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社会热点

如何看待B站献给中国年轻人的“后浪”

2020-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de3295fe01ba
你我皆是“后浪”

前两天,一则“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刷爆朋友圈,打开微信、微博、知乎,无一不齐齐的霸占着我的首页。

怀着好奇的心理点进b站,跟随者弹幕的一腔热血,看完了整个视频。

说实在的,看完以后,我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也和弹幕里那群人一样,“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我从小就喜欢何冰老师,绝对是国家的一级演员,但是整个视频结束,伴随着他突然扭头,大喊一声:“奔涌吧!后浪!”,还是给我鸡皮疙瘩喊出来了。

我滑动着看了下面的评论,无一不是慷慨激昂。

这个视频上线不到3个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100万截止到今日,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560万。我们都知道,B站的受众群大多是年轻人,说明年轻人是爱看的,这个视频是成功的。

但是为什么转发到朋友圈的年轻人这么少呢?是不认可吗?

有人说不能因为我的朋友圈年轻人转发的少就说明年轻人不喜欢,至少在他们看来,这个视频带动了一大部分人的情绪,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转到知乎,看到大多都是在声讨《后浪》,这个视频一出,显然掀起了不小的浪潮,引发了各界人士对其的看法,其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评论:

图片来源于知乎,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就这一个观点,我也想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这个宣传片到底想给谁看?

有人说,这是在五四青年节推出的宣传片。可不就是给青年人看的吗?

但说回这个片子本身,它是bilibili自己的宣传片,不过是借用了青年节这个外衣,再加上自己最大的用户群体,也就是青少年,把自己包装的光鲜亮丽,结合视频里美而精致的UP,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人。

所以,大多数人就这么被代表了。

说它小资吗?亦或是中产文化?但资本主义市场规律就是如此。

有需才有供。

或者换个角度来看,他是想用这股子年轻、积极向上的人群,去吸引更多的年长用户群体,这个视频被转发到各个平台、朋友圈、微信群,那些会有叔叔阿姨活跃的各大平台,他们所看到的就是: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他们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努力正在影响一个又一个我们的下一代。

正如视频结尾出现的那句话:

看到最后,叔叔阿姨们的热情也都被调动起来了,伴随着视频里出现的那些正能量的人,他们也都相信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二、年轻人看完是什么感受?

说到底,这个视频直面的还是年轻人。但是这个视频,能代表的了1.3亿的年轻人吗?

当然不能。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视频里出现的场景与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我们不可能动辄买一套几万甚至更贵的摄影设备,我们不能像那些UP一样,出现在敦煌和巴黎,上海CBD和各类coser离我也是那么的遥远。

有人说这是兴趣,但是问问我们自己,在生活和梦想的选择当中,有几个人可以不顾生活,直奔梦想?

很少。

我们都渴望看到更大更美的世界,谁不想领略这美好山河,视频里的宣传固然美好,但回到现实,我们都还是普普通通的中国青年。

那些还是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也是普通的青年;那些彻夜赶稿还被甲方否定的年轻人,也是普通青年;那些送外卖的小哥,我看了看,他们也都正值青年。

三、总结

这个视频像暴风一样,在发布以后席卷了我们所有的社交平台,有人称赞,有人质疑。

就视频本身作为商业素材来说,它是非常成功的。对于一些资本来说,它的传播速度,奠定了它的价值。

就内容而言,它让年长人看到后辈的积极向上,让他们看到希望;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充满热情,充满包容,他们同这视频里所说的一样——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他们让我们相信,少年强,则国强。

可是我还是要说,青年节是所有青年的节日,世卫组织对于青年的定义是15~45周岁,他们之中有的光鲜,有的正在奋斗。

这个视频,未免太以偏概全了。

在观看的过程中,总感觉这并不是我们普通人的“后浪”,亦或是不是我们身边这群人的生活,它更像离我们一个一个遥远的梦。

不是只有在上海的CBD,身穿西装革履,手捧高脚杯才能称作“后浪”。去乘风,去破浪很多都是我们不敢想的。

而身边太多人是在生活的压迫中拼力前行,在高昂的房价下挣扎不放弃。

我想,这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


文丨萌于予 

严禁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