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羽,振翅教育蓝天(缩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濮阳市实验小学的石瑞娟,很荣幸以读书种子教师的身份,在此分享我的阅读之旅。
起初,我对阅读的热爱并非与生俱来。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书籍与报刊杂志,更多带来的是感动与沉醉,未让我在学业和写作上收获自信与喜悦。初登讲台的几年,教学琐事缠身,阅读于我仅是放松方式,或是为学生搜集作文素材,教师专业阅读对那时的我遥不可及。
转折发生在15年前,我通过选拔进入实验小学。报道时,徐校长在“岗前谈话”中问我对语文的看法,我高谈阔论,可当被问及读过钱理群先生的什么书时,我却哑口无言。那一刻,我因无知而窘迫,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入职后,身边皆是博览群书的教育名师,我自惭形秽,同时也燃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我决心通过阅读充实自己。尽管起初困难重重,忙碌一天后翻开书就犯困,但我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阅读计划,每天早起半小时、睡前一小时用于阅读,雷打不动。从教育理论书籍到文学经典,一本本潜心钻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成长、强大,体会到了自由与进步。这是自加压力,也是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学校“向星星瞄准”精神的体现。
我如海绵吸水般汲取教育理论著作的养分。苏霍姆林斯基、于永正、李镇西等教育大家对教育的深刻见解、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对学生的无痕关爱,深深触动着我。书中案例为我解决教学难题提供新思路,我将书中理念运用于课堂,关注学生独特性,设计更具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同时,文学经典的阅读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情感体验,让我能更好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情感。随着阅读量增加,我在教学上取得显著进步,从公开课上的紧张生涩,变得从容自信,撰写的教学论文也因融入阅读思考多次发表。
我深知,最好的教师应引导孩子读书,让孩子通过阅读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让他们在阅读中建立自我镜像和人生坐标,在阅读表达中寻找高峰体验。于是,我开始为学生买书,建立班级图书馆,带领他们阅读。结识新教育做毛毛虫实验的侯长缨老师后,我了解到童书阅读的力量,便深入学习绘本阅读知识,参加相关研修班与研讨会,为推广儿童阅读做足准备。
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习惯用阅读塑造班风,倡导学生阅读后写日记,因为阅读每届学生毕业考成绩都不错。开家长会时,我会讲《葡萄》《胡萝卜的种子》等绘本,从家长和教育角度诠释爱与耐心,一个个信念通过书里的经典语言传送到每个家长的耳朵里,进而转化为家长的育儿行动,不急不躁带孩子读书,慢慢地陪孩子成长,从而赢得家长对阅读的理解和支持。学生也觉得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儿,阅读让他们热爱学校,喜爱同学,愿意亲近老师,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又对自己充满信心,愿意去挑战自我实现梦想。我深知这也是阅读的力量。
2020年9月,我迎来第一个一年级班级。面对刚入学孩子的种种状况,我发挥特长讲绘本故事。绚丽画面、精彩情节与多变语调,迅速征服了孩子们。我在课前、课中、课余等时间坚持讲绘本,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第一次家长会,我与家长就阅读达成共识,借助家委会力量为孩子挑选优质书籍。亲子共读效果显著,孩子们对绘本讲读充满期待,甚至将听故事作为奖励。
我还邀请绘本馆老师和家长给孩子们讲绘本,学期末组织排练四部童话剧,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周末社团以读书活动为主,开展“爸爸家长会”,寒假和暑假分别组织“一天读一本书”“不限量挑战阅读活动”,孩子们阅读量大幅提升。
两年时间,孩子们积累了三四百本经典绘本和桥梁书的阅读量。随着理解与思考能力增强,三四年级时,我引入儿童国际获奖小说,引领他们进行海量阅读,开展阅读分享。这学期,我们还开启经典晨诵,孩子们读诗、诵诗、写诗,还将阅读分享会开到市图书馆,自主组织、主持。通过阅读,孩子们排练的教育戏剧也赢得阵阵喝彩。
书如星光,照亮我前行的路。阅读让我从迷茫新手教师,成长为坚定的教育探索者。我幸运能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室中践行阅读课程,雕琢自己与学生的生命。我相信,只要坚持阅读,我们都能在教育天空中,凭借阅读的翅膀振翅翱翔。让我们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