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项目管理这些事儿移动产品PM

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4)

2018-11-04  本文已影响2人  UXDesigner李

原来曾想把用户故事和用户故事地图写在一章里,但发现内容太多了。按照我的经验,内容在1000〜1500字左右最好,再多就容易分散注意力。本篇内容是和《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3)》一起写的因此建议一起阅读。这一篇两包括两部分内容:用户故事地图是什么、如何创建用户故事地图。

一、用户故事地图

写有“用户故事”的卡片的组织形式,帮助版本开发内容遵循产品核心,并从产品整体视角监测开发开发内容和进度。

在上述概念可以看出,用户故事是通过一种正向的描述,从用户角度阐述其遇到的问题。这种语术,帮助开发者下意识从用户角度来思考,它们的区别在于:

在一些时候,相较于开发者视角,用户故事有时候会有些长,显得不这么高效,但却能让我们知道这个功能对用户的价值、特别是和其他用户故事比较的时候。

用户故事地图,是用户故事的一种组织形式——按照产品(功能)的核心流程、操作的用户操作行为。然后将用户故事按照对应的流程环节分类。为了让项目成员更好的浏览和组织用户故事、列方便高效的随时变更信息。将用户故事写在卡片上,无疑是十分有趣的方式。它即能随时组织,又暗示我们更简洁的表达(空间有限)。

二、用户故事地图的创建方法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用户故事、用户故事地图、用户故事卡片,用户故事地图的基本单元就是用户故事卡片。接下来,我们将简单介绍下,对于一个新项目或新系统,用户故事地图要如何创建,它的创建过程可以概述为5+1。
以下文中,将会出现新的名词“任务”、“活动”。“任务”,相当于用户故事,“活动”是对相关任务的合并,代表用户故事地图的主干。
在阅读以下内容时,可以结合第一篇文章《纸上谈兵:用户故事地图(1)》中的圆桌沙龙内容。接下来进入具体的创建方法。

1.写出所有任务

任务,是组成故事地图的基本模块,它也是用户故事被明确前的称呼。它用来描述用户如何使用软件来达成他们的目标(这与用户故事相同)任务必须是动词短语。

对于任务的大小,任务集中的任务必须是连续进行、不重叠的,必须是先完成这个才能进行下一个。这个顺序可能会因人而异,因为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是以不同目的来使用软件。

对于不合适的任务大小,需要对其进行合并和拆分。

2.创建叙事流

按发生顺序,从左向右摆放任务。在摆的过程中,可以配合一定的语言。例如,从第一张卡片(任务)开始,说“首先,我XXX”,用“然后,我XXX”来连接前后两个任务。

3.穷尽同级任务

在2的基础上,找到叙事流中各环节的同级任务,将把它们放在同级任务下方。新加入的任务可能会导致调整叙事流,不必为此担心。这一过程的结果,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故事。

4.归纳活动

将同一类任务,归纳为“活动”卡片,将此卡片放在叙事流中多个任务卡片的最上方。“活动”也是一个动词短语。在为用户开发产品特性时,应以用户习惯的方式命名活动。这些活动,将会组成用户故事地图的主干。

5.标识任务完成情况

将“目标”卡片放在地图左边,并向右延迟伸一条线,将需要完成的任务卡片放在线上方,其他在下方。

延展:放更多元素在地图中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放置在地图中,这些小圆点可以代表:

——end——

外记:从下一篇内容开始,将开始介绍《用户故事地图》中,以用户故事驱动的项目流程的具体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