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除夕祈祷乙巳蛇年启航新征程用感恩与珍惜来迎接它》 冬冬
《甲辰龙年除夕祈祷乙巳蛇年启航新征程用感恩与珍惜来迎接它》
冬冬 撰文与书画印
2025-01-28
篆刻作品《延年》冬冬镌刻(一)新年祈祷
当甲辰龙年腊月除夕子时的钟声敲响,我们将迎来乙巳蛇年正月大年初一的到来,未来可期……新年定有新气象,乙巳蛇年新年定会胜于甲辰龙年旧年。
国画《祈祷》冬冬绘画在这即将启航新征程乙巳蛇年之际,祈祷除夕之夜,除去烦恼,迎接希望!祈祷将来胜过往,所有美好都能如期而至,所求皆所愿!祝家人朋友岁月无波澜,岁岁常欢喜!敬我余生在此时此刻即使看清了生活仍然处于“无常”之状态的真相后,依然能凭借恩典热爱着生活!祈祷乙巳蛇年我们每一个人安康吉祥,顺遂无虞,皆得所愿!延长寿命永远都不停止……祈愿凡事过往之经历,无论其怎样?皆为序章。
国画人物《老子》冬冬绘画(二)保守己心胜过保守一切
世界上的时光转瞬即逝,打人从一出生起,便如开弓之箭,一经射击便没有回头路可走,就好似人生之旅乘上了永不返航之巨轮,唯有乘风破浪通往直前,否则每日之生活就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不能一辈子都输在等字上,诸如“等不忙、等下一次、等有时间及等有条件”等等,殊不知人生最经不起的是就是等待……随着年日之渐行渐远,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个世界,无论你位高权重或地位卑微,也无论你拥有财富多与寡,任何人都无法逃避……
书法《平安喜乐》冬冬书遗憾的是世俗之人更多地是追求仕途与财富,而忽略了与之相比的“心”才是唯一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当下如何应对免于自身对未来不可预知的焦虑,则是要求我们要切实地认清生活中“无常”才是常态,烦恼的情绪自然能受己心之控制,但凡人所能出现某种情绪一定是有起有落的,要知道论及人生之旅中的关于“生死、烦恼及快乐”之三大主要因素都无一例外地是在“无常的范畴里面”,三者之出现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一旦你认识到“无常”就可以了然于心。
篆刻作品《长乐未央》冬冬镌刻而“生死、烦恼、快乐”三者之中,唯有“生死之无常”单凭己之力是无法掌控的,一切都在舵手之计划之中,人自己无法做主。至于“烦恼与快乐”只要你认识到“无常”就可以了,打过比方“烦恼”就好像天上的一朵云,它今天在明天就不在了,你会烦恼24小时吗?不会,其时烦恼只是一种情绪,对于情绪一定是有起有落。
国画人物《罗汉像》冬冬绘画罗素曾经也说过:“担忧、烦恼与烦躁都是没有目的和方向,毫无用处的情感。”
国画人物《布袋和尚》冬冬绘画所以说“除生死在无常里外,烦恼也在无常里,快乐也在无常里”两者之产生都是暂时的。所以,当你烦恼的时候,就不会被烦恼所烦恼;当你快乐的时候,就不会得意忘形(常言所论“乐极生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书法《瘦金体》冬冬书虽说人生没有完美,世界依然无常,愿我们能在这个无常的世界找到专属于自己不可失之内心真实的快乐!
书法《寿》冬冬书“生活之道”无它,即保守好他人不可视之属非物质体内心常处宁静即可。修心才是人生之旅的不二法门。“心”才是主宰人生一切走向之根源。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也曾教导我们说:“除掉山中之虎易,除去心中之贼难。”
《国画人物》冬冬绘画《黄帝内经》云:“最好的养生就是养心。”
(宋)苏轼东坡告诫世人:“养好一个心态,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明朝王文禄《医先》论:“一切病生于心,心神安宁病从何生?”
国画人物《布袋和尚》冬冬绘画同样讲的就是保守“心”的问题……可见“心”1是一切欲望和抉择之源头。
书法《雲涛》冬冬书人生本不设限,其真谛在于非物质体内心之宁静而与世不争。奥秘在于——保守己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人一生之果效,由心发出。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奔着愿景之标竿直跑,才是终抵于成之根本保障,寻着此道践行之必能抵达愿景之彼岸!
国画《鹰》冬冬绘画(三)认清人生的本质追寻心灵之寄托
古人云:“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早在两千多年前之古拉丁人云:“健康之精神,住在健康之身体里,才算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隶书书法》冬冬书道家玄道追求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如果悟境可至“太虚境界”,那就是豁释了大自然之真谛,那时无论面对世事尘凡,还是花开花落,月盈月亏,日升星暗,皆可以淡定自若,波澜不惊,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
国画《抚琴图》冬冬绘画追寻内心修持之法主要通过五个途径实现:
1. 活在当下,逍遥自在;
2. 聆听需求,听之于心;
3. 接纳现实,为而不争;
4. 化解干扰,常应常静;
5. 促进行动,勤而行之。
国画《高士图》冬冬绘画而这内心修持的“五种感通力”则是注重于他人不可视之属非物质体之内心的学养,养心在于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
国画人物《老子造像》道家所云:“养生先养心,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处在当下就会饱满精气神,不处在当下就会耗散精气神”。
人念头的突然光临是一种内观的觉察状态。
书法《静观》冬冬书有觉即察,无觉无察。觉就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受,念头的入进可以不去管它,智慧也是念头,它不是杂念,而是一种高级别的觉察。
国画《五子贺寿图》冬冬绘画通过觉察来了解五种感通力,从心理出发感而不通,从心中去感受觉察,一切都会被心感透的。
国画《观瀑图》冬冬绘画心即原神,感通,感悟不通一切都会被原神所穿透,中国的许多文化都是从心而觉,就能感通天地。
《行书书法》冬冬书只要心静下来,便能感通天地。从心而觉,感通天地,感无不通,一切福田,不离方寸,都是由心而生。
国画《观松图》冬冬绘画唤醒内心的智慧只有靠自己,最重要的是内心智慧。
国画《牛》冬冬绘画诺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诺贝尔奖奖文学作品《百年孤独》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数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扶佛过的尘埃。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或许成年人的孤独就是悲喜自渡,而这也正是我们难得的自由。”
国画《高士出行图》冬冬绘画的确,悲喜是内心的潮汐,自渡是灵魂的觉醒之旅。用孤独品味悲悲喜,用自我的力量缝补灵魂的裂痕!唯有自渡能让灵魂破茧重生!!!无声,是一种高深的智慧,生活在于简单,而不在于复杂。做一个简单的人,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这就是智慧。待人真诚,做事认真,对事坦然,有空时候多独处,多读书,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不仅充实,而且感到活着的乐趣。
《隶书书法》冬冬书诺奖获奖巨著《百年孤独》其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又给读者指出:“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唯独不可以是人。”
《水墨山水图》冬冬绘画的确如此,马尔克斯所论及的“人的精神寄托唯独不可以是人”真是智者箴言啊!作为一个完全的人来说是由属物质体他人可视之身躯与属非物质体之心灵二部分所组成,但凡人之身躯人人都可因目睹而了然,唯独心灵之念头旁人是无法知晓的,只有通过其行为举止言谈等才可表露出一二来,想必这也是为什么《百年孤独》作者为何强调“唯独不可以是人”之故吧?
国画《高士游山图》冬冬绘画(四)认清生活之真相必未来可期
宇宙四季周而复始之更替,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去运行……并彰显其一个恒定不变之自然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瘦金体书法》冬冬书别让你的过去,决是你的未来。人生只能不断前进,不能频繁回头,只有变才是永恒的不变,更要知道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无常”,面对无常的世界,我们只有随缘、随心及随意,持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守住得来不易的幸福之旅。
国画人物《文征明造像》冬冬绘画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花鸟画《水仙花》冬冬绘画祈愿从甲辰龙年除夕临到未来乙巳蛇年大年初一开始的每一天,我们将沉浸在无限美好的恩泽里,即使我们遇到了任何挫折,我们知道它也是爱的一种表达,旨在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与坚强……
《篆书》冬冬书法祈愿从甲辰龙年除夕临到未来乙巳蛇年大年初一开始的每一天,让我们学会慢慢的懂得接纳全部的自己和别人,并且学会了释放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恐惧,相信未来可期,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平安和幸福!
国画人物《墨子》冬冬绘画祈愿从甲辰龙年除夕临到未来乙巳蛇年大年初一开始的每一天且行珍惜:
书法《守贵常思俭》冬冬书(1)珍惜身边已确实所拥有的东西而善用之,这部分是你所能掌控的;
《墨竹》冬冬绘画(2)弃绝妄求那看不见而又不属于自己所掌控的身外之物;
《蕉下读书》冬冬绘画(3)愿上天赐智慧与我们,使我们能分辨何为善?何为恶?两者之界限,赐予我们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们勇气,改变我们可以改变之事,并赐予我们分辨此两者的智慧。
《仕女图》冬冬绘画美国总统里根也曾说: “如果你正直,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善良, 什么也都不重要了!”
《寒江独钓》冬冬绘画惟其如此,别无他法,试想若将已成静止之过去与不可预知之未来,都在当下担着,今日必过得举步维坚!虽说喜怒哀乐是人生常态,然又有谁能说己之苦和乐与旁人有干呢?故安守旁人不可视之非物质体之己心,才是生活之中的万用把手与不二法门,好好珍惜人生境遇之中,所遭遇之人与物,且行且珍惜……
《吕纯阳真人之像》冬冬绘画好好把控好人生之旅程中,两条人生主线,即人一生之中真正不可自主之线,只占10%,如生老病死等等;而占90%之另一条线,有诸多事之发生则要看你以怎样之心态去掌控之。
《篆书书法》冬冬书总之,心之态度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改变错误的心态,走正确的人生路。而这条路也注定布满荆棘…我们能做的唯有坚持,直到再也撑不住那一刻——相信自己定会成功!人生并非一试订终身,而是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对此丘吉尔道是有精辟的见解:“成功是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期间却热情不减的能力。”给人以启迪!
静逸轩主人笔于甲辰龙年腊月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