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一种莫名的文化自信
字数:1615 阅读需要4分59秒
“私塾”,是一种古老的教育形式,但现在又成为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机构。
这里“崭新”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到底是新生呢?还是重新包装?肯定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最近看到了一个私塾学堂的访谈,创始人的一个观点,令人眼界大开。
这个说法,不禁让上学时深受数学困扰的我,醍醐灌顶。
现在我才知道当初数学学得不好,并不是我在数学上方法不对和能力不足,原来根源是我语!文!的!问!题!
想来按照学堂负责人的说法,30万古文经典,不仅有齐家治国之用,还有乘法口诀、几何定理和微积分公式的隐藏属性。
1
仔细想想,事情还是要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不学国学,能不能学好数学;二是学好国学,是否一定能学好数学。
另外还可以有些延伸的思考,由此可以得出很多神奇的类比。既然国学连数学都吞并了,那么可称之为自然科学的根本之学,毕竟有句话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明珠”嘛。所以仅仅是影响数学一门,怎么能显得足够神秘浩瀚呢。所以基本可以得出:
国学好,所以物理、化学、生物、经济、金融、绘画、音乐、计算机就会好;
这个推论显然不那么符合现实。我们并不是只靠学习一门学科就可以通吃一切。想要通吃的同学,最大的可能是连初中都毕不了业。
而且国学大师凌驾于所有职业之上,在我国也出现过几次,结局是大家只爱清谈,都不干事,最后饿肚子。所以这种情景,想想也是很恐怖的事情。
如果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我也很想知道30万经典古籍跟数学的对应关系。
这其实可以分为两种关系,第一种是线性关系。例如背诵到10万字,数学可以掌握到平面几何;背诵到20万字,就可以掌握线性代数;等到30万背完,多重积分已经不在话下了,可以轻松进行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非线性关系。例如背诵到25万的时候,数学还一塌糊涂,只有背完30万字最后一行的时候,掩卷长思,忽然大脑中所有的数学疑难一下子融会贯通。
但可惜,情况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无从得知,因为这个创始人只有结论,没有数据。我更倾向于他根本没有认真计算过这个数据。因为很遗憾,不管是线性还是非线性关系,都是典型的数学概念。
2
所以是什么样的数据和事实在支撑这个老师口中的“简单”呢?同时支撑的还有那种莫名的、掩饰不住的的文化自信。在她的语境之下,国学犹如屠龙宝刀,能够号令天下,具备轻松消灭数学家的功效。
如果他说的话都是真的,那么中国的大圣人大学者,都会是顶尖而伟大的数学家。
但显然孔子并没有发明平面几何,孟子也没有算出阿基米德曲线。
中国并非没有数学家,例如编纂大明历、发现圆周率的祖冲之。但可惜他并不是大国学家,而是把毕生的精力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才取得了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
而近代著名的大学问家钱钟书先生,清华大学录取考试,数学科目只有15分,请问这数学头脑没有打开的情况该怎么解释呢?是因为他当年考试的时候国学水平不高吗?但他恰恰是因为英文、文学成绩满分被破格录取的。
其实本私塾创始人的观点也很容易证伪。给这个老师发几套数学高考试题,看看能考多少分,就可以证明点什么了。
这种神奇的文化自信真是莫名其妙,敢这样明目张胆的说出来,需要多么自信。而且这样的话还有人会信,是最神奇的事情。
3
一种莫名的理论,不管多么荒谬,如果想要让人能够相信,那么一定要具备足够的诱导性。
这个私塾创始人理论的诱导性,就在于营造了一种莫名的文化自信。
文化(也就是国学)变成了超越时代的根本学问,可以算得上是超神之学了。
我本人一向对于超神之学有强烈的警惕。
除了国学之外,还有很多。例如包治百病的神药、包治情感问题的神术、保证发财的投资、从不失手的股票大师。
虽然找到这种方便法门一向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假如有超神之术存在,那么必然早就会以席卷之势把其他的不怎么神奇的方法都淘汰了。但据个人观察,基本上所有的神术,目前还都只是小众的方法。为什么是小众,却迟迟不能颠覆式逆袭,这个原因不是很奇怪吗?
所以用低数量级样本的数据,来证明效果多么出类拔萃,实在是不大可信。
荒谬的理论为什么有人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恰恰很多人对种种超神理论深信不疑。但既是屠龙之术,又能治国安邦,想想这种东西就不大可能存在,就算是存在了,也不可能落到你这样平凡人的手里。
文化自信自然是好的,但是太过自信,甚至认为某种文化可以统治其他学术,那就太自欺欺人,或者明摆着骗人。
别再让我看到这种超神之学和绝对真理了,真的,在大太阳底下,也让人忍不住打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