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日记1:从失败的冥想中了解自己,找到成长的方向

在保持长期低落又丧的情绪下,寻找了各种方法与之对抗,包括看很多《心灵低语》这类型的书,“冥想”几乎是必出现内容。练瑜伽需要冥想,打坐更不用说,本身就是冥想的一种;“正念”练习、自我催眠,也是冥想。在网易、喜马拉雅这类平台,搜“冥想”能看到很多相关的音乐和电台推荐。
“冥想”看着简单,就是坐直了呼吸,但对我来说,练好很难,经过长时间练习,始终保持在入门水平,所以不在本文探讨“冥想”是否真的有用,只说说从练习冥想的过程中,因为失败得到那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冥想有几个要点,闭眼,闭上嘴巴用鼻子呼吸,背部要直,全身放松,不能躺着。抛开常见的要在安静的空间内冥想,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安全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冥想。
冥想是感知身体的方式之一,从鼻腔开始,感受空气进入身体有序游走后,再离开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分心、走神,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呼吸……这些都是失败的冥想练习。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在通过练习冥想缓解负面情绪,并且同样处在各种失败中,不妨尝试从失败中找到能帮助自己成长的东西,从更深的层面了解自己。如果你一直对冥想持怀疑态度,但是也想了解自己多一点,不妨去掉“冥想”这个名词,找个安静的地方,坐直、感受自己的呼吸,然后了解自己。
在冥想或练习感受呼吸前,建议准备好笔和纸,以便及时记录干扰自己的人、事、物,禁止使用手机这样的电子设备,真的没好处,如果重在练习的过程,可以不用记录;也不要刚一有念头出现就记录,只记录在规定时间内,真的能阻止你继续的人和事,不要轻易认输,除了天灾人祸突然而至,真的没有什么大事值得立刻就记下来。
从5分钟练习开始,循序渐进的增加时间。建议在选择盘腿坐姿前,简单的活动四肢,特别是脚踝、膝盖等腿部的关节。我在开始10分钟以上的练习时,因为腿酸失败了很多次。
冥想的过程那么简单,为什么会失败呢?
抛开偶尔会被闯进房间的家人和腿酸,会惊奇的发现有五花八门的失败理由。
比如担心自己没定时,总想看定时器是不是在正常运行。仔细分析原因,不难发现,自己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同类“不过脑子”的准备工作。比如离开家时要带钥匙、锁门;开会前复查一遍准备工作是否都做到位;炒菜前,确定调料都能随手拿到,要炒的菜都切好之类的……甚至能看到自己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一面,过度依赖自认为可以依赖的人和物,忽略了自己原本的目的。
在练习时,如果分心,不要急着让自己的思绪马上回来,对初学者来说,马上回来简直是种奢望。可以用冥想教程里的方法,通过数数让自己回来,也可以试着说服自己。
有一次,刚刚闭上眼睛开始冥想,就想到在玩儿的游戏到了免费领体力的时候,差一点就中断那次冥想。那次只是游戏免费领体力这样的小事,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真的不擅长说服谁,甚至是自己都不能一次成功。
“忘了领体力。”“冥想刚开始,不能断。”“既然刚开始,重新来不也一样?”“冥想完了再领也来得及,两个小时之内都可以呀。”当想到时间并不冲突时,那种拿起手机的冲动才被遏制,继续那一次的冥想。
在整个过程中,即使是5分钟这样短的时间,也会有类似这样明明很小、很不重要,却能阻止冥想的事突然冒出来。当我分析这些事时,却意外的发现,这些很小、很不重要的事,早就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成了像吃饭、喝水这样的习惯,这显然不是当初我下载这个游戏的初衷。
这个发现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看看那些被我标注为“爱好”和“应该做的”事,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被“消遣”和“最不重要”的事替代,从而找到了调整生活的突破口。我知道,调整被自己视为不堪的生活,真的很难,比练习冥想更难,也如冥想一样,让我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更清晰的认识自己,从而得到成长。
不管你是否相信冥想的效果,可以先给自己5到10分钟的时间,闭眼、坐直,然后感受自己的呼吸,然后从干扰自己的原因中,和潜意识的自己对话,找到成长的方向。如果10分钟不够,那么恭喜你,可以开始更长的时间练习。
(本文原创,如非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