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情怀
2019-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青馨语

今日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雪是冬的代言,冬是雪的乐园。雪花飞舞的曼妙令人陶醉,雪花洁白的无暇令人怜爱。然而,久立大雪中的刺骨冷冽可有人感知?

大雪天久立雪地里的寒意更让人清醒,是否正是研究学问的好时机?
曾经有两个同门同学不畏雪天酷寒,结伴访师,就为了见到老师讨论学问,解答心中的疑惑。这是宋代的学者杨时和同学游酢留下来的“立雪”的故事,他们两人是宋代理学大家程氏一门的四大弟子。
杨时(公元1053-1130年)字中立,号龟山。少年时代就展现聪颖的天赋,一生好学,尊师重道,为学笃实,谦虚谨慎,为明一理,孜孜矻矻地钻研,不倦不悔。杨时在熙宁九年中进士第,得授官职。当时河南颍昌的程颢与弟弟程颐讲授孔孟绝学,河、洛一带的士子求学热络。

杨时为了留在程颢门下专注研习,以病为由没有赴任。程颢和程颐对杨时的专心致志和领悟力非常赞赏。杨时学成赴任时,程颢目送他远去,曾欣然感慨他的学问能够南传,说道:“吾道南矣!”
四年后,杨时得知程颢逝世消息,设灵堂恸哭。然后又返回洛阳拜在程颐师门下,那时他已经四十岁了。在一个冬天里,杨时和同学游酢去见师父程颐,那是一个下雪天,师父程颐暝坐中深深入了定一般。大雪纷飞中他们在师门前侍立,等着师父见他们,尽管雪下个不停,天寒地冻,全身落满雪花,他们也不为所动。等到师父觉醒过来,门外已经积雪盈尺。
他俩大雪中“程门立雪”追寻学问真理的热切,令人印象深刻。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和行动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倾囊而授。

现在人们说到大雪中“立雪”或是“程门立雪”,就是杨时和同学留下的敬师笃学的典故。 (事见《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七.道学二.杨时》。)
杨时不仅为学严谨,同时身体力行,俭以养德,并立下极为勤俭朴素的家规,他赋诗勉励儿孙不追求名利、在陋巷箪食瓢饮则喜安身立命:
“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
他也谆谆告诫后学者不论人生的顺逆,都不要追逐富贵物欲而戕害自己。
杨时的“立雪”精神,正反映了他为人修身清白无垢的高风亮节,犹如在这大雪时节,纷纷白雪澄净尘世浮名近利的乌烟瘴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