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潜意识里可能并不敢“有钱”

2024-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慧玲家庭教育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396天早安问候。

今天是2024年4月17日,2024年第 108天,我们已跨入全新的一年。

今天的话题是:其实,你潜意识里可能并不敢“有钱”。

你没有钱,赚不到钱,存不下来钱,可能是你潜意识里并不允许自己有钱。

很多人说,不可能啊!这年头谁会不喜欢钱啊!确实在意识即大脑的理性层面,没有人说不爱钱的!

但是在你不知道的潜意识层面,我们每个人与钱的关系很复杂,可能会夹杂着你所不知道的大量的敌意。

在你未曾探知的内心深处,其实很多人可能并不爱钱,你可能恐惧金钱,你可能还讨厌金钱,甚至不允许自己有钱,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一个心理咨询的流派是精神动力,其中有个咨询技术叫做:自由联想。

现在请自由联想一下,金钱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些人可能会想到消费豪车豪宅美食环游世界,

有些人可能会想到自由幸福开心体面的生活,

也有些人会想到负面的词汇:压力,出轨,麻烦,肮脏,伤感情……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钱更干净的事物了,本质上它只是货币交易工具,非常纯粹!

但是钱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因为它承载了所有人不同的心理投射(投射是心理学防御机制的一种)。

那么为什么每个人对金钱的态度与想法会如此千差万别呢?

为了方便大家进一步理解自己与金钱的关系,我把钱打两个比方:

第一个比方好理解一点,因为它与我们的意识很近,我们可以把钱理解为一种沟通语言:你没有钱,留不住钱,是想要用钱来说什么话,表达什么内容。

第二个比方离我们普通人的认知略微远一点:你对钱的态度是在重复一种你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

以下从这两个心理学层面解读一下你不敢有钱的真相:

1.钱是一种沟通语言。

你对钱的态度是想表达如下三个观点:

语言1:赚不到钱是你潜意识层面拒绝和父母切断联结。虽然你成年了,但至今你和父母还处在情感上共生的关系。因为赚钱意味着独立自主分离!

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还不愿意真正长大主动承担责任,你也不愿意背叛你的父母,你愿意满足他们被需要的感觉,这个时候你赚不到钱或者说你曾经赚到了钱又留不住钱就是一个很好的语言。

语言2:存不住钱是你对父母的反抗。

有一个来访者,父母自小对TA用钱非常控制与苛刻,不让TA花钱,多花一点钱就会批评TA。

因为我们很多父母自己早年的生存环境是在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所以涉及到钱的部分就会非常敏感与拉扯,就会在花钱上产生很多家庭争执。

这位来访者在这种情况下就自然而然没有发展出与金钱良好的关系,长大后TA就会通过报复性的消费,月光族的方式,用以表示对父母掌控的一种敌意。

钱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语言:我对你是不满意的。

2.钱是在重复一种人际关系模式。

对大部分人而言,你和金钱的关系可能在重复你与父母的生活模式。

有一位心理咨询来访者,高学历且游历多国,这些年TA换了很多工作,因为早年在家庭中经历的相对冷漠的养育关系,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滋养,导致TA 成年后不自觉地很苛待自己。

哪怕自己手上曾经有高额存款时,TA都没想过好好改善自己的生活。

因为在TA潜意识里习惯了那种父母对自己冷漠,哪怕自己提了需求父母也不满足TA的童年劣质的生活,导致成年后TA也不会自己好好善待自己过优质的生活,慢慢这笔钱也用另一种方式离TA而去。

所以多年TA的生活一直过得不太好,不自觉一直在抱怨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但意识不到真相。

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说: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都在重复着早期建构自己的原初体验。

比如你在童年的时候与养育者的依恋模式不够安全,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们渴望亲密关系渴望父母的陪伴,但是当我们在亲密关系里受挫了被拒绝了,我们出于本能的保护,我们就会变得懂事,我们就会降低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这就是大部分人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太过亲密的关系对一个人而言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危险。

我们和最初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上是有距离的,我们在成长中也会和很多事物保持一定距离,不敢建立太深入太亲密的联结,以求在心理层面保护自己。

这种对爱对亲密关系的匮乏感就会自然的投射到金钱上: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也会重复着最初与养育者之间的模式。

我们不敢与金钱太好太亲近,这似乎存在着一种“心因性的匮乏”,直白一点说就是内心的“不配获得感”:

我们不敢让自己过得太好!因为那种太好太亲密太富足的感觉,我们不熟悉!

不熟悉就意味着潜在的危险,所以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也不敢太亲近。

这就解释了很多人表面看起来不想赚钱,但实际骨子里非常渴求赚到钱,这个对金钱的矛盾心理主要还是源于内心深处的“不配获得感”。

以上就是对于大多数人“不太敢有钱”的心理学真相解析。

其实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也不仅限于不敢赚钱,还有一些爱存钱,囤积癖,不肯花钱的,还有超越法律边界贪得无厌不合理赚钱的,或者说把赚钱当作生活的一切的,本质其实都是一种心理疾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