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想法成长励志

读书到底在读什么?谈读书的三次认知跃迁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茶荼荼
除去被小说和动漫绑架的初中和高中,我到了大学才又一次捡起来书来,至今断断续续读了不到100本,数量不多,但是这期间发生了三个对读书到底读什么的认知差异。
认知一:读书为修身养性,切莫功利

那时候最喜欢社科、哲学、心理学。乍一看,这些书都不能直接帮助我解决问题,但可以让我看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野。所以当时读着一时爽,读完能忘一半,倒也乐此不疲地接着读下去。反正有句鸡汤说的好,‘你读过的所有书,都会成为你的气质’。

这时,读书是为了寻找【未知的未知】和【未知的已知】。

认知二:读书要“功利”,带着问题去读书

自从开始朝九晚九的实习生活,读书变成了一个奢侈的活动,那时候的自己还处在刚入职场的小紊乱,根本没想平衡工作与学(sheng)习(huo),所以停了一段时间,那时候的记录是,半年能读30页。

结果,我就裸辞了。裸辞之后又回归到为自己忙碌的节奏,这时候书就成了我寻求问题答案的好去处。我开始把‘情操’抛在一边,什么快,来什么;什么准,读什么。

我开始在读书时进行大量的思考以及将其与我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欲求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浪费自己的一分一秒。这时的书,已经不是以前的书了,是‘字典’,是‘真题详解’。

有一点压力的是,那些并不能解决我实际问题的书,早就被我抛在一边了。太过于功利,多了快感,少了探索。

这时,读书是为了寻找【已知我未知的】。

认知三:读书为了解决问题,也为了发现问题。

第一种不完全正确,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方法时感受到了酣畅淋漓。但我突然发现,第二种也不一定全对。

只把注意力放在【已知】的认知上,会导致视野的狭隘,从而没办法扩大自己的视野。通常所说的【格局】,就是你认知中未知的部分,而扩大视野就是减少未知的部分。而视野又决定了认知,即寻求已知未知的过程,认知可以决定格局,即已知已知的结果。所以一本真正经典又完整的书应该是这样的,能够提供未知未知的,已知未知的内容,看完之后可以变成已知已知的程度。同理,一本不怎么样的书,可能提供的内容就都是已知已知的内容。

所以到底为什么读书呢?

我的观点是,一个是为了‘功利地’解决已存在的问题,而另一个是为了‘惊喜地’发现还不知道的新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