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书评

2020-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_小彭_

我一生充分挖掘了自己的全部潜能。——米兰达(奥运冠军)

每个人都想成功的人,事情做成功了,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吗?那成功靠什么?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还是勤奋刻苦的刻意练习?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幸好在此我遇到了一本书——《终身成长》,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她在其研究中率先提出“成长型心态”的崭新概念,相信智力是可以靠后天努力而改变。

人身的信念,可能对人生很大一部分内容起到引导作用。有怎样的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所各种问题,更了解自己的伴侣、老板、朋友和子女,怎样帮助自己及侄女发挥更大的潜能。这本书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提出的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什么区别?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自己需要一些“特殊”、“特权”来表明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时刻要让别人觉得自己“聪明”、通过“证明”的方式表明自己是成功的,如果遭遇失败,可能造成永久性创伤,自暴自弃,报复甚至自杀。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面对挑战有战胜的勇气和兴奋。会通过刻意练习培养自己的能力,着手解决事情、自我审视、挑战潜能、如果遭遇失败会积极面对、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保持学习的心态。

怎样塑造自己的思维?

首先,我们要通过人们的不同表现分析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人是成长型思维,哪些人是是固定型思维。看看不同思维的看待问题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自身的成长状态。当我们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有一个了解,可以更好的反映我们自己的思维信念,更全面的了解自身,我们也才可以更好借鉴学习和改变自己存在的思维模式。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向成长思维模式一样,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那么我们对自己的现有水平就会保持开放的的态度,以学习目标为主,进行有效的学习。

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固定型思维惧难放弃,成长型思维坚持学习并思考从这里学到了什么?我作为一名老师,经常看到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看到一次好的成绩,就对这个孩子大家赞赏,觉得前途无量,而对于几次成绩的不理想,进入不了家长觉得的理想学校,家长就对孩子定义了失败。比如我们很多教师,受过高等教育,刚刚工作的时候也有上进心,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的教学当中,可是经历几次学生成绩上不去,评优选先的失败。在体制内有基本生活保障,老师就自暴自弃,最终混天度日,没有进取心。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不能正确面对当下的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具体事件环境中,你是在意别人的评价看法,还是从中能学到什么?固定思维的人,觉得难的事情呢,就会很容易的放弃。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坚持学习,遇到困难的事情,他会想到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我也是特别爱给自己贴标签的人,因为我是一个理科老师,并且小的时候的文科成绩一直很差,所以就用思维禁锢了自己,认为自己是跟文字不沾边的。可是写作就是我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并且身边的朋友会给我们建议:“哎呀,你理科老师阅读对没用,你的基础又那么差,年龄也大了,就不用学了吧?”感谢别人的好意,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是我想做的,面对这个事情,我应该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放弃,于是我参加了镜姐的《高效阅读训练营》不面对这个事情,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改变自己,塑造自己成长型思维,提高自己能力。

怎样培养自己的思维?

即使被贴上否定的标签,仍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学习。被贴上标签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这个标签真的就能禁锢一个人吗?这我们得问问这个标签是真的吗?自己是真的不会,不擅长的吗?要确定这个标签的真实性,只能去试,去想办法做,我们都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里边,我们自己也要把它变成一个成长的模式,既要独立思考,也要求团队协作。在工作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被人拒绝评判等,但我们的不要去指责别人,而应该从中找到的重点是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到要什么。

比如想教育孩子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所有东西都可以从学习中获得。我们传递成功和失败的信息时,告诉他们天才和后进生都会获得成功,我们要多付出努力下一次变得更好。多赞美孩子在过程中表现的意志力等,减弱对智力和才能的赞美,切记不要随意夸奖孩子聪明,特别不要批判孩子,打击信心。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的,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是接受,接受我们有固定思维这个事实,不用表示羞愧。第二步观察,观察什么激发自己的固定模式,找到原因,不急于批评先观察。第三步命名,给引发是固定思维模式的诱因起一个名字,这样提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制约的思维模式。第四步教育。当你越发了解触发固定思维模式的原因就会及时的迈出自己舒适区。积极教育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人格,树立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目标

最后我想说,你一旦有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方式会有重大的改变,我们一定会拥有以前不曾拥有的东西,体验到以前不成拥有的感觉,成为一个更积极,更有勇气,更加开明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