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的“特殊教育”
——读《爱弥儿》有感
特殊教育:家长用引导性的话语教育孩子,而不是传授性的,老师提倡用好奇心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勇于实践。而不是直接将答案传给学生。
本书从15章节到24章节讲的都是爱弥儿从15岁到20岁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童年期的“特殊教育”“诱使一个人步入迷途的不是无知,而是他不知道自己无知。”
这句话,我觉得很有必要思考,因为在我们要在当今的教育方面上,从小就被灌输上学就要认真学习,考试分数高了,才能上重点中学,高中,大学。这样将来就会有一份好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似乎这成为了每个中国家长的心声。然后孩子从小就很努力学习,学习各种知识,应付各种考试。不思考这是为什么,学习这些知识到底是要怎么用起来,用途是什么。而且看下欧洲国家的孩子和中国的就不一样,都是主张自我探索学习,引导自我发展,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自主找答案,感受到知识带来的用途。而且这种观点早在卢梭(启蒙思想运动)这个时代就开始出现,已经过了几个世纪了。比中国早了几个世纪,这也是一个不可相提并论的话题。
那我们现在知道这种观点,我们就应该需要借鉴。这不仅是在教育引导孩子很有必要,也对我们成人很受启发。就像在电影《后会无期》里,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为什么?我们过不好这一生,也和我们对知识的运用还不够自如,你虽然拥有了知识,可是你没有获取它用来解决你的问题。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比如我看了很多书,觉得我拥有了它,可是当你要用它,却拿不出来。那这样有什么用呢?
童年期的“特殊教育”所以如果你是家长,或是老师,应该要导他们去追求自我探索,自主表达,通过对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学习,发现,自主找答案。比如幼儿园的设置一些区角活动,实验科学活动课程就很好的体现了童年时期的“特殊教育”。
作者:美琳琳
在改变用遇见更好的自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