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不要烦我,因为我在思考!” ——心理治疗中一条“甘于不知道”的

2017-10-14  本文已影响354人  王学富

心理咨询中会出现太多的“为什么”,而对这些为什么,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甘于不知道”——不论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

问题表现:为什么

生命早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十万个为什么”,正像伊甸园里的情景,这反映了人性的一个根本欲求:想(像上帝一样)知道一切

从一出生,我们就开始动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周遭的环境,了解事物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说,人类似乎先天就被赋予一种对于“知”的欲求。

生命早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十万个为什么”,正像伊甸园里的情景,这反映了人性的一个根本欲求:想(像上帝一样)知道一切。

说到伊甸园,有两句话非常重要:“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前句讲的是自由——求知是生命一大动力,人生一大乐趣,是人获得自由、实现价值的一条途径;后一句讲的是规范——求知不是生命的全部,人不可能知道一切。但人有一个强烈的倾向——要求绝对自由,拒不接受规范。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听到“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时,亚当和夏娃可能会立刻做出的反应:“为什么?”对这个问题,上帝不予回答。我们大概可以理解,这是一个奥秘,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也可以安于不知道。

从事心理咨询,会遇到一些看起来求知欲极其旺盛的人,他们是成人,却滞留在“十万个为什么”阶段,每时每地都认真(如果不是天真)地问着“为什么”。有人花几年时间思考为什么要有某一个词(如“原罪”);有人怪罪某一本书上为什么会写某一句话(如“跟人谈话要看着对方眼睛”);有人无法接受生活中发生了某一件事,许多年来一直问为什么;有人长期关心一件事:为什么自己身体上会有某个缺点(如“眼睛干涩”或“脊椎不直”);也有人不断在问:某种可怕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如“会不会有陨石正好落在我头上把我砸死”);有人整天担心过去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才导致后来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如“宇宙是不是从一开头就错了”)……

他们不仅问“为什么”,还问“为什么我总问`为什么`(而别人不这样问)”。

面对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有些咨询师竭尽全力地提供答案,热心得简直巴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组合成答案,使当事人得以餍足,不再追问下去。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当事人并不接受你的答案,反而从你提供的答案里繁衍出更多的“为什么”。也有些咨询师不断驳斥当事人的“为什么”,不遗余力地要跟对方辩出个黑白分明的真理来。结果也只是把辅导变成了一场无休无止的辩论。而且,从逻辑上来说,咨询师不见得就比当事人更拥有真理。

比如,有一位当事人整天担心陨石会落下来正好砸在他头上,咨询师有什么样的逻辑可以证明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发生在当事人身上呢?还有一些咨询师会劝说当事人“不要这么认真嘛”,或者,“何必那么认真呢”,等等。这也不起什么作用。他们就是要这样认真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找到一个他们期待的答案。他们声称,只要找到了答案,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虽然他们思考了几年、询问了几年,任何答案至今还未出现,但他们会认为这并不代表未来不会出现,他们会继续思考下去、询问下去,直到找到答案。结果答案没有找到,咨询师却已被他们层出不穷的“为什么”弄得焦头烂额,不禁暗自感慨:为什么他们要如此认真?为什么要如此折磨自己?为什么折磨自己还不够,还要来折磨我?

他们问为什么,真的是在求知吗?真的是需要别人给他们提供知识或答案吗?这一个个“为什么”,看起来像是求知,其实是来访者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当事人在什么地方询问,症状就在什么地方发生。

问题后果:我思我不在

我亲眼看到,在她苦思冥想的日子里,生活中许多好的东西在一点点凋落,困难却在一天天累积,而她浑然不觉,不管不顾,仍苦思冥想

有一位求助者,几年来都在思考“原罪”问题,她思考得如此认真、执着、锲而不舍,俨然是一个神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她接受咨询的时间很长,面谈过程中,总是苦思冥想的样子。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用许多“为什么”把自己弄得如此愁眉苦脸、苦大仇深,我心里充满了怜惜,有时又几乎要笑起来——笑中带泪的那种笑。我亲眼看到,在她苦思冥想的日子里,生活中许多好的东西在一点点凋落,困难却在一天天累积,而她浑然不觉,不管不顾,仍苦思冥想。

与他们某次面谈中的某个时刻,一句话突然从我的脑子里冒出来: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以前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现在恍然大悟了。

人,一个有限的存在,却拒不接受自己的有限,徒然在那里思考着——要让自己变得完美,要找到一种完美的方式改变一切。

在她的思考中,完美没有到来,生活却在她日复一日的思考中变成一片荒芜。青春从她身边走过去了——在该恋爱的时候,她忙于思考,恋爱的机会一次次走远了。曾有人怀着爱和期待向她走过来,她不曾有一点意识,也不曾做任何反应,甚至不曾对着远去的背影让自己后悔一次。后来她对生活说:看,从来都没有人爱我。她曾经有自己的工作,后来放弃了,因为她要思考,然后她把思考变成了自己的职业。曾有一些发展的机会迎面走来,从她身边经过的时候,它们巴眼望她,但她一仍思考,没有意识,也没有反应。后来,她对自己说:看,我活着哪有什么价值。她也曾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从中享受到许多快乐,到现在这一切都渐渐枯竭了。自从她开始思考,她只能用“为什么”与人交往,亲人、朋友、同学都不堪其烦,渐渐离她而去,许多有趣的事也随之越来越少了,她陷入孤单。后来她对别人说:看,人是多么冷漠呀。

原来,她需要爱、需要价值、需要乐趣,但她意识不到,因为思考,她渐渐失掉了这一切,又因为失掉了这一切,她更加要抓住思考不放。在思考中,她躲避了生活的困难;在思考中,她拒绝了成长的资源;在思考中,她获得了逻辑,失掉了自由;在思考中,她抓住了为什么,放弃了生活;在思考中她变得一无所有,思考便成了她的全部;在思考中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思考还让她义无反顾。当生活的资源从身边流过的时候,她枯坐一隅,思考得热火朝天;当生命的光景在周遭凋零的时候,她内心那个虚幻的信念依然固若金汤:她必须为那个“为什么”找到一个保障的答案。

她如此认真,如此专注,听不到上帝在旁边发笑——不是为了嘲笑,而是为了提醒。

而她却对整个世界说:“不要烦我,因为我在思考!”

人们对笛卡尔的哲学并不熟悉,但都知道他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我思故我在”。这话的意思大概是说,思想是人存在的依据。发挥一点说应该是,我在怎样思考,我就在怎样生活。我发现,在当事人那里,她越是“思考”下去,生活中让她生存和成长的条件或依据也越来越变得所剩无几。当“思考”成了问题,“存在”也会成问题,就变成了“我思我不在”。因为,她在“思考”中丧失了自己。

问题探索:为了什么

从“直面分析”的角度来考察,心理问题反映出这样一个本质:当事人不愿面对生活困难,试图通过某种策略把它们移到别处

心理问题之所以发生和维持,不仅有其原因,还有其动机。原因和动机往往是隐秘的,需要分析。不少咨询师在探索症状的原因上颇花心思,但对症状的动机却少有觉察。“直面分析”的辅导相当关注心理问题的目的或动机,即,当事人抓住症状不放,到底是为了什么?

症状是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看到当事人的生活困难及其应对策略。从“直面分析”的角度来考察,心理问题反映出这样一个本质:当事人不愿面对生活困难,试图通过某种策略把它们移到别处。当事人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本是为了获得心理舒适,却不料陷入了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可以说是一套回避性的应对策略或结果,它的操作程序大致是:当事人对具体的生活困难(如自我认同的困难、人际关系的困难、婚姻的失败、学业不佳、事业不顺、期待的成功未能实现等)进行归因性阐释,如把自我认同的困难归因于“原罪”;认为十年前在一本书上读到的一句话(“与人交谈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害得自己不敢与人交往;婚姻破裂了,唯一的原因就是十年前的某一天,在她眼中完美无缺的丈夫竟跟一个女人打情骂俏;事业发展不顺,都是因为颈椎不够标准,或眼睛会出现干涩,等等。

这种归因阐释会产生如下相应的后果:

一,当事人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被转换成为象征困难;

二,当事人对具体困难的畏惧变成了对象征困难的恐惧;

三,当事人放弃对生活困难的关注,转而盯着象征困难不放,并长期致力于用象征方式解决具体困难。

到了这里,症状行为完成了它的自我构置,开始运作起来。它的运作方式是:通过消除“原罪”来解决自我认同的困难;通过改变过去某一个事件达到改变人际交往或婚姻关系;通过让眼睛永不干涩或脊椎绝对正常来获得事业发展、人生成功。但是,最基本的一点是,象征方式永远无法解决实际困难。相反,当事人越是关注“为什么”(“原罪”、“书上一句话”、“过去一事件”、“自身一缺点”),越是在“为什么”上花费功夫,他就越是与解决生活困难的目标南辕北辙。

这类心理问题也反应当事人的某些情绪和个性特征。

一,性急。当事人受了许多苦(生活的苦和症状的苦),但没有因此变得更有耐性,反而更加急不可待地要求立刻找到解决一切的办法。他们不断问“为什么”,要很快找到答案,把问题一下子解决掉。

二,聪明,并且自作聪明。因为聪明,他们自幼受人赞扬,也自以为聪明,甚至以为只要聪明就够了。“为什么”便是自作聪明的方式,是一套逻辑妆饰起来的技术,他们试图通过辩论找到最聪明的方式来解释一切、解决一切。也因为“聪明”,他们往往不会让自己从心理咨询获得真正的帮助。

三,感到不安全。往往是出于极度的不安全感,他们才如此认真地追求“知道一切”。他们不愿接受人性的基本事实:知道一切是不可能的,绝对的答案根本不存在,或者说,绝对的答案在上帝的掌管里。在追求“知道一切”的路上,他们没有变得更加安全,反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越来越陷入强迫性的穷思竭虑。

四,不遵从规则。有些当事人像被娇惯的孩子,无法接受“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吃”,一定要吃遍所有树上的果子。不然的话,他们就无休无止地问为什么,无休无止地思考、询问和辩论下去。他们坚决不肯适应世界,要求世界必须围着他们的意愿旋转。他们得寸进尺,永不满足。

五,逃避。当事人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找到一个地方躲藏起来,找到一个东西保护自己。“为什么”便是他们逃避生活困难的理由,获得心理安慰的法宝。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为什么”,引发一场又一场辩论,目的是争取机会为自己辩护,为防御症状不被攻破,为让自己继续待在症状的堡垒里……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有意责难当事人。症状行为其实是一件隐秘性的工作,是在潜意识的掩护下进行的,甚至当事人在这样做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问题处理:我不知道

“甘于不知道”指一条自我修炼的路,目的地是自我觉知

人们有一个相当普遍的观念:我知道了,问题便解决了。事实上,我们忽略了另一条可行的路:我安于不知道,问题便解决了。

写到这里,我仿佛听到读者心里有反对的声音:难道我们要装作不知道吗?不是“装作不知道”,而是“安于不知道”。“安于不知道”有点类似于我们的一句古话“难得糊涂”。人们常常把“难得糊涂”解释为消极,但我从中读出一种境界,这境界里含有智慧、自觉、谦卑、真实、平衡、和谐。从事心理咨询,我发现许多人的基本困扰缘于“我要知道一切”。“要知道一切”反应的是人的愚妄、贪欲、极端、褊狭、虚饰、混乱等,它破坏生活的自然意趣,造成人各样的异化和痛苦。我们相信:合乎度才有自由,遵从规范才有安全。

这便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有不少一定要弄明白“为什么”的来访者,也有不少一定要回答“为什么”的咨询师。一个是什么都要知道,一个是什么都知道,他们把心理咨询变成了一个求知与告知的过程。结果,来访者的“为什么”越来越多,咨询师越来越穷于应付。因为,“为什么”并不是求知行为,而是永不餍足的症状行为。

在心理治疗学派中,精神分析的特征可以说是要弄明白“为什么”,其方式是围绕潜意识这个深不可测的领域建立一个浩渺无边的分析体系。从治疗的理论设想上,这个分析体系颇有一种吊诡的意味:不管你有多少“为什么”,都可以得到回答,不管你的“求知欲”有多强烈,都可能在一个没有终结的分析过程中被消融掉。如果说“为什么”是一种“求知的病”,那么精神分析就带你走上一条无穷求知的路。

通过对问题本质的直面分析,我们发现还有一条路可走,可以称之为“甘于不知道”的路。“甘于不知道”指一条自我修炼的路,目的地是自我觉知。那些不断询问“为什么”的来访者,他们似乎是在认真求知,但他们失掉了“本知”,因而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的求知便成了一种盲目的症状行为。“本知”是人对自身的根本认知,其基本点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全知。因为有了“本知”,人真正发现了他自己,也正是在“本知”的基础上,人开始自我成长并最终长成自己。“甘于不知道”也是一条释放的路(在古希伯来人的词汇里,“释放”的意思是“让一个人成为自己”),把许多当事人从“为什么”里释放出来。作为一种心理咨询策略,“甘于不知道”的目的是封锁当事人的盲目求知,让他回到“本知”,再从“本知”出发,走自我成长的路。

对于当事人来说,“甘于不知道”有这样几条具体的途径:

一,与我无关,无须知道。这是直面心理方法里的“拒绝能力”;

二,多问自己,少问别人。这是直面心理方法里的“自省能力”;

三,有所知,有所不知。这是直面心理方法里的“超越能力”。

对于咨询师来说,“甘于不知道”给他的启示是,要抑制自己总要给出答案(好为人师)的欲望,好留下空间让当事人自己去经历“甘于不知道”的自我修炼。来访者与咨询师不是“求知”与“告知”的关系,咨询师可以对求助者说:我不知道。这在许多情况下比说“我知道”更有利于治疗。“什么都知道”的咨询师不是一个真实的咨询师,因而也不是一个好的咨询师。就像来访者不需要“知道一切”一样,咨询师也不需要“回答一切”。

当事人:我不知道。

咨询师:你可以甘于不知道。

当事人:但是,你让我配合,我不知道怎么配合?

咨询师:坐在那里安静五分钟,让自己体验甘于不知道,这本身就是配合。

当事人:我不懂。

咨询师:如果你不懂,你可以对自己说:我甘于不懂。

当事人: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那以后我怎么生存呀?

咨询师: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甘于不明知道”会让你生存得更好,也没有比“要知道一切”让人活得更糟的事了。

当事人:那好吧,你告诉我,“甘于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咨询师:你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这个王学富要告诉我这五个字——“甘于不知道”?

当事人:你直接告诉我不就好了,为什么这样绕来绕去?

咨询师:就是因为我一直在告诉你,你到现在还不明白。

当事人:你才说要“甘于不知道”,现在又要让我明白。你到底是让我明白,还是让我不明白?

咨询师: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一种叫“强迫”,一种叫“自由”。“强迫”的意思是:“非要弄明白”,“要把一切弄明白”。“自由”的意思是:“甘于不知道”“甘于不明白”,就是接受自己“有所明白,有所不明白”。

当事人:如果我不把一切都弄明白,我怎么活下去?

咨询师:你是不是一生下来就明白“人生的意义”?

当事人:不是。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咨询师:但是,你活到了三十岁。如果必须把一切都弄明白了才活,那我们一天都活不下来。

当事人:那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咨询师:我不知道。

当事人:如果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我怎么活下去呢?

咨询师:我不知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