤儿意识
但是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为什么大陆的独立书店寥寥无几?而台湾却还在坚持营业处在边缘化、难以盈利的二手书店?
除了经济因素和个人的坚守,还有一个原因是台湾民族文化里的孤儿意识。台湾曾是殖民地,在日据时代,日本试图把台湾“黄民化”,不许使用汉字不许说台湾话,试图让台湾人民说日语,用日文。日本一方面想改变台湾的文化,一方面又残忍压榨台湾人民,把台湾人民看做低等的劳动奴隶。
台湾被日本摧残地奄奄一息,台湾变得不像台湾,台湾人民失去了他们唯一的故乡。而此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也很僵硬。台湾人,在台湾、中国、日本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了归属感和精神家园的台湾人民渐渐产生了孤儿意识。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罗大佑的《童年》,作为台湾人的罗大佑先生深深爱着他的家乡,他还有一首歌叫《亚细亚的孤儿》,和吴浊流先生的小说同名。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寻求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时间的指尖慢慢划过上空,历史远去,时间发酵。淡淡的孤儿意识仍然若有若无地占据台湾人心。
我们可以发现纪录片中的书店,几乎全部呈暖色调,书店非常贴近生活:温馨的装修,到处摆放的绿植和花,精致的老椅子,猫猫狗狗随意在书店里溜达……店主也把开书店当成人生的乐趣,在书店里和客人交流、分享。有定期的阅读交谈会,或是在书店里放一部老电影,甚至办一场小规模的音乐节,只为和书友共享一个安静的夜晚。
书店里空间不大不小却很温暖,氛围很好,很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走入这些藏在市井里的书店,慢慢变成了台湾人寻求空间的感知和认同的一种方式。这些书店就像他们的家一样,就如纪录片里说的:“去过蛮多地方,但最开心的目的地是回家。”
“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让我们失去选择生活节奏的资格。”在网络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冲击下,实体书店无法避免地被边缘化。在大陆,2018年1月31日,最后一家季风书店在上海关闭,它承载着上海21年的文化和记忆走向了没落。可是无论这些书店能坚守到何时,我们都相信书店的精神永远不会逝去,它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存在。
“如果有一天,
我不得不离开这里,
那些闪耀的思想,
请最后一次回到我的脚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