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鹤楼有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第一次知道黄鹤楼,是因为这首诗。记不清楚是几岁,但模糊中记得,想象中的黄鹤楼一定很高很高,可以看见很远的地方......来到武汉以后,有几次打车从黄鹤楼门口经过,透过窗外,看到无数的高楼大厦,心里不禁想,黄鹤楼早已不复当年景象,不去也罢。
这周末好友来武汉玩,想去看一眼传说中的黄鹤楼,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昨天我开心但不抱期待的去了黄鹤楼。 但当我站在蛇山之巅,俯瞰万里长江,不禁理解了黄鹤楼为何能得名“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

黄鹤楼始于三国,历经唐宋元明清,鉴证了历史的变迁,伴随着朝代更替,不断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分别被打上了不同的历史烙印。
来到现代的黄鹤楼,爬过长长的楼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拥五层古式高楼,它被72根圆柱稳稳的支撑于蛇山之巅,长江之畔,穿着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组成的墙衣,加上60个凌空舒展的翘角,恰似黄鹤腾飞。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给我的感觉依然觉得震撼和美好的,然而为何崔颢当年会有“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感叹?
站在黄鹤楼顶楼走廊上极目远眺,我看到的是滚滚长江上的一座座凌空飞架的长江大桥,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桥下一条条缓缓蠕动着的轮船;以及隔江相望的龟山山顶高高耸立的电视塔,还有远处青青的汉江与浑黄的长江交汇处,半清半浊的水面无声无息流向远方......

我不禁想,也许崔颢感叹的并不是跟随仙人远去的黄鹤,而是如滚滚长江般逝去的历史、人生、以及生命中的际遇,无论是对于一个朝代、还是一个企业、一个人,始终都无法停留在某个时刻,都在经历着、变化着、走向未知的终点。
眼前,长江两岸一面是数不清的高楼大厦,一面还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新中国五十九年来的飞速发展,看到了这个时代下,中国几代人的不同生活....突然感觉很庆幸,自己出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洪流正在席卷全球,中国正在进入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旋律,我们都是这个历史乐章下跳动的音符,都将演绎不同的音色。
那么于我而言,又该怎样度过短暂的这一生?又该如何在匆匆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我想,唯有珍惜!珍惜出生在这样充满机遇的时代,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每一个人,无论是快乐的、悲伤地、爱我的、伤害我的......坚定信念,努力生活,不负此生!