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粽飘香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62860/50f853dbfda66aa5.jpg)
又到了白糖wen粽子的时候了,那便是一年中的端午节。
端午是重要节日,在国人心目中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这不我们这边毛脚女婿在端午节须得好好备一份厚礼,挑着去丈母娘家。这个节好比是丈母娘鉴定未来女婿一个重要的窗口,丈母娘满意了,大概率敲定了这门亲事。
其中端午厚礼中必有一样端午粽子。
今天来说说端午粽子的事情。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吃,哪怕现在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丰富,花样越来越多,粽子也提不起我多大的兴趣。如果说我对粽子还有所喜爱,唯独是我们宁波人传统的品种——碱水粽子。
我是从小吃习惯的碱水粽子的,那是小时候培养出来的这种口味,也不唯独是我这样,老宁波人大多是好这一口的。所以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粽子中,宁波的街头巷角总有叫卖碱水粽子的身影。
我的母亲是不会包粽子的,我的奶奶也不会,小时候我们家里端午包粽子,要请出家里的老祖宗——我的阿太。
从我记事起,阿太是这个样子的,后脑壳上梳着一个发髻,穿着大襟褂子,一双缠裹过的脚,脚尖微翘,一副标准的旧乡下老太太装扮。
端午节前,母亲把糯米浸泡好后,接着去请阿太了。阿太拄着一根拐杖,装扮干净利落,往往是早饭后来到了我家。她指挥母亲怎么往糯米中加碱水,撸起袖子上下搅拌均匀,白胖的糯米渐变黄色,一股碱水清香飘逸开来,这就是熟悉的粽子味。
齐备后,阿太坐下来开工了。她把长条形的竹笋壳围城一个“漏斗”,另一只手腾出来舀出一盏糯米倒进“漏斗”里,压实(阿太说这个步骤很关键,影响煮出来的口感),阿太用力压时,稍微歪的嘴角更是斜往一边,接着是考验技术的一道关口,阿太两手翻飞,没一会尖角翘翘的,身子鼓鼓的的粽子包好了。
对于这道工序,我认为看起来也不复杂,好像也没啥技术含量的。我不服,我也能干,于是照猫画虎操作,试了好几回,宣告失败,后来也就死了心。包括我的母亲和奶奶,也是一直没有学会包粽子,凡是要干这活,只得请阿太出山来。
阿太高寿,直到九十三才去世。那后来我们家吃粽子怎么办呢?我认真想了想,好像阿太走后,我们家还真没有端午节里包粽子,偶尔有几次包粽子,也是请村里的巧妇帮忙。好在这个粽子也不是什么少不得的必须食品,不吃也就不吃呗。
我婆婆是包粽子的高手,她的风格跟阿太不同。阿太包出来的粽子以样子方正,口感硬实为佳,我婆婆包粽子打的一个字“快”。婚后那年端午前一天,家里也没啥动静来着,我想他们家也就不太重视这个节日(我婆婆对生活品质没有要求,干活放第一位)。可是等到第二天起床,婆婆端出一大碗粽子放在桌上,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这样的一顿操作让我诧异,因为在我们家包粽子是一件需要大张旗鼓的大事,母亲早两三天准备上了。请阿太,包好煮粽子几乎要忙一夜。可是,昨天还毫无动静,一大早婆婆居然变戏法似的煮了一锅粽子出来。这真是太神奇了,我不得不叹服,婆婆的手脚是何其快。可能对于她来说,包粽子就像煮一顿饭那么平常。
每年的端午节前几天,婆婆必定是煮好粽子送出来,是我喜欢的碱水粽。前两天,我还在床上,朦胧中听到家里来人了,洗漱完毕后赫然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大袋粽子。原来她趁早坐班车出来送粽子,说让我们赶上当早饭吃。
我看着这袋粽子也发愁,婆婆包的粽子堪称巨无霸,每个粽子足足有半斤糯米,胃口再好一个人也吃不完一个粽子,而袋子里这样的巨无霸有六七个。这么热的天,放不长,这不总不能顿顿都吃粽子吧。
我跟女儿说,你奶奶为了让你吃到粽子,老大早出来送,你总不能辜负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吧。以肉食为欢下一代已失去了传统食品的兴趣,她勉为其难地吃了一小块,然后我再怎么劝都不愿动筷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62860/b5f1a0d886ed9a56.jpg)
所以,这几天,我是吃粽子为任务,我要尽快吧这些粽子干完,早饭吃,中饭吃,晚饭还吃。我这几天是天天都在过端午啊。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巨无霸已消灭了四个,剩下的放在冰箱里,胜利已在前方哈。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粽子虽好吃,也不能贪吃。哈哈,我明年要给婆婆提意见,粽子包小些,数量可少些,年年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我也吃不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