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年俗||元宵节送灯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送灯赏灯东北地区的一种习俗。
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送灯是指把花灯送到祖先的坟头。
据说,元宵节点灯这一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从汉文帝时期,就形成了正月十五点灯的习俗,原本是一个礼佛的习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庆祝习惯。
在唐宋时期,元宵节观灯,就已经是火树银花,人间犹如星海的一片繁盛的景象。
点灯对于古人来说是具有驱除黑暗,带来安全与温暖的意义。
《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句: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正月十五为已逝的先人送灯,而且要让灯保持彻夜通明,也许就是要照亮地狱,让祖宗先人感受到温暖吧。
小时候,正月十三四爸爸就开始和我们一起做灯笼。
送灯的灯笼比过年孩子们拎着满屯子跑的灯笼简单一些。一般是用高粱秆扎成三棱体的形状,外面用白纸糊好,里面装进一根白蜡烛。
记得那时我们管蜡烛叫“洋蜡”。由于家境贫困,加之生活物资紧俏,而且那时过年过节农村的电总是不够用,一会儿停电一会来电,洋蜡成了必备和稀缺之物。
因为稀缺,十五送灯的时候,一般舍不得点整根的蜡烛。爸爸会用剪刀把蜡烛截成两段或者三段。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夜幕降临的时候,爸爸就带领我们哥几个去送灯。
墓地在屯南三五里之外,出发的时候我们还会喊上左右邻居、老亲少友。“走啊,送灯去!”
“走,送灯去!”
大人们边走边拉着家常。孩子们拎着还未点燃的灯笼在雪地里一边跑一边疯闹。
到了墓地,也就是农村人所说的坟地,也有人叫“烂死岗子”,大人小孩都不言语了,好像立即恭敬起来,或许是怕惊扰了鬼神。
在坟前用铁锹在雪地里挖个背风的坑,把纸灯笼里面的蜡烛点燃,然后把灯笼放进坑里面摆好,嘴里念叨着“太爷太奶、爷爷奶奶、爸妈……,给你们送灯了”,一般有几个亡人都要念叨一遍,生怕漏下了谁会挑理。
然后在每一座坟前烧纸,照例会念叨“太爷太奶、爷爷奶奶…收钱了”。
返回的路上,大人们依旧唠家常,孩子们仍然疯闹。祭祀的仪式走过了,先人们的房前屋后照亮堂了,每个人都很高兴。
那时女孩是不让去墓地送灯的,所以妹妹在童年没有送灯的经历,每次看着父兄去送灯都会很失落。
这种失落在妹妹出嫁之后有了改观。尤其是父亲去世以后,每年所有祭祀的节令,妹妹都会到墓地祭奠父亲,元宵节也可以为先人送灯了。
一般情况下送灯只在正月十五当天晚上送一次。家里当年有新逝的亲人,有时会提前一天送灯,元宵节当晚再送一次。
2000年父亲去世以后连续三年,我和哥哥及妹妹都是送三天灯,包括元宵节当天和前后各一天。
近二三十年以来,送灯已经不再用“洋蜡“,而是各式各样的电子灯。不但款式多,而且亮的时间也较长,有时候可以连续亮上四五天。
不用手工制作了,好像是省事儿了,可是提前几天做灯笼的仪式感却没有了。
今年母亲新逝,妹妹在正月十四便到父母的坟前送灯,这样可以让父母感受更多的温暖,也使那份对父母的怀念更加圆满悠长一些。
今日,我从城里赶回老家的时候,路上给同样不在老屯住的二哥打电话,问他何时回去。那时他已经在路上了。
回到老屯老宅,大哥大嫂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在等待我们回来。
到墓地的时候,二哥正好同时到达。
哥几个分别把自己的灯笼在三座先人的坟前点亮,大哥又把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及先人准备的灯笼点燃。
三座坟,每座坟前七盏灯笼。我们兄妹四盏,小辈们三盏。
一灯照破千年暗。七盏灯,一定能让先人过一个亮亮堂堂的元宵节。
这样的习俗,目前还在延续,不知道何时会消失。
那样的话,元宵节我们是否还会想起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