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想去看世界的欲望从坐飞机开始
还记得第一次坐飞机么~
前段时间有阿米尔.汗参演的印度电影《神秘巨星》再一次点燃中国观众对印度写实电影的热忱探讨之心,在各大类影评文中,对电影作剖析的着墨点均是此片十分鲜明的标(tao)签(lu),或梦想,或母爱,或女权(btw,包括这部在内很多电影都证明观众们并不反感套路,只要故事讲好了套路依然会入人心)。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吸引我关注并引发无限感想的却不是以上电影确切想表达的内容,而是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我看了许多此片的观后感和影评均无提及,可能这么多观众中那几个画面甚至那几句台词只勾起了我一个人的心房(我的观影品味这么小众的么(T_T))
阿米尔·汗和塞伊拉·沃西但我还是想写出来--
为了前往孟买见米叔,尹希娅第一次坐飞机离开了巴罗达这座小城,去机场前钦腾特意提醒她一定要挑靠窗边的座位,之后这个细节引发了女主向抢占座位的男人表达权利的剧情并推动了尹希娅的内心成长。
但让我觉得亮眼的却是女主坐在座位上飞机起飞时的几个片段:成功夺回座位后带着一点小高兴却仍然迷茫的坐在座位上,窗外是飞机缓缓起飞的画面,电影此时的台词是钦腾教导尹希娅乘坐飞机的独白--“飞机起飞后往窗外看,你会看到巴罗达是那么的小,我也在下面看着你”,随着飞机窗外巴罗达越来越小,尹希娅脸上的表情也越发坚定并充满期待。
--这就是电影中最抓住我的点,能清楚地认识到世界之大我觉得是改变个人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电影中有两处地方表达了这种看世界的思想,一个是母亲娜吉玛买电脑送给尹希娅,第一次通过互联网间接接触外面广大世界的女主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对外界的好奇和探索。尹希娅指着世界地图告诉母亲这就是巴罗达--她们的故乡--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需要待的地方--是多么的小的时候,我相信很多观众或多或少都会一些同感,想起当年的自己也曾这样通过互联网或教育认识到外面的世界,感叹世界之大,充满了青春少年的好奇心,说出将来要去遍这些那些地方。
电影的意思可能是想表达梦想的格局应该像世界一样大,不应该受到地界、文化甚至是传统思想的束缚,但仅仅是面对屏幕,不需任何成本、决心和勇气所作出的妄语并没有价值,只有当尹希娅坐上飞机在窗边望着家乡逐渐变小时,这种好奇心才真正转化为勇气并成为坚定追逐梦想的信念,在这个层面看我觉得这是和鼓起勇气在男乘客手中夺回座位一样意义的内心成长,尹希娅起飞后脸上笑容的变化便是有力证明,扮演者塞伊拉·沃西还是处理得挺到位的。这样来看在推动女主内心成长的过程中其实钦腾的功劳更大。(啊~多么可靠的男孩儿,多美好的初恋)
尹希娅和钦腾是啊,不管是知识所得还是屏幕上的呈现终究只能让我们惊叹而已,实现梦想是需要行动的,看世界是需要用脚步去实实在在地踩踏才更有意义的。相信不少人还记得第一次离开家乡、为了实现自己的妄语去远方旅行时的心情吧,虽然带着迷茫,但更多的是对敢于踏出第一步的自己的认可,为自己的勇气而感到高兴。而周围环境对你内心的反馈同样是让你鼓起勇气坚定信念的支持,熟悉的城镇在眼中逐渐模糊或者机窗外的家乡越发渺小,这种视觉上直接的感官刺激是语言、书本和屏幕所给不到的,因鼓起勇气而行动,此时周围环境所带来的震撼才更触及心底。
白日梦想家想去看世界的人有很多,与其一直迷茫和受所谓地现实诸多条件制约,不如勇敢踏出第一步如何?或许你身边可能缺少像钦腾这一号人,或许真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制约,但很多时候你只要行动了就会发现这些理由不过是用来安慰自己的借口罢了,你说服不了的永远都是你自己。
出去看看世界吧,就从坐飞机开始!就挑窗边的座位!不要顾着睡觉了,也不要只关注云层和那顶大红太阳,关注一下飞机起飞吧,看看刚刚踏足过的土地瞬间变得多渺小,你会发现人想探索的欲望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