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简友广场成长励志

不管生活如何摧毁,愿吾永爱——读《名人传》之贝多芬传

2019-06-10  本文已影响13人  ImLin小枝

30秒通览:

用贝多芬三组重要作品,串联他的一生:

一、早期,耳聋初期的《悲怆鸣奏曲》

二、纪念爱情的《月光鸣奏曲》、《热情鸣奏曲》

三、鼎盛及晚年时期的重量级代表作:《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一边阅读,一边聆听

说实话,作为音乐门外汉,平时听到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曲还是很难分辨。借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在一个下雨的夜晚,一家咖啡馆里,我一边阅读一边认真搜寻并用心聆听他的每一支重要作品,被感动地不能自已。

贝多芬坎坷、不幸而又传奇的一生,如一首波澜壮阔的乐曲,敲响的每个音符,都是对生命的赞颂和仁慈、抗争与希望。对他的读书笔记,我也用一种新的方式,用他所作的曲子来串联:

一、《悲怆鸣奏曲》(1798-1799年)

贝多芬早年作品里最重要的代表作,共有三章。借引书中的评论“第一章表现青年的火焰,热烈的冲动;到第二章,情潮似乎安定下来,沐浴在宁静的气氛中;第三章,激情又重新抬头。光与暗的对照,似乎象征悲欢的交替。”

按照时间的脉络,这阙鸣奏曲的诞生背景,正是贝多芬发现自己听力日渐衰退却又不敢告诉他人的前2年。直至1801年,他才绝望地将这个秘密告诉他的两个挚友,他称自己是“上帝可怜的造物,而隐忍是我唯一的出路。”

正如译者傅雷所说“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灰,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灰,整个世界死灰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灰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为着可怜的人类!”

确实如此,自那以后,一首首震响世界的作品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

【小枝有感】:在三个独立乐章里,第三章较为流传,开头的旋律听来会觉得很熟悉。但我偏爱第一章。她宁静悠扬,好似人生河流的一道道波纹,有一道极为瞩目,温柔却有力量。或许那就是悲怆的情绪,她带给我们疼痛与成长,就算可能汇聚成湍流大河,但最终归于幸福宁静的海洋。

二、《月光鸣奏曲》(1801年)、《热情鸣奏曲》(1804 -1806年)

将这两首放在一起,是因她们代表着贝多芬两段未能开花结果的爱情。

贝多芬终生未娶,却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第一段爱情以爱人嫁于他人为终,而他又承受着日渐耳聋的折磨,当时失恋与病痛几乎将他推向死亡的边缘。《月光鸣奏曲》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下诞生的,但作品却成为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代表作,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借引书中的评论:

“开首便是单调的、冗长的、缠绵无尽的独白,赤裸裸地吐露凄凉幽怨之情。紧接着……把痛苦的悲吟挤逼成紧张的热情。然后是激昂迫促……如古悲剧般作以强有力的结论:心灵的力终于镇服了痛苦。情操控制着全局,充满着诗情与戏剧式的波涛,一步紧似一步。”

《热情鸣奏曲》纪念的爱情是在第一段结束后的第5年。相比第一段爱情,这段爱情中的两人是深深相爱的,贝多芬与特蕾莎结下了婚约,但最终不知是什么原因,两人的婚约被解除了。

尽管如此,两人都没有忘记这段爱情。直至贝多芬晚年,他还独自抱着特蕾莎的肖像哭泣,并在回忆她时说“当我想到她时,我的心仍和第一天见到她时跳得那样剧烈。”而特蕾莎也终生未嫁,她从小姑娘时就爱上贝多芬,后因与他取消婚约,便把毕生献给慈善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爱着贝多芬。

借引书中的评论:

“壮烈的内心悲剧,石破天惊的火山爆裂,如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在此我们看到了贝多芬最光荣的一次战争。从一个乐旨上演化出来的两个主题:狂野而强有力的我,命令着,威镇着;战栗而怯弱的我,哀号着,乞求着。……力的主题重又出现,滔滔滚滚席卷着弱者……随后是英勇的结局”。

【小枝有感】:确实,从创作时间来看,相比《月光》,《热情》诞生在贝多芬的创作成熟期,我个人也更偏好后者。他的深刻的乐思和雄伟的乐章在这一时期突出表现出来。如同期的第四、第五交响曲。从作者本人到公论都认为《热》是登峰造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贝多芬曾这样解释《热》的内容:“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

此曲吸引我的,正如评论里提及的“两个我”,像极了人类面对挫折困苦时的内心抗争与怒吼。相形之下,我们自己人生里的小困难,又是何等渺小。

罗曼.罗兰称赞此曲:这是在花岗石的河道里的火焰的巨流。

三、《第五交响曲》(1807-1808年)、《第九交响曲》(1823年)

这两首交响曲分别代表贝多芬鼎盛和晚年时期的重量级作品。

《第五交响曲》就是我们熟悉的《命运交响曲》(东亚的称法,欧美只称《第五交响曲》),全曲体现了他一生命运搏斗的精神,更像是英雄交响曲,全曲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并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恩格斯评价她说:“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什么作品也没听过。”因为太广为人知,关于此曲的体会,我不作展开。

《第九交响曲》,在我看来,对于音乐史或个人而言意义都非常巨大,完全可与《第五交响曲》相提并论,是贝多芬晚年最后一支重要作品,而且是他在全聋的状态下创作而成。

1822年,贝多芬在一场音乐预奏会上指挥,因耳朵全聋无法听到台上音乐,指挥速度慢于实际进度,导致多次场面混乱,最后不得被提醒下台。贝多芬落荒而逃躲在家里床上,多日不敢出门。

那一幕成为他晚年最深刻、可怕、痛苦的记忆。

不仅如此,当时的维也纳已完全在意大利歌剧的势力之下,贝多芬等人已被认为属于“老古派”。当时,时隔第八交响曲过去了4年,很多人都怀疑贝多芬是否还有创作的灵感。

但就在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亲自指挥,整场演出极其成功,全场爆发雷鸣掌声,但耳聋的贝多芬因背对舞台,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当女高音牵着贝多芬回过身来,看到热烈的场景,他激动地竟然昏了过去。当时即使国王也只能有三次鼓掌,而那一天,贝多芬赢得了观众的五次掌声。

《第九交响曲》的成功,一扫维也纳当时的市侩与轻浮之气,高雅的艺术重回人群。音乐上的成功,并没有为他赢得生活上的改善,3年后,在病重与家事的悲痛交加的中,贝多芬离开了人世。

【小枝有感】:《第九交响曲》不同于之前的作品,是在交响乐中加入人声,据说在技术上难度巨大。与我个人而言,已超过了我的鉴赏水平和能力。但这首交响曲,让我无比动容之处是她的创作意义。当时维也纳上层社会充斥着浮华风气和靡靡之音,贝多芬的曲子已不再“流行”;经济上,贝多芬失去了资助,贫困潦倒,他却依然在晚年为人类奉献一部最完美的音乐作品。

就算他起于贫困、年轻不幸耳聋,没有家室,一生孤独,世界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幸福和快乐,他依然在《第九交响曲》,在他人生的最终章里,“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作为交响曲的终结”,正如他本性里对人类最深沉的悲悯。读到此,我觉得我得到的感动,源于音乐,却已高于音乐了。不禁感慨,这就是真正的“英雄”吧。正如罗曼罗兰所写: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愿你我永爱生活!!!

IMLIN小枝

2019年6月9日晚19:5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