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朝代比唐朝还要繁荣,却为何在后人眼中总是贫弱形象?
据传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很多名人,如财经作家吴晓波、清华大学教授刘东等都曾表示愿意生活在宋朝。可在我们传统印象里,宋朝不是一个天天被各种少数民族追着打的弱小王朝吗?它没有唐朝万国来朝的强盛,没有明朝“天子守国门”的担当,还在南宋时期偏居一隅,丢掉半壁江山却依旧甘心沉醉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暖风”中,这样的朝代有什么值得去的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主题阅读,我发现宋朝原来真的是一个“宝藏”王朝!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文化昌盛、经济发达、政治清明,虽说军事实力确实不够强大,但澶渊之盟也维系了宋辽近百年的和平。而且宋朝的一些生活方式与现代人较为接近,我们如果穿越回去也相对更能适应。

根据吴钩的《你是这样的宋朝一书》中所说,“宋朝政府是历代少见的商业驱动型政府”,它倡导各种实用之学,采用了一系列发展商业的政策,增加商业税的收取。宋朝政府修筑运河、开放港口、发行信用货币、有价证券与金融网络、完善民商法……看到房地产市场有利可图,政府甚至亲自建立类似“官营房地产公司”的机构,专门经营官地与公屋的租赁。这些措施听着也太现代化了吧!你能相信这些在宋代已经出现了吗?但其实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商业的发达就可见一二了。

同时,宋朝时坊市制度已经瓦解,宵禁制度也松弛下来,因此出现了“夜市”制度。在宋代以前,城市的管控是十分严格的,像现代这种商铺和居民区在一起的场景是不可能出现的。到了固定的时间也不允许随便出门,违反者甚至可能被处死。因此你要是穿越过唐朝,晚上就只能乖乖待在家里啦。在宋朝就不一样了,刚才说到宋代的“夜市”非常发达,你晚上也可以到处闲逛,有些卖夜宵的店铺刚关门,可能卖早市的店铺就开张了!整个城市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市民阶层也在不断的发展。
在政治上,宋朝也是相对的宽容,大臣做官也不用像明朝那样战战兢兢。由于宋王朝经历了五代十国武将“你方上台我争霸”的混乱时代,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了武将的权力,转而采取“文人治国”的策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就是宋王朝很重要的一项政治特色。皇权成为象征化,不能随意杀害文官,而士大夫群体也普遍出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他们敢于针砭时弊,敢于向皇帝直谏,“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表现了他们对言论自由的觉悟和抗争。尤其是像范仲淹、王安石等人的改革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也是士大夫对于改良国家的一种努力。

在宋仁宗时期,以仁治国,群星璀璨,达到了北宋的巅峰时刻。从郭瑞祥的《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仁宗是一个看似软弱喜欢和稀泥的君王,但其实很懂得平衡之道。他善于用人,能用人之长,包容其短。像品行高洁的范仲淹、怀奸挟诈的夏竦、备受争议的吕夷简,都出现在仁宗一朝发挥了他们的长处。同时,宋仁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谥号为“仁”的皇帝,他对于儒家文化的“仁爱”理念是融入骨子里的。仁宗有一次在路上口渴了,但为了不麻烦手下的人,就这样一直忍着回到宫中才喝水!他心怀仁慈,以仁治国,宽容各种人才和思想,也造就了宋王朝文化的繁荣。在仁宗一朝,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就出现了六位!真的不得不令人敬佩!
但宋朝富而不强也是一个事实,面对游牧民族的侵略,宋朝几乎无法形成有限的抵抗,几乎都是以金钱、货品的方式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甚至出现了两任皇帝被掳到敌营最后死在偏远之地的悲剧,史称靖康之耻。继任的宋高宗为了保命,放弃北方大片领土逃到杭州,甘愿守着半壁江山而自我麻痹。甚至当岳飞直捣黄龙,将要收复故国之时,宋高宗因担心迎回徽钦二宗而用“莫须有”罪名将之杀害。每次看到这段历史真的是怒其不争,毫无血性!尤其是在《汴京之围》中详细介绍了靖康之难的前后因果,无能的皇帝甚至用妻女的身体来抵债,尤其令人愤恨不已!

其实当时汴京的处境与明朝的北京保卫战非常相似,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明朝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入侵北京城,也即当时的首都,整个国家危在旦夕,但皇室却没有想着一走了之,反而在于谦的有效组织下最终击退了敌军,守住了领土。虽说两个朝代的具体问题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但在汴京保卫战中皇帝的懦弱、大臣的摇摆、宋军的无能真的是令人痛心疾首。
其实宋朝军事实力的软弱也归根于对武将实力的削弱。为了防止出现武将篡国的局面,宋朝采用的是文官制约武官的制度,而且武官岗位频繁轮换,士兵无法与将领形成有效的合作就会被调离,防止出现拥兵自重的武将,这就是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样的后果就是军队训练松懈,战斗力低下,面对小小的游牧民族的侵袭,也常常以失败告终。因此像后来“岳家军”这种形式的军队出现后,将兵可以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军事实力也就大增。
而根据上面提到的宋朝商品经济如此发达,为什么整个王朝还会有一种很弱小的感觉呢?这就涉及到宋朝严重的“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冗官问题其实也是宋太祖为防止皇权旁落而想出来的方法。大量增加政府机构和官员数量,就可以削弱他们的权力,从而加强皇权的集中。而冗兵问题主要是由于宋朝军队实力弱,从而只能靠人海战术多招募士兵来解决。而且宋朝实行的募兵制度,当兵是一种终身职业,即使过了40岁也还需要由国家供养。养活这么多的冗官和冗兵,国家财政负担之重可想而知。而后与各国签署的各种盟约,需要宋朝提供大量的岁币,国家财政更加捉襟见肘。

因此宋朝真的是一个很矛盾的王朝,国家富而不强,最辉煌却也最无能。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财富的增加,还需要军事实力的支持。或许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核弹原子弹的执念也是来自于此。只有当敌人不敢随便欺负我们了,才能有更加安稳的环境去进行内部的发展。不过也真的很怀念宋朝的开放自由,毕竟自宋以后,中国封建王朝又变成了控制欲非常强的抑商时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终究也无法真正萌芽,最终也造成了与西方实力的不断扩大。如果宋朝不灭,中国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