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其实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那么理性。
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非理性行为?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
我们会在感情中和工作中,生活中喜新厌旧!
妈妈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娃!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我的几个好朋友都是双鱼座,所以我和双鱼座比较合得来。
我已经连赢五局了,今天运气真好,继续玩肯定会赢。
一看到飞机失事,我们就会觉得飞机太危险了!
我的两个前男友是渣男!所以男人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看到的现象,和经常感觉到的“事实”,这些有意无意的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决策,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犯下更大的错误,我们需要识别其中的偏见和错误,避免出现更大的错误。
以上种种现象和想法无疑有犯了以下行为经济学中经典的偏见。
1、结果偏见
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认为他过去所有行为都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认为的经验很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要学会避免结果偏见。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一定是好猫吗?
2、适用性偏见
人们为什么会喜新厌旧?
人们会对好的坏的环境,最终都能适应强大的行为心理。
工资是用来支付给责任的,责任越大,工资越高,涨工资是因为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发奖金才应该用来奖励突出的业绩。
如何克服适应性偏见?
第一,通过阶段性给予的方式延长客户的幸福感,二不断提供变化的刺激,给客户意外的幸福感,第三,单用相互比较让用户获得对比带来的幸福感。
3、鸡蛋理论
为什么妈妈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娃?
是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商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
如何运用这个理论?
两个方法是,让用户有参与感,投票啊,选择啊,搭配啊等等
让用户付出劳动,留30%的工作给用户自己做这个商品能在他心中镀上光环。
4、概率偏见
行为经济学家把人类自以为的概率称之为心理概率,心理概率和客观概率不相吻合,就叫做概率偏见
事实上,人们的直观和客观概率常常是不相符的,不要太依靠主观判断,我们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眼见为实和先入为主的概率偏见。
(1)以偏概全,其实也叫做代表性偏差。
你发现几个好朋友都是双鱼座,就会觉得我和双鱼座比较合得来,这也许我伤大雅,但也是以偏概全,
你在赌场连赢三把,觉得今天运气真好,如果你因此坚持玩下去,代表性偏差,就会清真实的概率,狠狠教训你一顿。
(2)眼见为实,也叫做可得性偏差。
一看到飞机失事,我们就会觉得飞机太危险了!
但事实上,论每公里死亡率,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22倍。
(3)先入为主,也就叫沉锚效应。
我的两个前男友是渣男!所以男人真是没一个好东西!第一印象,会导致你对一些人的喜好判断,对一些事的好坏判断,脱离现实,甚至不可撼动。
5、凡勃伦效应
不买最好,只买最贵!
100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提出炫耀性消费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仅有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现象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这是一种因为炫耀性消费,心理导致的东西越贵越好卖的现象
凡勃伦效应是要注意贵不是目的,能够让消费者恰到好处地炫耀不露声色的装,是核心需求,你要做到这一点,商品越贵越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