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贫穷的记忆
少年的贫穷让人畏缩、羞耻,高中看平凡的世界,非常理解孙少平最后才出现匆匆拿走自己黑面馒头的心理,孙少平当时生活的年代是改开前夕,而我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2006年。06年姐姐生病,原本就算不上富裕的家里就完全不能支持我继续求学了。所幸,辍学这个概念从来不在我和我的家人概念中,于是新学期开始我还是照常上学了,教务处的老师经常会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交学费,我只能沉默以对,直到老师让我回教室。这里补充一句背景,学校其实是有政策低保学生可以减免学费。那一年的三八妇女节,学校组织了女教师们给贫困学生捐款,班主任给我报名了,我按要求写了一篇演讲稿,其中对这些教师的善意捐款表示了十分的感恩,我心情复杂的当众朗读了这篇充满的卖惨嫌疑的稿子,拿到了厚厚的一包钱,当时还是很开心的。回到寝室,我打开那封钱,我以为的厚厚的一沓钱都是10元的,一共300元。扑面而来的羞辱感直接把我淹没了,你要知道我们当时每个学期的学费是1980,我为我把自尊这么低廉的卖掉而感到不值。教务处老师知道我拿了捐款开始更积极的找我,有一次把我爸也喊到学校,问我们为什么不至少把收到的捐款交给她,你看我的骨气就是这么不值钱,我虽然不满捐款的数额,但依然没有把钱交给她。过了几个月,学校给每个同学的桌子上发了校报(高中三年就发过这一次),校报封面是我接受捐款的照片,我感觉无地自容,每个人桌子上都是我拿着捐款笑的很开心的照片。我只能硬着头皮坐着假装认真学习,有一个当时对我有好感的男生,把附近桌子上的报纸悄悄收了起来,我假装什么都没注意到,感谢他维护了我又强又无力的自尊心。事后,同学a和我说有一些大学针对贫困生会悄悄给他们饭卡里打钱,而不会作为一个工作亮点大肆宣传。
上大学自然也是没钱的,不过因为早就知道学费可以贷款也就没怎么焦虑。市里的教育基金给我发了3000教育金,加上考上大学亲戚们给的红包,我就带着差不多4000多来到了大学。大一因为有这笔钱过的还可以。到了大二,钱花光了,有一次身上就剩下50,我去勤工俭学办公室找家教的工作,需要交50块钱押金,我把钱都交了,幸好饭卡里还有30块钱,靠着这30块钱撑了一个星期,直到找到了一份家教。尽管如此,在上大学期间虽然偶尔也会感受到贫穷,但基本没什么负面情绪,自己很快就消化了,也没有因此苛待自己,甚至在拿了大笔奖学金之后斥巨资报了一对二小班教学的西班牙语课程。
虽然现在收入可观,但我在写上面高中那段经历还是忍不住流泪,贫穷对一个人尊严的侵蚀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尤其是当你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