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写作心理

舞动D296【荐书】艾瑞克·伯恩《人间游戏》2/2💕

2024-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水沐由之

舞动静心打卡D2/R43(每轮7天·第43轮第2天/总第296天),完成✅。

活到花甲,书籍长销花甲的伯恩

接着前一天关于《人间游戏》上半部分的后续,继续分享:

每个人都拥有的三个内在自我:P(父母自我状态)、A(成人自我状态)、C(孩子自我状态)。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所谓的【无效沟通】,在底层逻辑上来讲,其根本原因,在于沟通双方自我心理状态的错配。

简单来说,在沟通中,如果双方处于的状态是互补契合的,那么沟通就会有效,合作可能性增加,同时双方的信任感将提升。

如果双方的状态是冲突或错配的,比如当我以【成人自我状态】与伴侣沟通时,对方却以【儿童自我状态】应对,就会导致沟通无效,让双方产生疏离与不信任感。

图中这些带有字母的圆圈,分别表示双方在沟通中所处的自我状态,P、A、C分别代表父母型、成人型和儿童型。

左边的图,代表的就是一个有效、积极的沟通模式,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一方,发起了沟通,而另一方则以“父母型自我心态”进行了回应。简单的案例如:孩子受到了惊吓,父母立刻用语言和肢体接触,以拥抱、抚摸等方式进行了安慰。

相反,右图反映的就是一种消极、无效的沟通,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一方发起了沟通,但另一方则用“儿童自我状态”进行了回应,导致错配。

伯恩举例:两夫妻急着出门去社交,丈夫问:“亲爱的,你看到我那对黑色的西服袖扣了吗?”

可妻子却没好气地回答:“为什么你自己东西乱放,找不到就来问我!每次都是这样!”

如此,就是妻子以儿童自我状态应对了沟通发起者丈夫的成人自我状态。

一旦沟通出现了障碍,如何简单快捷地判断自己在沟通时的自我状态是否正确呢?

伯恩建议的办法就是,找张纸,或在内心快速绘出双方的沟通状态图:

如果双方的沟通线,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叉点,或者索性是同一条直线,那就说明双方沟通时的心态匹配或互补,导致沟通积极有效的可能性比较大。

反之,如果双方的沟通线彼此交叉,那大概率会导致敌意、不满,沟通无效。

基于此,如何能够改善我们在沟通游戏中的决策模式,不仅能拿出正确的自我心理状态,优化沟通效果,还能避开那些负面的、不健康的沟通游戏呢?

《人间游戏》一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结合自己在心理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多边经验,给我们贡献了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觉察】、【亲密】和【自发性】。

这三个关键词,既是目标,也是手段。

我是水沐,武志红说【体验高于思维】,改变太快,对自己也是虐待

当我们试着把自己的感觉写出来、表达流动,并不着急改变,好好挖明白自己的这个资源宝藏,就此令我们的世界愈加完整、丰盛,支持好了自己,再由己及人,又何尝不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幸事一桩。一起加油!✨🪞

[本篇部分内容改编自朱步冲,特此致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