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都在演戏的人,沟通起来确实是油盐不进
俗话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很多人,都给自己的人生加上一个角色,按照这个角色去努力,渐渐地,他就真的把自己变成了戏中人,而也有一些人,不努力但依然坚持着觉得,把人生活成一个大写的尴尬,也让其他人在和他们交往中感到很大的压力。除了敬而远之,实在是无言以对。
1)我妈妈的妈妈
也就是我的姥姥,我从小对于姥姥/奶奶/姑姑/爷爷/姥爷/舅舅等等这类称呼无感,因为对于他们的熟识程度还不如隔壁的李大娘或者楼上的王奶奶,这可不是宣传远亲不如近邻,和邻居也就是正常的交流或者交往,并没有亲如一家,只是中国人这种被称为亲戚的关系,该像破除封建残余一样废除掉。
在我姥姥的脑子里,对自己的角色认证应该是大家闺秀下嫁给出苦力的,嫁入婆家依旧不能放下大门大户的规矩。
而实际上,我姥姥的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失踪了,她的妈妈在她十岁出头就去世了,她一个人给她妈妈穿上了寿衣喊来了她的舅舅办了身后事。之后的生活依靠舅舅。早早嫁人之后,开始了实施她做大家闺秀的一系列连续剧。然而,事实往往都不符合想象,她嫁的人也就是我的姥爷并不配合她,她除了做家务干农活生孩子还要挨打挨骂。尤其是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儿子,和丈夫一起被放在家里供奉者的位置,情况反转在第二个孩子出生,是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妈妈。她给我妈妈的定位是她的丫鬟,除了生孩子,她所经历的一切我的妈妈都要分担一部分,挨打挨骂干活干活干活干活干活,最糟糕的是,还要遭到他们夫妻俩的嫌弃。随着时间线的推移,情况只能更加恶化,因为他们还有更多的孩子要出生。所以我妈还要看孩子,所以就随时休学,勉强高中毕业。然后到我妈妈嫁人,不能远嫁,不能嫁得好,理由是不能给她分担她的重担。
最令我在心理上产生警惕的是,在她6岁左右,国家开始号召妇女放足,她的妈妈也没给她缠足,但是她自己给自己的脚生生缠断了,但是小孩子的力度不够,手法也不好,所以,脚不小,但是走路很蹒跚。太令人恐惧了。
在我和她相处的有限记忆里,一直到高中之前,逢年过节必有一天要去吃一顿饭,席间,座次分明,不是长辈在主座,而是她最小的儿子在主座,主座不来不能开席。另外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是要我学做衣服学做饭,对,做衣服,你没看错,她是生活在古代的人,当我和比我大半岁的表哥在一起式,他一定要让我扫地搬椅子买饮料,确实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这种区别对待,我内心是十分拒绝的。能够在小小年纪就发现这些问题,都源于我有一个心地善良,在当时那个时代智商和见识都略超于周围人的爸爸。感恩。
算一算,上大学之后,我就没见过她了,实在是不想见,因为她已经把我妈妈完全变成了一个怪物。说不恨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厌恶。她已经感觉到我们这一代都对她的距离感,在每次和我的其他表兄妹谈话中,反复诉说我们都是她带大的,都是没良心的。而实际上,只有她最小儿子的儿子是她带大的,我们这些她没放在眼里的孩子,在没人带的时候只能放在邻居家,锁在家里,至少我是这样的。
2)我的妈妈
我妈的性格在她的妈妈强势而做作和自私的常年干预下,十分纠结和分裂。一方面,她也认为自己是女王,其他人也就是我和我的姐姐都是她的使唤丫头,要伺候要恭顺要配合,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不配享受这种至高无上的待遇。很纠结,结果就是她一方面贬低我们的努力,一方面又毫无底线地要求。
虽然是这样的纠结性格,但是我发现,我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谢大脚那样的人。就是每个村里最能干最能张罗的大婶子。而实际上,她一旦动脑就当机,一遇到事情就智慧用失眠和广而告之她的失眠,好像只要她足够难受和纠结,事情就会迎刃而解。由于常年接触的都是社会底层,没有什么见识,成长环境没有关爱,发育时期没有好的营养,大脑发育不好,最终变成了一个自私而固执,负能量和没有什么界限感的人。在我苦口婆心反复强调了五六年之后,终于不再和亲戚邻居或者以前认识的熟人透露,我家的存款,房产以及我们的工资之类的隐私,她绝对不是显摆,她只是有问必答。交浅言深和负能量的综合体就是只要一有人和她稍微谈心,她就把前尘往事,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变成嚎啕大哭,这一点我在我姥姥那里见识到,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打断她并且把我妈拽走离开我姥姥表演的现场,我姥姥眼里的尴尬和对我的恨意。
我不恨我妈,在我成长的时期没有给予关爱,除了焦虑,指责,恐吓与埋怨,她不曾给予我别的,我为了保留我自己给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温度不想随随便便被她冷掉。但是我是真的恨我姥姥,这种害群之马为什么还能这么长寿,而我爸早早就去世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假的。
家庭的伤,都放在心里的深处吧。
3)喜玥
这是她给自己取的艺名,署名在她画的画,拍的照片或者写的字下方。
初识这个姑娘是在我毕业第一年,好看但冷淡,后来她给我的印象是冰冷且生硬。好吧,大概是冷使我们相聚到了一起,成为了吃吃喝喝的胖友。
喜玥的好看怎么形容,大概是她去超市买东西,有人问她你是章子怡吗,哈哈哈,她跟我形容的时候说,章子怡大概不会买这么便宜的零食。
长相是好看的,放在整体也是好看的,但是从五脏六腑透出来的是纠结和拧巴。
原因从我旁观的角度分析,普通家庭并没有对于美貌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她自己是美貌且自知,但是并不知道美貌的使用权。
总结就是有野心,但是没眼界,也没能力。
她能想象到的最满意的两性关系,大概就是她随意作,对方一味包容。
而在我看来,只要她稍微放下那些虚无的虚荣,单以智力水平,去搞定一个中产家庭出身的男生,然后花着老公的钱,享受着全家的优待,是一点都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她依然坚守着自己文艺女青年的人设,其实我一直想对她说,姑娘,做文青要有真才实学或者会营销,不然,你真的找不到受众群,喜欢文青的一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接触你就露怯,剩下对文青不感兴趣,你清高给谁看。
4)少奶奶
此类型,涵盖了我大概百分之四十的交际面。
长相略有姿色的姑娘,都有一个嫁入豪门的梦。即使小康家庭也会被她在口中塑造出豪门形象,或者傍过大款和富二代最后除了人流的伤和一堆贬值了的包,嫁给一个中老年中产,也可以塑造出豪门少奶奶。
而对于少奶奶,我这种平民,一旦捧着,她们是真敢使唤我,所以我只能敬而远之,本也没什么事求大佬给办,那我就主动滚远点,朋友圈都不点赞,省的看见他们回复另一个少奶奶不回复我,我难免小家子气地生气。
5)社会大哥
此类型,涵盖了我另外的百分之三十的交际面。
只要你问的,就没有大哥办不了的事。但是答应了之后就遥遥无期,然后这个事情在你和大哥眼里就是两个结果,你认为大哥吹牛逼,大哥认为给你办事了,下回找你你拒绝了你就得罪他了。
没事给你上上课,给你讲讲最近的大趋势,再给你透露透露最近发财的好机会,而你要好好表现大哥才会带上你,当然,大哥见过大世面,一般情况你也做不到大哥满意或者持续满意。
6)社会精英
上一个时代,社会精英大多出现在金融行业,这个时代,社会精英基本出现在互联网。
每天吊名词,讲趋势,看上去有点烦,但是做事还是有思路的,其实也还可以,结果导向也没什么毛病。
最近接触的创业公司,连名词都不懂,每天演成精英,投资人自己找来使劲往兜里塞钱。
未完待续,码字累手,改天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