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的管理路径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爸真帅

公司有初创走向成熟,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方法论,每一块方法论都有其必然性。

公司在初创的时候,老板要有非常厉害的境界,自己既能解决客户的问题,又能解决交付和研发的问题,也就是说,老板要解决所有的商业问题,才能在市场上为初创公司占领一席之地。

当初创公司扩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老板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必然需要招聘职业经理人,来分担管理工作,管采购的,管市场的,管生产的,管财务的,管人力的,这样就形成了公司职能划分。这个职能化的管理模式通常还是人治的。老板要学会授权和赋能。

公司在进一步的扩张,几个分管副总管的人越来越多,每个分管的部门就会在自己的部门内部推行制度,不再是师傅带徒弟吃的口口相传,而是制度化和流程化,把部门内的最佳实践固化为便于学习和理解的管理文档,便于新人学习和监督管理。逐渐把公司靠人进行管理,转变为靠制度流程进行管理。

有人治转变为法治后,公司的管理会逐渐的标准化,公司要推行标准化,就需要把所有的人召集在一起,把各自的流程和制度拿出来,讨论和比较优缺点,就最终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流程达成共识。统一思想和认知,形成大家能共同遵守的标准和管理体系。新的标准发布以后,都要照此执行,互相协同,否则永远是一盘散沙。

标准化的下一个阶段是精益化管理,那时候大家需要学会的一件事叫做减法,精益的核心是抓大放小,公司内所有的事情都重要,都必须有依据,否则就会有风险和质量问题。管理和生产,都需要遵照二八原则,抓最重要的事做,争取通过搞定20%的核心工作解决公司80%的问题,搞定20%的客户,解决公司80%的效益。

精细化管理的下一个阶段是项目化管理,当公司形成了标准化的管理后,公司经过PDCA戴明环不断的实践和借鉴外来最佳的实践的经验,形成了体系的管理,职能部门的专业能力和执行力越来越好,但部门的墙也越来越坚固了,部门墙就会成为创新最大的障碍,会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出项目管理。大部分的公司会通过采销联动,来推动项目发展。

项目管理一定是建立在项目内的业务流程之上,如果没有清晰的业务端到端流程,项目管理就没有落点,就找不到控制点,管就管不起来。

项目管理一定要避免的是流程僵化,因为项目的成败会受到工作量,技术的复杂程度,时间和客户的需求,投资方对风险偏好和要求,等等的影响,要及时根据外界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来调整项目目标和范围。

顶尖高手的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制度和流程的目的是服务于我们工作的,不拘泥于套路,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和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

大部分的公司发展规律,首先要实现的是标准化管理,接着实现体系化的管理,然后实现精益化的管理,进一步会实现端对端的流程化管理,最后实现整体供应链的协同化运营管理。

最后,了解你公司现阶段处在哪一个阶段?去重新定义你的角色和职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