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字很简单,但做好要用一辈子!《论语》人生第二季7
《论语.述而篇》第二十六章: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解析: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看到了,能够看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是看不到的了,能见到始终保持良好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 人们会因为失去而得到,因为虚空而满盈,因为守约而平安,难吗?只要坚持就可以了。
读了几本国学经典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想读好国学没有一定较真的精神真的不行。
汉字的一字多义与古人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问题结合起来,常常会因为一些微小的不同在解读中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考验,这一章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于是强迫症的我又开始逐字逐句的去解。
首先,我们来看这一章的另一个版本。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很多人的解析结果是: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看到了,能够看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是看不到的了, 能见到始终保持良好操守的人, 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盈,本来穷困却装作富裕,这样的人很难保持好的操守。”
怎么样,“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和“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就是在断句上有一点区别,解析出来的意思相差甚远。
而“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还有一个解释是:从无到有,从虚空到盈满,从贫困到富有,难吗?能坚持就可以了。
这么多的解释,我们到底应该信哪一个呢?老办法还是要扣字。
我所坚信的是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正规的说文写字还是不能脱离字词本身的意思和用法,遇到我们不懂的地方,又对他人的答案有疑问时最好就是自己去找答案。
我们且逐句来看。
亡而为有,这里的重点是“亡”,翻查“亡”的字义有如下几种:
1、逃:如逃亡。
2、失去:如亡羊补牢。
3、死:死亡。
4、 消灭:亡国奴。
很明显,在“亡”的字义中除了“失去”这个解释能够在“亡而为有”这句话里得到合理的关联,“因为失去而拥有”,修饰一下就会得到“因舍而得”这个概念,而且是一个非常符合圣人思想的概念。
在这个逻辑的指引下,我们再来解析后面的两句。
虚而为盈,这句话里的“虚”和“盈”不需要翻查大家都可以得出“虚空”和“盈满”的解释,而这也是三句中最容易理解的一句,因为谦虚使人进步,只有一个人常保持谦逊的态度才有可能不断的接纳更多的信息,这也与我们认知里面哪些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是虚怀若谷的人,人只有具备空杯的心态,才容易得到更多。
约而为泰,最难理解的可能是这句。有人把“约”解做“贫困”,把“泰”解做“富贵”,我实在不能理解。可是我又怕是自己对字义的了解不够,还是去好好的查了一回字典。
“约”字所有字义查过后,十来种字义中偏偏就是没有“贫困”一义,唯一沾点边的是表示节俭的“节约”,如此看来解做“贫困”实在不可信。可是在“约”字的各种用法中应该取哪一个呢?
既然前后是有关联的,先来看看后面这个“泰”吧!
“泰”字的字义相对较少
1、平安,安定:泰然处之。
2、佳,美好:否极泰来。
3、极:泰西(旧指欧洲)。
4、骄纵,傲慢:骄泰。
5、通:天地交泰。
看完“泰”字的解析,再来看“约”字,一一的关联下来,当“约”解做“约定”时与“泰”字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关联:人与人之间只要能保持互相遵守彼此之间的约定就能保证双反之间的安定。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纷争四起,诸侯之间为了争夺势力,在利益相关时,会因为利益驱使缔结盟约。可是一旦利益产生冲突,取舍之间又可能随时撕毁盟约,随之导致战争。如果大家都该能够遵守约定,友好共处,不就能够保证长久的安定了吗?
经过这一番解析,在结合前面的话意,整章的意思基本上也清晰了。
面对纷扰的时代,看过那么多的人和事,孔子对于社会是失望的,同时也是充满了渴望的。
他的失望因为他看不见有真正为百姓苍生着想的大格局统治者,看见的只有为满足自己欲望而不断征战的诸侯国君。他渴望有人能够为百姓谋福祉,为社会做表率。用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他没有见到这样的人,所以他说“圣人不得见”。
虽然没有普世的大圣人,退而求其次,这世上能多一些品行高洁,严于律己的个人也很不错。毕竟每个人能管好自己就是变相的造福了社会。呵呵,这与早两天我发的一篇文章的主题道很一致。
同样,在那个时代,孔子发现能仗义济世的善人与舍身普世的圣人都是一样的难得,毕竟救济大众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他希望就算不能济世助人,但最起码要能保持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做有为道义的事情。回归上面的主题,还是劝诫每个人要做好自己。
既然他希望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总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了有什么好处才能让人们相信并遵从啊!
后面这段“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便是对前面说法的进一步分析。
付出是更好的得到,谦逊是更好的丰盈,守约是最好的安定,很难吗?坚持做下去你就知道了。
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得到,怎样才能得到更多呢?孔子早就告诉了我们付出就是最好的得到。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博学多才,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博学呢?保持虚空的心态。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中没有纷争,没有冲突,安宁和谐,可是如何才能保持生活和谐呢?请处处遵守约定、遵守制度。
付出多久才会得到呢?谦逊多久才会闻达呢?守约多久才能安宁和谐呢?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尺度。但是有一句话却能向我们昭示保持做好自己的难度: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
如果一付出就希望得到,谦逊一时就希望得到表扬,守约一时就希望长久享有福利,大概是不可能的。
细细解读完这一章,再一次确认了一件事孔子希望天下人都能以舍得、谦逊、克制的态度做好自己。而“做好自己”简单只有四个字,但是想做好真的要用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