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的迷茫:认知跟不上思维,是自我的错还是时代的悲哀
近二十年,社会似乎发展到了一个很矛盾的状态。
互联网在表象上似乎拉近了很多人和人的差距,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看到的知识,你也可以看到很 多其他人的生活。你会觉得你距离世界距离他人的距离就只有一个屏幕那么近。
但里象上,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努力读了很多书的人却仍然一穷二白;努力加班工作了 很久的人仍然无门晋升;名校毕业读到研究生博士的人也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越是读书,越是更 深的接触周围人的生活,就越发现差距。
于是,人们在表象上提升了自己的思维,却在里象上逐渐丢掉了自己的认知。 导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认知越来越跟不上自己的思维 。明明是一个很优秀的思维框架,却架设在了一个很闭塞的认知空间里。
你必须要分清你处在哪一个阶段。
有一部分人,互联网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填充了大量的空闲时光,包括但不限于社交、游戏、影 音等。互联网最有效的思维获取方面他们甚至都没关注过。
而在日常生活里,他们也并不会把看书当成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积累。他们会觉得看书得不到短期利益,看书的内容没法马上就能用。
所以他们大学还有工作后,会沦落到一种状态:自己想的太多,但是书读的太少。这是互联网渗入 社会底层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一部分人迷茫的原因之一。
他们找不到方向努力,也没有思维去考虑怎么努力。
而另一部分人的迷茫,则是我上面说过的,读的东西太多,但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太弱。
这就是这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困境: 当代社会容易让你想的太多,但你读的太少;但即使你读的再多,依然发现自己的认知还是跟不上思维。
因为在这个年代里,留给你实践和学以致用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你在思维达到一个高度后,却仍 然没法学会如何将思维能力转变为认知能力,从而认知跟不上。
你看多了职场厚黑学,看多了职业发展个人评估,看多个XXXX性格评测,但一旦你毕业工作后, 你仍然发现自己不会做事,效率不高。仍然会焦虑自己到底是不是选择了一条合适自己的道路。因 为在这个阶段上,你的实践太少了。你的思维状态让你想的更多,然而你在当代社会所受到的制约 太大。家庭出身,个人成长经历,这些都制约着你的机会,让你没有机会去一一实践。
缺乏实践,自然而然就导致你焦虑。因为你每一次选择,都不是降低了风险的实践后的行为,而都 是一次次赌博。
更可怕的是,缺乏了实践,人会变得更加焦虑,人会变得更没有目的性,转而去寻找更多的思 维获取。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一个刚毕业的人,其实很多时候思维已经达到了足够高的层次,但他仍然以为自己的焦虑和浮躁, 是由于自己还不够更有思维导致的,于是他去学更多的课,报更多的班,看更多的书。
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当你只看表象,就会沦落到走这条路上面。而这也是大部分人在思维达到一定高度后所缺乏的,那 就是战略能力。
而这也是一个悖论,因为战略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和思维结合才能逐渐提高。
所以你又会发现,缺乏实践机会的人,他的战略能力更差,而战略能力越差,越容易让你只看表象 而忽略里象,进而又忽略了实践。
恶性循环。
而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如何先从认知和思维上打破迷茫呢?
首先你要区分出你在哪个阶段。
你到底是想得太多读的太少,还是读的够多但是能力太弱。
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提升方式。
读的太少?很简单,继续读,继续了解方法论。一个连远期市场和future和option都区别不出来的 人,怎么去做期货?一个连一级二级市场都区别不出来的人,怎么去做基金或者投行?一个连五线 谱和六线谱都分不清的人,怎么去组乐队玩音乐当编曲?一个笔刷和渲染都用不明白的人,怎么去 做插画?
同样,如果你连怎么更高效率的工作的方法都不了解的人,同样你自己是不可能提升工作效率的。 连战略战术运作三步走的思维都没有,你得走多少弯路,连最简单的swot分析方法都不会,你怎么 复盘?
当你没有这些积累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迷茫,然后想的很多:为什么他比我工作效率更高还特 么不加班?为什么领导这么看重他?为什么他工作方式看着简单粗暴实际很有效?为什么他经常去 找同行业的人聊天?
因为你不懂这些。你只能看到结果,看不到过程,也没法通过结果反馈去分析原因。你看不到他从 小到大看过的书,你也看不到他每天晚上都干了什么,你只能看到他比你强。
但这个东西却是你自己可以去弥补的。当代互联网可以给你提供很多,只要你肯去学,这些方法论 还有实际的技能,你都可以学得会。
很多人在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道路上, 在这第一步上就卡死了。 学生时代还好说,你做了多少题看了多少讲义对课程的宏观理解有多深,你就可以拿高分。这个逻辑大家都容易看透。但一旦到了 社会生活里,这个逻辑很多人就看不透了。
那些想的太多读的太少,还不知道自己读的太少的人,只要没有把握住年轻的几年,或者说只要他 们发现自己问题的时间落后于自己老去的时间,基本上这辈子也就定型了。做绿叶了。
而那些想的太多读的太少,但知道自己读的太少的人,他们则开始努力去弥补自己的能力。
而这里面,又会卡掉一批人: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弥补自己的能力。然后走了弯路。
你会发现,好多人在网上求书单或者求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并不是 完全适用于你的。如果你对经济学感兴趣,你一定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书单。因为随着你从浅入深 的读,你就会发现你需要弥补哪一块,你就会发现你应该去看哪一本。你的思维都是融汇贯通的。
不然我直接告诉你去看哪一本,你很有可能发现思维有断档,你会看不下去。
同样,这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就算是双胞胎也 不可能有一样的个人经历和思维构成。指望通过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
于是在这一步,很多人又会迷茫,他们追求固定的模式,去看他人的轨迹,然而却不懂得自己取长 补短,从内在出发依靠自己的主动性,最后他们又在这里被卡掉了。
而那些最终发现了自己的主动能动性,自己下定了决心好好弥补思维的人,最后自然会慢慢摆脱迷 茫的状态,最后过的自然都不会太差——至少自己活得心甘情愿。
这第一类人,就已经把你身边70%的人卡掉了。你说,当个领导很容易吗?并不容易,但绝不是像 你想象的,真的是100个人竞争,其实可能,社会暗自里已经卡掉了70个人了。只是你看不透。
而当代社会的信息爆发,又早就了另一批人:读的很多,了解的很多,但是更加的缺乏实践的人。
这又是另一种问题。对他们来说,问题根本不在于“我是不是应该去从内在发现更多东西”因为这是 错误的道路。
就算这一种人发现了自己的主动能动性,下定决心好好弥补思维,他们依然会发现越来越迷茫。因 为这个时候,他们其实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实践,放到经历中去。
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足够了。他们需要强化的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以致用四个字说起来简简单 单,但是在当代这个机会被无限压榨的年代里,谈何容易。
父母提供不了风险庇护,自己又不敢去尝试更多。背负的东西太多,连实习机会都要靠自己去把 握,毕业了就想着养活自己,也没法去继承家业或者找份轻松的工作,哪有那么多机会去经历,去 失败,去强化自己呢?
是啊,同样一门课程,给一个经商家庭的孩子讲完,他马上就会联想到父亲给自己讲过的教训,联 想到自己高中做小生意失败的问题,联想到大学时候创业的苦恼,联想到毕业后出去拉客户谈生意 的细节。很快就会融会贯通。
而给一个体制内的孩子讲完,他也会明白曾经自己见过的一些利益和经济置换,明白自己上大学时 候托父母进了某银行之后见过的问题。
而给一个大学期间苦苦求学靠自己打拼的孩子讲,他当然也有收获。而且他很有可能觉得收获没有 那么大。因为他的思维已经足够,他缺乏的是实践,是提升认知。
最怕的是,这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收获没那么大”,是因为自己上的课还不够多,然后去上更多的课 还弥补自己的焦虑,弥补自己的迷茫。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你应该不会处在这个阶段吧?
社会发展到现在,其实是个蛮可悲的状态。阶层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就算思维差距不大,阶层的差
距融入进去之后,照样可以将你们最后的认知能力差距再拉大,进而造成最后人生发展的差距。
这就是可悲之处——无论你在思维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多读书,就算读到了博士,一但涉及到最后 的认知能力上,你又会发现,思维到认知的转化效率,你照比别人差了太多太多。求上升无门,求 提高无路, 自己辛苦付出了那么多最后仍然发现自己一片迷茫,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
但你是没法改变社会的。学区房照样有人疯狂的抢,体制内照样有人疯狂的进。有资本的人会让资 本滚雪球,有能力的会让能力翻倍。中产阶级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以后不出国,而无产阶级拼了命每 天加班24个小时就为了能跨进中产阶级。而上层阶级,则根本不再需要参与这种残酷的竞争—— 因为格局已成,他们只要稍微付出一点能力,就可以确保自己不会掉入中层。
何其矛盾的社会,表面上互联网拉近了一切,就像学校一样,让所有人都享有同样的东西,接触同 样的圈子。但里象里,却像出门校门一样,该是什么阶层的人,又回到了什么圈子里去。而且这层 次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更逐渐拉大了。
像极了几年前的美国。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你当然不能打嘴炮。说:我要改变社会,我要改变人类。
你应该在你当前的状态下,更有效率的提升自己。无论是思维还是认知。每多一分效率,你就多一 分机会。就算现在留给你的是10%的口子,你最起码可以争取有6%以上是留给你的。
首先,判定自己在哪个阶段。
是想的太少,读的太少?
还是想的太多,读的少但是不知道自己读的太少。
还是想的太多,读的少但是知道自己读的少。
还是想的太多,读的多但是你自己没有学以致用。
前者很简单了,继续去提升自己思维就好了,在互联网这个时代下,不会还希望别人教你怎么提升 思维吧?
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如果你思维足够了,这时你的注意力必须放到寻找新的实践机会上了。学以致 用,让你的思维化成你的认知。这才是当代大部分读了一定书有了一定思维的大学生该做的事情。
而怎么找机会,则是发挥你主动能动性的时候了。很多东西你不去争取,那最后就不是你的。很多 东西你不主动去了解,别人也没义务教你。你不主动去了解一个行业的上下游,他们为什么要过来 找事?你不主动去了解相关科研背后的实体产业的日常运营,他们为什么要教你一个搞科研的人如 何学以致用?
机会都是人争取的。一味的抱怨社会不公是没用的,你的年轻岁月只有那么几年而已。保证思维和 认知的同步提升,才是解决你短期迷茫和焦虑的最终方式,切莫南辕北辙,继续的提升思维来缓解 焦虑,那最终你会越想越痛苦。当认知崩塌的那一天来临,你会发现你付出的精力越多,你得到的 落差越大。
这也许是时代的悲哀,造就了一批勤于思考努力进取但又晋升无门没处学以致用的人。
这也是个人的悲哀,本来应该认知随着思维提升的,却硬生生被社会砍了一刀,把中间的链接斩 断,导致你越想去想清楚,却越想不明白,只能继续走进死胡同里。
有时候,选择道路,真的比你努力重要太多太多。
而这也恰恰是我们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