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第二篇:待价而沽

2022-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合时宜的阿呆

第一篇,秦国攻周,第二篇进攻方还是秦,被攻方变成了韩,同样这次也有第三方楚国。

秦国攻韩国宜阳,周国国君和臣子赵累在讨论双方胜负。

周君认为韩国以逸待劳,而且士兵、粮草充足,而且还有墙可以守,必定不会败。

赵累认为秦国领兵的甘茂在国内位置尴尬,此次不胜,以后什么前途都没了,而一意孤行支持他的秦君,也会因此感到羞辱,所以秦国有必胜的理由。

基于这样的判断,赵累建议周君派使者说服楚国待价而沽,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与楚国结下善缘。

而楚军将领在国内也已经位极人臣,只要不败,不冒风险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也就听了周使者的建议。

最终的结果不出所料,秦军攻克宜阳,但是疲惫之师怕楚国攻击,割地给了楚,韩国以为楚国来救自己了,也奉上了诸多珍宝。楚国获利最大,成功骑墙。

赵累极为精准的判断了秦、韩、楚三方的心理状态,推导出事情的发展方向。似乎真是有点唯心。

楚国的做法并不堂堂正正,不过很符合乱世的价值观:战争不是公益事业。

同时也要看清待价而沽的前提,楚国本身有这个价,有这个实力拿这个好处,它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就是秤砣。

楚国也是大国,扛得住秦军的进攻,同样拿了韩好处,也不拍韩反应过来坑它。所以楚国只是用最小的消耗拿到了最多的好处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