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分子》阅读资料

浅析狂热的“忠实信徒”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荒川Arakawa

                                                 浅析狂热的“忠实信徒”

                                                             ——读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群众运动对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的影响都不容小觑,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正如霍弗在书中写到:“我们的时代虽是无神的时代,却不是无信仰的时代。‘忠实信徒’无处不在,他们昂首阔步、列队前进,要通过劝说和激烈手段,按他们的形象塑造世界。不管我们是打算加入他们还是反对他们,都应该尽可能多了解他们的特质和潜势。”

本书所探讨的主要是群众运动中的积极阶段,控制这个阶段的“忠实信徒”是指具有狂热信仰,准备好随时为一件神圣伟业牺牲的人。在书中,霍弗进行了一些假设,尝试去追溯这类人的起源和勾勒他们的人格特质,分析群众运动为何能吸引他们并得到他们的忠实追随。西方关于群体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这其中的扛鼎之作当属法国思想家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探究》和美国哲学社会学家霍弗的这本《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以下简称《狂热分子》)。勒庞作为群体心理和行为研究的开山鼻祖,他的著作在中国流传较广,重点描述了群体特别是暴民政治运动群体的特征,为后人研究群体运动提供了思路。本书作者霍弗便沿续了勒庞的研究,不过不同的是,他将研究重心放在了组成群体的个体身上。

在他的书中描绘的大多是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因为霍弗自己的一生本身便是与“畸零人”和“失意者”为伍的一生。大半生在贫民区辗转求生的他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即使被聘为大学政治学研究员,也未曾放弃从事码头的搬运工作。他通过仔细观察身边这些最适合当狂热分子的“失意者”,从而得出对于群众运动的思考。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当时群众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俄国的共产革命、德国的纳粹运动和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都被霍弗作为例子来阐述群众运动的性质。

这本书发行之时曾风靡美国,还获得了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称赞。在几乎一口气读完整本书后,霍弗独特的写作风格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霍弗没有严格遵循学术著作的体例,用高深的理论和严密的调查结果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采用了类似随笔散文的形式,有感而发,直抒胸臆,犀利的道出了群众运动或人性的本质。广泛的受众印证了霍弗写作语言的通俗易懂,创作主旨的清晰明了,但这并不影响此书的学术价值,书中俯拾皆是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与引人深思的嘉言警句。

本书大概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是什么催生了群众运动狂热的驱动力”、“那些人更容易成为狂热分子”、“群众运动中的团结与自我牺牲”和“三种人在群众运动中的作用”。每一部分都纲目井然,每一节都加以编号和提炼成句,但细读会发现理论体系密度并不高,逻辑的严密性稍显逊色,议论某一主题时常夹杂着许多丰富的联想。大概易读性和严谨缜密不可兼得,霍弗本人解释说这并不是一本权威性的教科书,作为思考之书,不避讳提出一些片面的真理,因为有时片面的真理也能开辟新的思路。

读罢此书,在霍弗精辟而犀利的论述中我最想同他人分享的是以下三个论点:什么样的人是群众运动潜在的皈依者?群众运动通过哪些方法获得忠实信徒?贯穿一场群众运动始终的是哪些不同的角色?

霍弗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挑战了一些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贫穷是导致群众运动和革命的主要因素,当人们生活朝夕不保,一无所有,成为一个赤贫者时就会寻求革命和变革。而霍弗则认为“失意”才是群众运动和革命的主要动因,相反,真正的赤贫者会执着于熟悉的生活方式,而不愿意看到社会的失序:

为最起码生活操劳的人,不会有时间、心情去悲愤或造梦……中国民众不易造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得花很大力气才赚得到一点点维生之资本。他们为生活而激烈挣扎,而这挣扎所发挥的是“一种静态而非动态的影响力”

所以在第二部分中,霍弗详细介绍了“失意者”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群众运动潜在的皈依者包括了穷人、畸零人、极端自私的人、面对无穷机会的野心者、少数民族、烦闷者和罪犯等心怀不平的“失意者”。这些人的失意感大多来自自身抱负的无法实现,对无能自我的厌恶,或者日常生活的空虚和焦虑,种种负面情绪最终汇集成了打破自我意识的一块巨石。失意者渴望摆脱无能的“自我”,逃离没有意义的生活,在狂热的群众运动的集体性中埋葬自我,获得认同。霍弗认为,

当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威胁时,个人是无法依赖自己的勇气的。他仅有的力量来源不在他自身,而在于他隶属的某个伟大的、光荣的、不可摧毁的集体。这种信仰主要来自认同: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是准备好为人类、后代子孙、某个宗教、国家、种族、政党或家族而死,它们都不过是我们行将被消灭的自我所依附的永恒之物的具象化罢了。

读到这里,就能很容易联想到人类历史上为自己的信仰献身的殉道者们。单从一个人的主观角度出发,生命无疑是最重要,失去生命意味着永远的虚无,但作为一个群众运动的狂热分子,他们却能毫不犹豫的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对此霍弗在书中解释道,任何形式的献身、虔诚、效忠和自我抹杀,本质上都是攀附在对国家、宗教、种族或神圣事业的信仰之上,这样的精神寄托能带给我们渺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信仰赴死,可以作为一种证据向别人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最好的。

群众运动吸引了大量的“失意者”聚集在一起,誓要打破现在的一切,去追寻遥远的希望、愿景,群众运动对于“现在”的贬抑正好迎合了失意者的心理倾向,

渴望而非拥有,才是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动力。

群众运动为失意者提供了心灵上的寄托与安慰,舒缓了失意者的失败感和孤立感,但信仰、主义、宣传和领导仅仅只是次要的因素,一个群众运动促成信徒团结一致、勇于自我牺牲的方法才是其维系活力的关键。霍弗提出,无论团结还是自我牺牲精神都需要以自轻为前提,群众运动中常见的手段包括了:把个人同化到集体、通过戏剧元素(游行、检阅、仪式和典礼等)引起共鸣、贬低现在和宣扬未来、制定彻底隔绝个人与真实世界的教义以及煽动狂热的激情。霍弗层层递进,生动形象的解释了群众运动团结信徒所使用的方法,几乎每一点都能在人类社会变革历史中找寻到踪影,比如说为何在欧洲乖乖就戮的犹太人却能在巴勒斯坦勇猛战斗?原因在于他们的勇敢赴死不是出于绝望,而是出于狂热地希望去复兴一片古老的土地和一个古老的民族,这印证了狂热者会为了“未得的东西”自我牺牲,而不是出于任何具体利益的考虑。虽然该章节的论述乍看之下浅显易懂,但霍弗一针见血的比喻和意味深长的语句却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最后的部分霍弗介绍了群众运动中三种不同的角色:言辞人、狂热者和行动人。这三种各具特色又相互重合的人群贯穿着一个群众运动的始与终,分别主导着初始阶段、积极阶段和收尾阶段。

言辞人指的是善于使用语言和文字,渴望得到肯定和尊重,对现行制度提出批判和为群众运动铺路的一群人,当他们决心创造信仰真空来宣扬新信仰时,往往会得到群众的振臂响应。然而,当旧秩序开始瓦解时,言辞人就被狂热者挤到了一边,失控的群众运动如洪水袭来,再也不是言辞人和当权者结成同盟就能阻止的了。一个群众运动若是想要长久,通常不能由同一个人或者同一批人领导。纳粹和法西斯运动就是从头到尾由一人领导,狂热无法得到抑制,所以下场惨淡。因此到了收尾阶段,群众运动的领袖应当由一个务实的行动人来扮演,行动人可以把群众运动从自取灭亡的分裂和狂热者鲁莽的行动中挽救回来,但同时,行动人的出现往往标志着一个群众运动活力期的终结。因为此时他们的目标不再是推翻“现在”、更新世界,而是拥有它。在最后这部分中,霍弗讲解了群众运动的前世今生,深入剖析了群众运动的本质特征,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了一场来势汹汹的群众运动是怎样兴起与衰退。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霍弗在创作《狂热分子》这本书时用到的手法偏向随笔化,省去了大量的论证,将许多主观性很强的假设建立在给定的基础之上,论述视角也受到了复杂的时代大环境的限制。但是瑕不掩瑜,阅读后的我们不得不叹服与霍弗敏锐的直觉和充满智慧的话语,从中汲取到适用于当下社会的金玉良言。心怀善意而又立场不坚定的人在面对来势凶猛的群众运动时,应当谨记:

当希望和梦想在街头汹涌澎湃的时候,胆怯的人最好闩起门扉、关上窗户,蜷伏着以待怒潮过去。因为在希望(不管是多崇高和良善的希望)和它所带来的行动之间,往往存在着重大的不协调,一如在《启示录》里,传布末日四骑士(饥饿、战争、瘟疫、死亡)将临的,乃是以常春藤遮身的少女和头戴花冠的青年。

如今的中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鲜有狂热的群众运动发生或掀起波澜,但我们仍然无法忘却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带给人民的刻骨之痛,警惕之心不可轻放。因此,了解群众运动的本质和特征,将它引导到正确的、积极的方向,使之成为有益的群众运动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