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写作特训班

【0325土豪三组】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2018-03-25  本文已影响22人  婷子婷子粥

好学的我,一想到家里那么多等着被翻牌子的新书,内疚感就油然而生。

好在从得到课《怎样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中,我学到了有效的速读方法。

我发现,书之所以读不动,源于我们受限于传统的思维习惯,被作者的构文法则一味牵着鼻子走;而这门课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教我们如何打破传统,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用自己的逻辑脉络速读。

总之,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下面就愉快地分享一下我这个速读小白的体会。

一、视觉输入(而非线性阅读)

阅读分阅与读。

“读”是听觉输入,是线性的。想象一下游乐场热门项目入口处的排队护栏,前头的人进了场,后头的人才能向前挪动几步。

“阅”是视觉输入,只消一眼,便知道眼前的是风景画还是肖像画。快速阅读需要的正是这种“一眼瞄过去”的功底,先不急着抠细节,晓得这篇的大致内容、回头可快速找到它就可以。

二、以语义单元(而非自然章节)推进阅读

同一个语义单元,讲了同一个观点。以它们为单位阅读,可快速推进,很快浏览完一本书。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始终与作者的笔触若即若离,避免陷入细节的丛林。

此时还需要一点点的自我分裂——画外音,即读者自己的声音时刻出现,“作者想表达什么?”再画点难看的思维导图,可有效避免跑偏。

三、通过概念(而非标题论点)找重点

读书笔记如逢123便记,很快就会发现其实没有写下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因为那是作者的逻辑,不是读者的逻辑。

换个方法,以自己的现状和需求为中心,通过概念找重点。特别留意以下三种概念:之前不认识的新概念、不够重视以及等待替换的旧概念。

比如读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时,我依次记下了这些,

作者能够期望的最好效果:读者不一定会同意作者的思维进展方式,但至少明确了解他的思路。

组织思想的逻辑顺序:演绎、时间(步骤)、结构(空间)、程度(重要性)。

思想: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

重点在哪里,一目了然。

如上,好的读书方法,不是用来束缚人的,而是用来回归本心的。

祝读书愉悦。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